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9年8月为止,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叫天河二号。
天河二号是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系统。其峰值计算速度为每秒5.49亿次,连续计算速度为每秒3.39亿次。它在世界超级计算机中排名第一,并在2013年成为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在2014年11月17日发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名单中,中国的“天河2号”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几乎是第二届美国“泰坦”的两倍。
2015年5月,天河二号成功地进行了3万亿中微子和暗物质的宇宙学N体数值模拟,揭示了大爆炸1600万年后宇宙的长期演化过程,以及此后约137亿年的宇宙演化过程。
扩展资料:
天河二号应用领域:
天河二号已在生物医学、新材料、工程设计与仿真分析、天气预报、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数字媒体与动画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并将广泛应用于大科学、大工程领域。信息技术等领域,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支持。
天河二号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宇宙学和经济学以及一系列与国家环境保护有关的大规模基因组组装、基因测序、污染控制等大型科学和工程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和民生。
此外,国家超计算广州中心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天河2号为国外研究机构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服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计算机
截止到目前为止,最快的计算机是中国得天河二号。天河二号是天河一号的改良,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是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发的系统,最高计算速度可以达到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也达到了每秒3.39亿亿次,以这两个速度屈居榜首,成果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
2014年11月17日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中国“天河二号”以比第二名美国“泰坦”快近一倍的速度连续第四次获得冠军。
2009年,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计算机“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运行“核高基”专项支持研制的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名列当年的国际超级计算机TOP 500排行榜世界第五位、亚洲第一位的排名,并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010年时,我国研制的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曾在全球TOP 500超级大型计算机排行榜中排名第一,但在2011年时被日本最新研发的超级计算机“京”超越了。到了2012年,美国的“泰坦”又超越了日本的“京”。
“天河二号”由280人历时两年多研制完成,耗资约1亿美元。研发耗资约1亿美元,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建设。
扩展资料:
天河二号获得得荣誉:
1、排名第一
2010年,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的“天河一号”曾在第三十六届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上名列第一,2011年时排名第二,2012年排名已下降至第五,我“天河二号”又重返冠军领奖台。
2、二连冠
2013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2013年度全球超级计算机技术大会,负责调查有关全球各国研发大型超级计算机排行情况的国际大型超级计算机TOP 500组织,公布了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TOP 500强排行榜榜单。
在本次大会上由中国政府国家科技部与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共同研制的名为“天河二号(”又称银河2号)的大型超级计算机以每秒33.86千万亿次的浮点运算速度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3、三连冠
2014年6月,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并落户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23日再次荣登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获得世界超算“三连冠”。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是国防科技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和“核高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
4、四连冠
2014年11月,在美国新奥尔良市召开的世界超级计算机大会上,天河二号在国际TOP500组织首次正式发布的超级计算机高性能测试排行榜上位居世界第一。
此前,由该组织发布的第44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天河二号以峰值计算速度达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达每秒3.39亿亿次位居榜首,获得“四连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河二号
推荐于2017-11-25
2013-05-24
厂商依然在卖力地宣传超级计算机有多快:用一部手提电脑花上一千年才能算出来的结果,超级计算机只要用一秒钟就能完成!没错,超级计算机的速度确实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企及,一直苦于没找到可满足速度要求的超级计算机的用户们,千万亿次每秒的速度――是不是听起来都如此美好?但也许事情并非如此。
目前,已经有一些冷静的业界人士在探讨,这样的超级计算机的实际意义有多大。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超级计算机研究主任Richard Loft就指出,在他们的海洋和气候模型中,Roadrunner在实际操作中能发挥出的速度只是其峰值速度的2%高一点――在每秒20万亿次到30万亿次之间。在实际运行中,Roadrunner并没达到每秒千万亿次(petaflops)的目标,也许叫它“Roadwalker”更适合。
Loft称:500强榜单告诉你的都是这些计算机速度的绝对峰值或最大极限,而非它们在实际科学计算当中表现出的真实速度。
Loft认为,500强榜单的这个缺陷是由Linpack测试基准造成的。这一基准已经沿袭了数十年之久,通过浮点运算来测试处理器的速度,比如让两个很长的十进制数字相乘。但是,数学运算速度再快也不能代表机器的总体性能有多高,Linpack忽视了多个进程间的通信或内存访问应用,而这些对于高性能计算的用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厂商为了赢得客户都热衷于让自己排名更靠前。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运行Linpack速度尽可能的更快些,厂商们都煞费苦心地调整其系统,而TOP500排行榜组织者也允许他们这么做。
为了说明这一点,Loft举了一个他们实际运算时的例子,将一个巨大空间(比如太平洋)划分成无数个小区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模拟大气、液体的流动,并且在超级计算机里,给每一个小区域或一组区域指定一个特定的处理器。
如果处理器的运行速度非常快当然很好,但是,当试验进行到结束近100年的气候模拟阶段时,处理器需要进行大量的内存访问,这时处理器就会变得慢得多。此外,有些应用需要处理器之间进行信息传递,这种情况下处理器速度也会相对下降。
这种情况正在改善之中
不过,这些问题已经引起计算机和芯片制造厂商的重视。IBM就已经采取了一套系统方案。
某些厂商将处理器用以太网或InfiniBand连接起来,但IBM并未采用这种方法。IBM在蓝色基因内建立五个专用网络,每个专网用来优化一种具体的工作,并由程序员来进行选择。今年6月的榜单,蓝色基因家族两款产品占据了500强榜单前两名的位置。
IBM公司深度计算(Deep Computing)部副总裁Dave Turek表示:通过更巧妙的方法提高内存访问速度,可以降低系统的绝对内存容量需求。工程师们正努力开发“exascale”计算机,预计其速度将是Roadrunner的一千倍。Turek称,提高内存访问速度是未来超级计算机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迎战新的问题
Turek表示:回首几年,想要建立一套拥有世界上最快的处理器、配以最大内存的计算机系统,是可以实现的。可是,试想未来的exascale计算机速度高达Roadrunner的一千倍,它得配置多大的内存才不致让内存成为瓶颈?假如你想延续目前的各种编程模型不变,那么你口袋里最好有个几百亿美元来购买内存。
Turek还指出,高昂的内存采购成本并不是唯一的问题,内存设备会耗费大量昂贵的电力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用户又不得不去购置昂贵的冷却系统。
更快的内存子系统、处理器间通信速度的提升都将给超级计算机用户带来福音,但如果他们希望继续利用超级计算机,他们最好能修改修改近二十年发展而来的编程方法。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Roadrunner价值1.2亿美元,IBM称之为“混合式”架构,因为它采用了三种处理器。基本的计算都是在一个现成的3250个网络节点上完成的,每个节点有两个双核AMD Opteron微处理器。
它突破了计算机每秒百万次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