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则其虽好游者不能 穷 也 穷( ) ②有 怠 而欲出者 怠( ) ③则或 咎 其欲出者 咎( ) ④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 观 观( ) ⑤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 之 相( ) ⑥此余之所 得 也 得( ) 2.指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在括号内注明“相同”或“不同”。) ①余与四人拥火 以 入 以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②不出,火 且 尽 且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③来 而 记之者已少 有志与力, 而 又不随以怠( )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由古人“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依他看来,“求思”应具备哪些条件?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1个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