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历史问题,请帮忙,谢谢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A丝B毛C棉D.麻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
“布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劳动人民的称呼,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时代,“布”的主要材料是
A 丝 B 毛 C 棉 D.麻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增强企业活力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这里“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指
A生产力迅猛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 贸易加强,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C 商业的繁荣促进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D 山野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最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不应当选择的话题是
A总统候选人利用留声机竞选
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行
C 市政府进行了亮化工程
D 战地记者可用电报传递通讯 展开
A 丝 B 毛 C 棉 D.麻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增强企业活力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这里“商业革命”的含义是指
A生产力迅猛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 贸易加强,世界市场粗具规模
C 商业的繁荣促进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D 山野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1892年11月,两位美国大学生骑自行车环球旅行旅行到中国,李鸿章在天津接见了他们,要求两位美国大学生介绍西方科技的最新进展,这两位大学生不应当选择的话题是
A总统候选人利用留声机竞选
B 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旅行
C 市政府进行了亮化工程
D 战地记者可用电报传递通讯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1、 如果有时空隧道让你回到西周,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治理国家?为什么?
解答:如果有, 我仍然会采取分封制度来治理国家,因为很简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以后出现了哪两大矛盾?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解决的?
解答: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频繁的更换丞相,后期直接废除
3、 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异同?
解答: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异: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宋太祖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在地方上汉武帝削弱王国实力,宋朝收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
4、 结合史实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雅典的民主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直接民主制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并且存在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正是这一点,现代民主在对它进行扬弃时,并不是否认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如主权在民、法治、权力制约、公民意识等精神,这些都是民主的重要支柱
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异同(英国与美国,法国与德国)
解答——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德国的是联邦共和
6、 在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发生了哪两次重大事件?请分别说明这两次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战争的最根本原因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后者是奴隶制度引起劳动力的矛盾,说到底也是由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引起。影响是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 简要说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国探索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三元里人民抗英,义和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8、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各有何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四运动——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49)巴黎公社运动有什么历史经验?(151)
10、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形势是怎样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面临
————十月革命前,俄国已进入资本主义,但在政治上还保存着沙皇专制的制度,经济上保留着地主土地所有制,留有严重的封建残余,他经济落后,农业仍占优势,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强,资产阶级相对软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成立了布尔什么维克党
意义——第一,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
第二,它给这一解放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这就大大地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把他们吸引到胜利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巨流中去;
第三,它从而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1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了挽救革命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斗争?有何历史意义?
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创立革命根据地,长征
意义——武装反抗国民党,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
12、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中共为巩固政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形势——(1)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等地仍负隅顽抗。
(2)国内的各种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政权。
(3)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未彻底废除。
(4)经济上: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的烂摊子,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5)国际上:不甘失败的美国利用联合国取消中国的合法地位,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控制日、韩)和经济封锁,企图扼杀新政权。
措施——1、追歼国民党残余,解放大陆。2、抗美援朝(1950.10-1953年夏)3、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4、镇压反革命运动5、三反、五反运动,6恢复国民经济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3、统一财经4、合理调整工商业.
1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各有什么意义?
14、概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历史意义。(224)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完成祖国统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15、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及表现。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战后苏美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的上升,导致了冷战
表现——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二战后————
日本——主要有美国的扶植,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西欧——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素质高;二是政府政策的;三是美国的支持
16、能够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的外交原则和外交原则
⒈ 外交政策原则:①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②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⒉ 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7、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了是什么样的影响?
原因——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接近;内部经济联系密切;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影响——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8、两极格局的结束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简要分析形成这一局势的原因。
影响:——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缓和的原因:——①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③苏联解体后,两大集团在全球的扩张基本不复存在。
④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紧张的原因: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的对比,被冷战掩盖的民族矛盾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注意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希望对你有帮助, ~~~
解答:如果有, 我仍然会采取分封制度来治理国家,因为很简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 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以后出现了哪两大矛盾?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得到解决的?
解答: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度的不断发展演变。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频繁的更换丞相,后期直接废除
3、 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何异同?
