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回答
展开全部
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有:1966年的《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机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机器人》。还有正在筹划开拍的《基地》
详细介绍如下:
《基地》吧,这部犹如《罗马帝国兴亡史》的太空歌剧一直被称由拍摄《后天》、《2012》闻名的罗兰·艾默里奇导演,据说投资不小。但能否拍出阿西莫夫原作的风格特色,却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这是有原因的:早年间阿西莫夫和美国影视界关系很好,他多次执笔为一些科幻剧集做过编剧。但因为阿西莫夫有个怪癖:从来不坐飞机。这样就没法到好莱坞去参与合作,结果到今天真正与阿西莫夫有关的电影只有三部:1966年的《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机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机器人》。
《神奇旅程》这部电影最初参照的是Otto Klement和Jerome Bixby两人的小故事,由Harry Kleiner写成剧本。当时 Bantam Books公司获得了改编权,请来阿西莫夫想把剧本改编成小说,并对电影剧本做些指导。剧本讲的是一名苏联科学家从铁幕后逃到美国,因为他的脑血管遭到间谍破坏而命在旦夕。五名美国医生乃被缩小成几百万分之一置于潜艇中,注射进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但时间有限,如果没能及时出来,那艘潜艇就将变回原大,而这些人就都会死于非命。
在长达一年的过程中,阿西莫夫和电影制片方以及编剧之间争执不断,最终电影上映时演职员表中根本没有阿西莫夫的名字。好在小说已经在电影上映前六个月就出版了,于是很多人误以为《神奇旅程》是根据阿西莫夫的小说改编的(到今天都是),其实这是一个别人的故事,被阿西莫夫拿过来的。后来阿西莫夫还写了一部续篇《神奇旅程2:目的地大脑》(Fantastic Voyage II: Destination Brain),讲的是美国人与苏联人通过微缩技术进入人体后进行新探险,并且爆发了一场微观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许是想法太新奇,也许是和好莱坞搞坏了关系,这个本来可以拍续集的作品没有被好莱坞采用。《神奇旅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艺术指导两个奖项,在特效史上足以留下一笔。后来有一批科幻片都是从此得到的灵感:包括1987年的《惊异大奇航》(Innerspace)和1989年的《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等。詹姆斯·卡梅隆一直想翻拍本片,但鉴于他手头项目太多,可能还要等上几年才会在大银幕上看到。
《机器管家》一片改编自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The Bicentennial Man》以及他和Robert Silverberg合著的长篇《The Positronic Man》。原作可以看作是是科幻版《海的女儿》,从一个机器人的角度,极为深刻地展示出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真谛。其中对人权、自由的解读,甚至使我们联想到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源头上去——小说正是应编辑之约,为纪念美国建国200年而作。这部电影将阿西莫夫的小说完全庸俗化了,结尾女机器人加勒蒂娅帮助女主角终结生命的细节更是完全违背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令原作那种严谨的思辨味道荡然无存。小说中安德鲁之死,关键在于它作了“150年机器人”,最后以“200年人”身份死去。影片改为为爱情追求人的身份,最终和爱人一起死去。两者虽无好坏之分,却有高下之别。说到底,小说是严肃探讨人生,电影则成了童话故事。
《我,机器人》导演曾拍出过《黑暗都市》这样的科幻佳作,但本片其实只是借用了阿西莫夫的小说集标题以及灵感,故事则属于重新创作,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已经颇有出入了:阿西莫夫创立机器人三定律其实是为了搭出一个科幻推理故事的框架,并非真正在探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从科学事实来说,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伪命题。在看得到的将来中,机器人威胁论都是一种鬼扯,是电影需要的噱头。那些机器杀手代替的,实际是从前杀人狂、吸血鬼和怪兽的角色。而描写机器人与人的友情,也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表达罢了。波兰的科幻大师,塔尔科夫斯基的经典电影《索拉利斯》的原作者,著名科学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就曾表示过:将来,不大可能会有酷似人类具有个性的机器人出现。我们需要的,是机械手那样分工各异的机械工具,不是一个有两条腿,下班后会和其它机器人聊天,然后去找自己电子老婆的“人形机器”。
详细介绍如下:
