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防震减灾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
地震灾害是世界上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目前地震预报仍是个世界性难题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强对地震科普知识的学习,以利于掌握正确的避震和自救、互救方法。
展开
2个回答
2013-11-10
展开全部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发〔1998〕13号)相衔接,制订本规划。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间为重点。
一、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制,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投资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前兆、测震和强震动三大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应急指挥和地震信息服务三大系统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将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2个、0.88个和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20个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得到初步评估。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3.0级。地震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实力有待提升,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未满足需求,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报;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明显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多数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防震减灾教育滞后,公众防震减灾素质不高,6.0级及以上级地震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投入总体不足,缺乏对企业及个人等社会资金的引导,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投入渠道单一问题。
地震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迅速提高我国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将致力于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改变广大农村不设防,地震成灾率高,人员伤亡严重的现状,为城乡提供无差别公共服务;保障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地震安全;实现重大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处置。
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发展战略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位于地震烈度Ⅵ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全部完成修订或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新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完善地震应急反应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紧急救援力量;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拥有避难场所;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基本普及;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全国地震背景场综合观测网络,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短期和临震预报有所突破。
2.“十一五”阶段目标。
到2010年,大城市及城市群率先达到基本抗御6.0级地震的目标要求;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作;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40%,发展2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初步建立全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地震科研与技术研发基地,完善中国大陆及领海数字化地震观测,并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实现密集台阵观测,全面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地震预报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战略。
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实行预测、预防和救助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1.把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切实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安全工作,强化防御措施。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石油化工、广播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力度。加强城市公园等避难场所建设,拓展城市防震减灾的空间。切实做好广大农村,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
2.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和重大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为防震减灾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3.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加强群测群防,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2.htm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3.htm
你可以仔细查阅,根据我的印象是规定在省会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该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一、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制,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投资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前兆、测震和强震动三大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应急指挥和地震信息服务三大系统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将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2个、0.88个和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20个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得到初步评估。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3.0级。地震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实力有待提升,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未满足需求,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报;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明显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多数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防震减灾教育滞后,公众防震减灾素质不高,6.0级及以上级地震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投入总体不足,缺乏对企业及个人等社会资金的引导,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投入渠道单一问题。
地震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迅速提高我国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将致力于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改变广大农村不设防,地震成灾率高,人员伤亡严重的现状,为城乡提供无差别公共服务;保障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地震安全;实现重大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处置。
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发展战略
(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位于地震烈度Ⅵ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全部完成修订或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新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完善地震应急反应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紧急救援力量;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拥有避难场所;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基本普及;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全国地震背景场综合观测网络,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短期和临震预报有所突破。
2.“十一五”阶段目标。
到2010年,大城市及城市群率先达到基本抗御6.0级地震的目标要求;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作;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40%,发展2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初步建立全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地震科研与技术研发基地,完善中国大陆及领海数字化地震观测,并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实现密集台阵观测,全面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地震预报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战略。
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实行预测、预防和救助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1.把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切实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安全工作,强化防御措施。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石油化工、广播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力度。加强城市公园等避难场所建设,拓展城市防震减灾的空间。切实做好广大农村,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
2.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和重大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为防震减灾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3.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加强群测群防,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2.htm
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7-10/31/content_9154165_3.htm
你可以仔细查阅,根据我的印象是规定在省会和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应该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