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裱史上什么时候开始有画框的?请指出相关文献?急! 5

 我来答
323190237
2014-05-24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万
展开全部
唐代时,一些文人雅士喜欢在屏风、画框上书写古今名言佳句。独立的画框与名言佳句相结合的形式大量出现,并渐渐趋于成熟。明代后期开始,一些紫檀、老红木、花梨、铁力木等硬木画框才逐渐出现,这期间以四边木框为光素、雕花的中式画框大量出现在卧室或厅堂之中,并慢慢成为一种时尚。清代的画框由明式的光素逐渐向雕刻、镶嵌、描绘转变,所用材质千姿百态,除了常见的纹石、螺钿、象牙、瘿木外,还有金银、瓷板、百宝、藤竹、玉石、兽骨、景泰蓝等,所表现的内容,大多为吉祥瑞庆的图案与文字,形成了独特的清式风格。新中国成立后,中式画框基本延续了明清的款式,民国时期一些中西结合的画框走向低潮,慢慢退出了市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量的西式画框涌入了中国市场,中式画框逐渐式微。

不过,近年来,传统中式画框又恢复了生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榫卯结构的工艺,受到国内外文化名人、书画家以及收藏爱好者的青睐。近两年一些高品位的画廊和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大量推广运用传统的中式画框。如2007年、2008年荣宝斋举办的“迎新春范曾书画展”上,采用了以榫卯工艺、楠木芯镶红木边的中式画框,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画框做工精细、线条流畅、简洁大方、典雅庄重,被一些画框收藏者称之为“金镶玉”。今天的中式画框材质基本上延续使用了紫檀、酸枝木、花梨木、楠木等。款式大致可以分为光素凸形泥鳅背和雕刻纹饰两大类。

通过中式画框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代家具造型艺术史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其演变过程也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无论是淡雅质朴的民间画框,还是雕刻繁缛、装饰华丽的宫廷画框,都闪耀着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渗透着历代良工巧匠的汗水,或多或少地反映着人民的吉祥愿望、幸福追求、风俗习惯和欣赏趣味,体现着华夏大地各个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及艺术的美学规律。

用合适的框架加以装帧所需要的品味和判断力丝毫不亚于选择艺术品本身。世界著名画廊第七画廊的执行董事特里维第说:一个好的框架能突出作品,把欣赏者的视线集中到作品上来。中式画框之于国画也有这样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国画是风景,那么中式画框就是一扇倚看风景的窗子。凭巧窗望美景,岂不是赏心悦目?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