中国雨季带的移动:
5月在南方登陆,6月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开始南退。
雨季中梅雨的形成条件: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在这种环流条件下,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中尺度系统活跃。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气。
梅雨的特殊情况:
梅雨锋暴雨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各年梅雨期开始有迟有早,梅雨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
有的年份,梅雨锋不明显,出现“空梅”,形成干旱天气。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江淮流域梅雨结束后,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天气。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或"立梅")和"出梅"(或"断梅")。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对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下雨时的注意事项:
1、出门要带伞
下雨天就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因此,出门的时候不管下不下雨,我们都要记得一定要带伞。
2、不要靠近河边
下雨天靠近河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这时候的河水极其不稳定。
3、打雷闪电不要走动
下雨天最容易打雷闪电,我们尽量不要随意走动,如果已经身在野外,更要注意避雷。
4、路上要小心
即使是雨停了以后,我们外出走在路上也要格外小心。特别是下雨的时候还刮大风就更要注意了,因为大风轻易就能把电线刮断,此时的地面是湿滑的,导电性很强。要是人靠近了,发生触电的风险极高。
5、湿衣服要赶紧换掉
不论在哪儿,被雨淋湿的衣服都要赶紧换掉,切忌穿着不在意,甚至等衣服自然干掉。虽然雨水会蒸发,但是湿气却会渗透到体内,引起感冒和风湿等各种疾病,后果十分严重。
6、被雨淋到及时处理
自己被雨淋到,一定要及时处理,不然容易患上风寒感冒。首先应该换掉湿衣服,然后用干毛巾擦干身上的雨水,尤其是头发上的,如果可以,洗个热水澡最好。
2013-11-06
6月移动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季节)
7,8月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开始南退 一般认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10月退出我国陆地.
“雨季”是指每年降水比较集中的湿润多雨季节。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明显的国家,其降水的季节分配差异较大。在此季节常常出现大雨和暴雨,其降水量约占年总量的70% 左右,因此,雨季表现也比较明显,易造成洪涝灾害,所以又称为汛期。就大范围而言,一般南方雨季为4-9月,北方为6-9月。前后相差2、3个月。雨季结束是北方早,南方迟,一般前后相差仅20天左右。
2013-11-06
4月,夏季风在中国沿海登陆,并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
5月,锋面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形成全国多雨中心.
6月中旬,岁着夏季风的增强北进,锋面雨带跃至长江流域,在江淮地区摆动1个月左右,形成音域连绵的梅雨季节.
7月上中旬,岁夏季风的北近,雨带跃至黄河流域,停滞在华北东北地区,形成7月中旬~8月底的华北东北雨季.岁夏季风减弱,冬季风建立,
9月,夏季风减弱至江南,一个月后撤离中国大陆。
南方雨季长且降水多,而北方恰恰相反。这也导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和北方春旱严重的问题.夏季风强的年份,锋面很快推移到北方,则"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时,锋面停于南方,迟迟不被进,则"南涝北旱"
我国西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原性气候
201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