解答: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地方机构的权力;
异:汉武帝设立中朝削弱相权;宋太祖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在地方上汉武帝削弱王国实力,宋朝收地方精兵、财权、行政权。
4、 结合史实说明古希腊和古罗马对人类的最大贡献。雅典的民主制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直接民主制蕴含着民主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并且存在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合理性和适应性。正是这一点,现代民主在对它进行扬弃时,并不是否认而是继承和发扬了如主权在民、法治、权力制约、公民意识等精神,这些都是民主的重要支柱
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异同(英国与美国,法国与德国)
解答——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法国的政体是议会制,德国的是联邦共和
6、 在18世纪和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发生了哪两次重大事件?请分别说明这两次事件的原因、结果及影响,并谈谈你的认识。
——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战争的最根本原因是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阻碍。后者是奴隶制度引起劳动力的矛盾,说到底也是由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引起。影响是促进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7、 简要说明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的主要侵华史实和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救国探索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三元里人民抗英,义和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8、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各有何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推翻了清朝统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五四运动——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149)巴黎公社运动有什么历史经验?(151)
10、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形势是怎样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面临
————十月革命前,俄国已进入资本主义,但在政治上还保存着沙皇专制的制度,经济上保留着地主土地所有制,留有严重的封建残余,他经济落后,农业仍占优势,对外国资本依赖性强,资产阶级相对软弱;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无产阶级成立了布尔什么维克党
意义——第一,它扩大了民族问题的范围,把它从欧洲反对民族压迫的斗争的局部问题,变为各被压迫民族、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之下解放出来的总问题;
第二,它给这一解放开辟了广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这就大大地促进了西方和东方的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把他们吸引到胜利的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巨流中去;
第三,它从而在社会主义的西方和被奴役的东方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建立了一条从西方无产者经过俄国革命到东方被压迫民族的新的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革命战线
1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为了挽救革命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斗争?有何历史意义?
武装起义,八七会议,创立革命根据地,长征
意义——武装反抗国民党,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
12、新中国成立之时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中共为巩固政权进行了哪些斗争?
形势——(1)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西南、华南等地仍负隅顽抗。
(2)国内的各种反革命势力企图颠覆新政权。
(3)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未彻底废除。
(4)经济上: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的烂摊子,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5)国际上:不甘失败的美国利用联合国取消中国的合法地位,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控制日、韩)和经济封锁,企图扼杀新政权。
措施——1、追歼国民党残余,解放大陆。2、抗美援朝(1950.10-1953年夏)3、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4、镇压反革命运动5、三反、五反运动,6恢复国民经济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2、稳定物价3、统一财经4、合理调整工商业.
13、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哪些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各有什么意义?
14、概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及历史意义。(224)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意义:完成祖国统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15、美苏“冷战”形成的原因及表现。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战后苏美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的冲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矛盾的上升,导致了冷战
表现——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既有缓和又有争夺。
在缓和方面:1955年,苏联主动与西方国家合作,签订了对奥和约,解决了二次大战的一大遗留问题。同年,苏联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1959年赫鲁晓夫访问美国,美苏首脑戴维营会议是苏联推行美苏合作外交战略的重大行动,美国实际上承认苏联是超级大国这一事实。
在紧张方面:1961年苏联修筑“柏林墙”,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使美苏关系更加紧张。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苏联开始走上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的道路,同时也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然在美国方面。
这一时期,苏联还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控制中国,使得中苏关系恶化。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是美苏争霸的第二阶段。其特点是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至70年代,苏联的经济实力同美国的差距大为缩短,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国的80%。苏联在军备方面赶上了美国,苏联的战略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美苏争霸的重点在欧洲,美苏在欧洲都集结了重兵,处于两军对峙的僵持状态。苏联一方面对欧洲以“缓和”战略麻痹西方,另一方面加紧在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这一时期的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经济增长趋于缓慢,侵越战争受到严重挫折,军事力量被苏联赶上,美国在美苏争霸中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1969年后的尼克松主义,调整全球军事部署,收缩亚洲兵力,1973年从越南撤军,1979年同中国建交。
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1981年,里根出任美国总统以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遏制苏联在全球的扩张势力。在核战略和核军备方面,美国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通过以高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军备竞赛,从而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在争夺第三世界方面,美国立足于在军事上打小规模的局部战争,打击亲苏政权。
苏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缓慢,在与美国的争霸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后,开始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1991年12月底,苏联解体,美苏冷战争霸的局面结束。
二战后————
日本——主要有美国的扶植,日本政府强有力的国家干预和领导,日本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精神的推动,日本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西欧——西欧工业基础雄厚,劳动者素质高;二是政府政策的;三是美国的支持
16、能够列举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的外交原则和外交原则
⒈ 外交政策原则:①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②维护国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③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⒉ 基本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17、欧洲迅速走向一体化的原因有哪些?产生了是什么样的影响?
原因——地域上接近;民族文化传统接近;内部经济联系密切;联合自强,应对超级大国威胁。
影响——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有利于欧洲经济的发展;使欧洲的地位和实力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8、两极格局的结束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简要分析形成这一局势的原因。
影响:——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缓和的原因:——①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②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③苏联解体后,两大集团在全球的扩张基本不复存在。
④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紧张的原因:①两极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国际力量的对比,被冷战掩盖的民族矛盾或宗教纠纷、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
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恐怖注意活动频繁,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希望对你有帮助, ~~~
展开全部
D,布衣,按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一般人的衣服多是麻布做的。
A
B
C
A
B
C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D
2、C
3、B
4、B 当时候火车还没有发明。
2、C
3、B
4、B 当时候火车还没有发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答案是DCBB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