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心怎样才能静下来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人类史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停奔走,向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请教、传播自己的学说,比如柏拉图。另一种是不喜欢走远路,只是安静地坐着,从自己心坎上说起,比如中国理学的大师们,王阳明也是其中之一。
我们都知道,想让自己忙碌多年的心静下来其实很难。所以静坐有很多门道。
首先要有个好环境,这个环境应该不受外界干扰,非常安静,如此才能比较容易静下来;其次,要将身体安放好,也就是静坐的姿势。坐姿可有很多种,盘坐、立坐皆可。佛家和道家喜欢用盘坐。立坐就是“正襟危坐”:双手平放膝上,背挺直,全身放松。王阳明心学用的是此法。最后,调整呼吸。不能张着嘴,应纯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数呼吸的次数,最后让呼吸平稳。
做好这三件事后,王阳明说: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
王阳明要人静坐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让心空,佛家和道家会念口诀,儒家没有口诀,但“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诀,念口诀时须念念相随连绵不断。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万念的作用,时间一久,自然入静。
如果仅停留在此,那就是枯禅。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会干脆地告诉你答案:好色、好货、好名都是私欲。然后是克治,以前有这些私欲不要紧,现在我就把它灭了,斩钉截铁,绝不姑息。当然,不能总盯着这些私欲不放,还要想天理。尧舜气象,仁、义、礼、智、良知,这都是天理。
在脑海中不停地过这些画面,时间一久,心胸自是廓然大公,必有浩然之气贯注其中。个中妙不可言,只能是实践者才能知道。
大部分讲心学“静坐”的人,都在此留步。他们认为静坐无非就是这两个步骤,王阳明则认为,这两个步骤中必须要有两件武器保驾护航,否则,静坐要么成为枯禅,要么不如不坐。这两件武器就是“诚意”和“谨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实在难。比如一念虽知好坏,然不知不觉就流走了。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取了。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王阳明才大力提倡“诚意”: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静坐中,我们揪出一个私欲,马上就克掉它,这就是诚意;如果我们揪出一个私欲,却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这就不是诚意了。那我们的静坐也就失去了意义。
谨独就是慎独,原意是,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在王阳明这里,谨独其实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诸多要素,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谨独了。
第一是分析,我有什么私欲;第二是目标,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掉这些私欲;第三是信心,我要坚信自己能克掉这些私欲;第四是毅力,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废;第五是心态,在克私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一旦有这种心态,就是新的私欲了;第六是学习,所谓学习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第七是检验,当你确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后,要去实践中检验;第八是反思,我为何会有这种私欲,这一私欲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会再犯同一错误。
如果在静坐过程中没有诚意和谨独,那不坐也罢。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静坐诚意和谨独,那他就无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这样的人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永不可能获取成功。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确信学习阳明心学的关系链: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
意思是:我们先立个真切为善之志,专心致志于此,然后从谨独处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见意诚境界。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悟到自己良知是怎么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间!
我们都知道,想让自己忙碌多年的心静下来其实很难。所以静坐有很多门道。
首先要有个好环境,这个环境应该不受外界干扰,非常安静,如此才能比较容易静下来;其次,要将身体安放好,也就是静坐的姿势。坐姿可有很多种,盘坐、立坐皆可。佛家和道家喜欢用盘坐。立坐就是“正襟危坐”:双手平放膝上,背挺直,全身放松。王阳明心学用的是此法。最后,调整呼吸。不能张着嘴,应纯用鼻呼吸,一面呼吸,一面数呼吸的次数,最后让呼吸平稳。
做好这三件事后,王阳明说: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枯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搜寻出来,……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
王阳明要人静坐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息思虑”,也就是让自己的心进入空寂境界。让心空,佛家和道家会念口诀,儒家没有口诀,但“天人合一”“阴阳变易”“贵和尚中”“知行合一”都是最好的口诀,念口诀时须念念相随连绵不断。如此可取得以一念代替万念的作用,时间一久,自然入静。
如果仅停留在此,那就是枯禅。所以有第二步“省察克治”,先省察哪些是私欲,良知会干脆地告诉你答案:好色、好货、好名都是私欲。然后是克治,以前有这些私欲不要紧,现在我就把它灭了,斩钉截铁,绝不姑息。当然,不能总盯着这些私欲不放,还要想天理。尧舜气象,仁、义、礼、智、良知,这都是天理。
在脑海中不停地过这些画面,时间一久,心胸自是廓然大公,必有浩然之气贯注其中。个中妙不可言,只能是实践者才能知道。
大部分讲心学“静坐”的人,都在此留步。他们认为静坐无非就是这两个步骤,王阳明则认为,这两个步骤中必须要有两件武器保驾护航,否则,静坐要么成为枯禅,要么不如不坐。这两件武器就是“诚意”和“谨独”。
诚意,就是正念头,诚实地践行良知给你的答案,一个念头出现,良知自然知道好坏,好的保留,坏的去掉,这就是诚意。王阳明说,诚意就是“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喜欢善如喜欢美色,厌恶恶如厌恶恶臭一样!
