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毕业后来看望老师的多是“差生”

 我来答
六妙浅之月13
2013-10-16 · TA获得超过2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9.4万
展开全部
昨天两位刚高三毕业的女学生来看望我们几个曾经的任课教师。她们当时在校的时候不仅在学习上有些吃力,而且一位因为早恋,一位因为个性问题经常被当时做班主任的我找来谈话,甚至还将她们的家长请来交流。有的老师感慨说:差的学生在毕业后对老师更有感情,而好的学生对老师往往是淡如水。那为什么好的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反而不如差的学生呢? 想想自己当年在高中时也是个“差生”:上课时看武侠小说,自习课上说话,还经常和几个同学逃课去赶集或看电影,也打过架。老师看到我们就头疼,至今我还记得他们那时无奈的眼神。但毕业后那些在老家的曾经顽劣同学却经常和老师们联系,请他们吃吃饭、聊聊天。最近两年,我这个已经身在异乡的差生也利用回老家的时候去看望他们。所以,作为曾经的差生和现在的老师,我对毕业后来看望老师的多是差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深有体会。 首先,成绩好的同学,他们是主动地学习,他们关注的只是和学习有关的东西。他们与老师的交流不仅少,而且仅仅限于学习上,他们对老师的自身关注得很少,感情投入得也很少,因此,对老师的感情很难深厚。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往往不感兴趣,他们被动的坐在教室里,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到老师的身上。所以成绩不好的学生总能够对老师的衣着、语言和动作习惯如数家珍,对老师所表现出的情感、价值观等记忆深刻,这样自然对老师的感情要深一些。 其次,“差生”经常因为成绩不好或违反纪律被老师找来进行交流。老师在教育他们的时候总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谈话甚至是矛盾斗争中学生和老师的之间增进了了解,完成了心与心的交流。虽然他们当时会有抵触情绪,但是日后他们懂事了,就会知道那是老师对他们的帮助和呵护,自然就会产生了感激之情。而“好学生”就缺少了这样与老师情感交流的机会,不理解老师对学生在情感上的付出,有些“好学生”认为自己的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老师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心理瞧不起老师。所以,他们毕业出去后,对老师的“感情”也就随着他们的学业结束而结束了。 还有可能就是,许多的“差生”进入社会后,由于能力不足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他们会想到自己应该好好提高能力的学校教育阶段,会想到对他们谆谆教导的老师。随着自身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他们意识到了过去在校时老师对他的批评教育确是为了爱护他们,教育他们,甚至于是挽救他们,是为了他们更好地成长。因此,感到教师是十分可敬的,并感到自己过去不好好接受老师的教育是错误的,因而,对老师的敬仰和内疚心情也就油然而生了。这种情感就驱使他要在工作之余,节假日之中来探望老师,以谢老师教育之恩。而“好学生”可能在社会上一帆风顺,即使遇到挫折,他们更多的是向前看。 另外,很多“差生”为人父母后也会体验到教育的辛苦,他们在教育子女是可能会回想起当年自己父母和老师对他的教诲,从中也会体会老师对自己的情感是真诚的。而“好学生”教育子女学生多是遵循自己学习的经验,而非老师的情感教育。 老师并不在乎也不应该在乎学生毕业后是否来看望自己。但这种现象却应该值得我们老师进行教育反思。 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就认为是“好学生”,反之就是“差学生”。对学生要用发展和多元化的思维,怀着尊重和包容的心态,全面而深入的评价。尤其对所谓的“差生”,老师要有爱心和耐心,不要因为他们现在“不懂事”而放弃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而恰恰因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困惑,才更需要我们责无旁贷的去帮助他们。即使他们没有在你的教导的下找到自身真正的价值和方向,但你对自己的付出做到了问心无愧,而且你要相信你的教导一定会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某个时候起到帮助。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自己应有的色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