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仁有什么作用?
1、砂仁辛温。可以入脾、胃经。具有一定的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的作用,同时孕妇服用的话还可以帮助安胎。
2、砂仁还可以用于湿困脾土及脾胃气滞证,对于一些脘腹胀闷,呕吐食欲不振吐泻乏力均有一定的效果。
3、砂仁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合,如香砂六君子汤。
4、砂仁可以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对于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膈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有一定的疗效。
5、砂仁具有化湿醒脾,行气温中的效果,为醒脾调胃之药,对于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
6、砂仁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其重在温脾。可单用研末吞服,或与干姜、附子等药同用。
7、砂仁还有安胎的功效,常与白术、苏梗配伍,治疗胎动不安、妊娠呕吐等病症。气血不足,胎动不安者,可与人参、白术、熟地等配伍,以益气养血安胎。
扩展资料
食用
一般将干果用布包好,然后用锤子之类的东西把它们砸成碎末,然后就可以用来做调味料了。如果用在煲汤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颗放进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这个干果。
砂仁食疗作用: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常见砂仁膳食:
砂仁焖排骨、砂仁鲫鱼汤、砂仁蒸鲫鱼、砂仁蒸鸡、砂仁蒸猪腰、砂仁肚条、砂仁粥、砂仁酒、砂仁鲫鱼羹。
不宜人群:阴虚有热之人及妇女产后不宜食用。患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干燥综合症等病症者不宜服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砂仁
阳春砂仁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或卵圆形,有不明显的三钝棱,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状突起,顶端有花被残基,基部有果梗。果皮薄而软。种子结集成团,具三钝棱,中有白色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5至20粒。种子为不规则多面体,直径1.5至4毫米;表面棕红色或暗褐色,有细皱纹,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质硬,胚乳灰白色。气芳香而浓烈,味辛凉,微苦。绿壳砂仁果实卵形、卵圆形或椭圆形,隐约有3钝棱,表面棕色或黄棕色,密被略扁平的刺状突起,每室含苞种子8至22
粒;种子不规则多角形,气芳香、味辛凉,微苦。海南砂仁果实呈长椭圆形或卵圆形,有明显的三棱,表面被片状分枝的软刺,基部具果梗痕。果皮厚而硬,种子较小,每瓣有种子3到24粒,种子直径1.5至2毫米,表面红棕色或深棕色,气味稍淡。以个大、坚实、饱满、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
营养分析
阳春砂仁含有挥发油,其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柠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等。除有浓烈芳香气味和强烈辛辣外,还对肠道有抑制作用。有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消食的作用。
相关人群
阴虚血燥,火热内炽者慎服。
制作指导
凡脾胃气滞湿阻所致脘腥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者,多与木香同用,并随症配伍其他药物;若恶阻偏寒者,可配生姜汁;偏热者,可配黄芩、竹菇等,以助消热安胎之力。此外,本品温降之功尚可用治奔豚气痛,每与小茴香、吴茱萸等温里散寒药同用。
食疗作用
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1.行气健胃。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
2.化湿止呕。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脘闷呕恶诸证。
3.安胎。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
砂仁辛温行散,芳香化湿,主入脾胃,为化湿和中醒脾要药,兼有安胎之功。凡中焦湿阻气滞,及胎动不安等症,均为常用之品。
其他相关
《纲目》云:“名义未详。取其密藏之意。此物实在根下,仁藏壳内,亦中此意。”《本草原始》:“此物实在根下,皮紧厚缩皱,仁类砂粒,密藏壳内,故名缩沙密也,俗呼砂仁。”
在中国的应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在古代就有很多书籍对砂仁的药用功效有所记载,
其中在《本草纲目》里就有着砂仁可以健脾、化滞、消食的记载。砂仁一般生长在气温高,比较潮湿的地带,在中国南方种植比较广泛,砂仁香气浓郁,有甜,酸,苦,辣等多种味道。
1、行气健胃。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多与陈皮、木香同用。
2、化湿止呕。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脘闷呕恶诸证。
3、安胎。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多与补气血、补肾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