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实在难。比如一念虽知好坏,然不知不觉就流走了。我们知道不义之财是坏的,可有时候却经不住诱惑去取了。一旦取了,这就不是“好善恶恶”的心了。正是因为我们总不诚,所以王阳明才大力提倡“诚意”:
惟天下之大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在静坐中,我们揪出一个私欲,马上就克掉它,这就是诚意;如果我们揪出一个私欲,却姑息它,甚至不想克掉它,这就不是诚意了。那我们的静坐也就失去了意义。
谨独就是慎独,原意是,即使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注重自己的行为,严于自律,我们静坐时就是谨独时。在王阳明这里,谨独其实就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诸多要素,王阳明说,静坐时只要把这些要素一一排列,就是谨独了。
第一是分析,我有什么私欲;第二是目标,我要通过什么手段克掉这些私欲;第三是信心,我要坚信自己能克掉这些私欲;第四是毅力,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一日不成就两日,两日不成就三日,不可半途而废;第五是心态,在克私欲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为克而克,更不能想克掉私欲的目的,一旦有这种心态,就是新的私欲了;第六是学习,所谓学习只是通过各种手段光明自己的良知,以良知的巨大力量来帮助自己完成自我管理;第七是检验,当你确定自己把私欲克掉后,要去实践中检验;第八是反思,我为何会有这种私欲,这一私欲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你只有反思到位,才不会再犯同一错误。
如果在静坐过程中没有诚意和谨独,那不坐也罢。如果一个人不能通过静坐诚意和谨独,那他就无法光明良知,自然不能知行合一。这样的人就会失去自我,随波逐流,永不可能获取成功。
由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确信学习阳明心学的关系链:立志—谨独—意诚—知行合一—良知。
意思是:我们先立个真切为善之志,专心致志于此,然后从谨独处下功夫,就是自我管理,久之自见意诚境界。只要你意诚了,自然会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意,自然而然就悟到了自己的良知本体。悟到自己良知是怎么回事,天下事也就在我心中,在我股掌之间!
展开全部
心情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消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心情不好,你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改变!转移注意力,那就去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吧!疯狂的去做!或者去跑步,跑到自己无法站稳,这样自己就什么都不会想了.加油啊!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开车,因为总是走神.我在做车的时候、走路的时侯、一个人的时侯。头脑中总是想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就好像我的所有精力都集在我的思想里,而不能把他们拿到外边来一样。
有的时侯,看似不再乎的事,其实很再乎。看似对某些事不着急,其实很急。因为太再乎了,太急切了。导致心情开始烦躁了。让人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样做才能让一个人安静下来。那或许就是把任何事情都放在心里的外面。让所有的,所有。就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的外面。看不见的时侯,不该想的时侯。就当那所有的一切从没发生过。当需要真正面对的时侯,再想该怎么做。其实有时侯人变得麻木了,是成熟的表现。
有的时侯,看似不再乎的事,其实很再乎。看似对某些事不着急,其实很急。因为太再乎了,太急切了。导致心情开始烦躁了。让人有一种不踏实的感觉。怎样做才能让一个人安静下来。那或许就是把任何事情都放在心里的外面。让所有的,所有。就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体的外面。看不见的时侯,不该想的时侯。就当那所有的一切从没发生过。当需要真正面对的时侯,再想该怎么做。其实有时侯人变得麻木了,是成熟的表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4-10-16
展开全部
听歌!看电影!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