《基地》吧,这部犹如《罗马帝国兴亡史》的太空歌剧一直被称由拍摄《后天》、《2012》闻名的罗兰·艾默里奇导演,据说投资不小。但能否拍出阿西莫夫原作的风格特色,却是谁也不敢打包票。这是有原因的:早年间阿西莫夫和美国影视界关系很好,他多次执笔为一些科幻剧集做过编剧。但因为阿西莫夫有个怪癖:从来不坐飞机。这样就没法到好莱坞去参与合作,结果到今天真正与阿西莫夫有关的电影只有三部:1966年的《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1999年的《四百年人》(又名《机器管家》)和2004年的《我,机器人》。
《神奇旅程》这部电影最初参照的是Otto Klement和Jerome Bixby两人的小故事,由Harry Kleiner写成剧本。当时 Bantam Books公司获得了改编权,请来阿西莫夫想把剧本改编成小说,并对电影剧本做些指导。剧本讲的是一名苏联科学家从铁幕后逃到美国,因为他的脑血管遭到间谍破坏而命在旦夕。五名美国医生乃被缩小成几百万分之一置于潜艇中,注射进科学家体内进行血管手术。但时间有限,如果没能及时出来,那艘潜艇就将变回原大,而这些人就都会死于非命。
在长达一年的过程中,阿西莫夫和电影制片方以及编剧之间争执不断,最终电影上映时演职员表中根本没有阿西莫夫的名字。好在小说已经在电影上映前六个月就出版了,于是很多人误以为《神奇旅程》是根据阿西莫夫的小说改编的(到今天都是),其实这是一个别人的故事,被阿西莫夫拿过来的。后来阿西莫夫还写了一部续篇《神奇旅程2:目的地大脑》(Fantastic Voyage II: Destination Brain),讲的是美国人与苏联人通过微缩技术进入人体后进行新探险,并且爆发了一场微观版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也许是想法太新奇,也许是和好莱坞搞坏了关系,这个本来可以拍续集的作品没有被好莱坞采用。《神奇旅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和最佳艺术指导两个奖项,在特效史上足以留下一笔。后来有一批科幻片都是从此得到的灵感:包括1987年的《惊异大奇航》(Innerspace)和1989年的《亲爱的,我把孩子缩小了》等。詹姆斯·卡梅隆一直想翻拍本片,但鉴于他手头项目太多,可能还要等上几年才会在大银幕上看到。
《机器管家》一片改编自阿西莫夫的短篇小说《The Bicentennial Man》以及他和Robert Silverberg合著的长篇《The Positronic Man》。原作可以看作是是科幻版《海的女儿》,从一个机器人的角度,极为深刻地展示出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和真谛。其中对人权、自由的解读,甚至使我们联想到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源头上去——小说正是应编辑之约,为纪念美国建国200年而作。这部电影将阿西莫夫的小说完全庸俗化了,结尾女机器人加勒蒂娅帮助女主角终结生命的细节更是完全违背了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令原作那种严谨的思辨味道荡然无存。小说中安德鲁之死,关键在于它作了“150年机器人”,最后以“200年人”身份死去。影片改为为爱情追求人的身份,最终和爱人一起死去。两者虽无好坏之分,却有高下之别。说到底,小说是严肃探讨人生,电影则成了童话故事。
《我,机器人》导演曾拍出过《黑暗都市》这样的科幻佳作,但本片其实只是借用了阿西莫夫的小说集标题以及灵感,故事则属于重新创作,与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已经颇有出入了:阿西莫夫创立机器人三定律其实是为了搭出一个科幻推理故事的框架,并非真正在探讨人与机器人的关系——从科学事实来说,机器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伪命题。在看得到的将来中,机器人威胁论都是一种鬼扯,是电影需要的噱头。那些机器杀手代替的,实际是从前杀人狂、吸血鬼和怪兽的角色。而描写机器人与人的友情,也不过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另一种表达罢了。波兰的科幻大师,塔尔科夫斯基的经典电影《索拉利斯》的原作者,著名科学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就曾表示过:将来,不大可能会有酷似人类具有个性的机器人出现。我们需要的,是机械手那样分工各异的机械工具,不是一个有两条腿,下班后会和其它机器人聊天,然后去找自己电子老婆的“人形机器”。
展开全部
「机器人系列」的短篇作品,其中一篇故事,后来改编成罗宾·威廉斯(Robin Williams)主演的电影《变人》(The BicentennialMan)。1999年由好莱坞最受欢迎的喜剧明星之一罗宾威廉姆斯主演《机器管家》改编自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故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机器人》:借用了机器人学三大法则和苏珊凯文
《机器管家》:改编自阿西莫夫最爱的四篇短篇中的《双百人》
《机器管家》:改编自阿西莫夫最爱的四篇短篇中的《双百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道阿西莫夫就应该想到机器人三定律嘛 然后 《我,机器人》就是《机械公敌》嘛 威尔斯密斯诶 你不知道???
追问
机械公敌看完啦 其它还有啥?
追答
其他没了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