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古代得到过最高谥号的人有?
中国古代正儿八经的谥号里,最高级的是“神”,其次是“圣”“皇”(三皇)“帝”(五帝)“王”等,孔子谥号是“文宣王”,姜太公是“昭烈武成王”,关羽和老子曾经被加尊到“帝”,...
中国古代正儿八经的谥号里,最高级的是“神”,其次是“圣”“皇”(三皇)“帝”(五帝)“王”等,孔子谥号是“文宣王”,姜太公是“昭烈武成王”,关羽和老子曾经被加尊到“帝”,还有人谥号更高级吗(历史上那些名不副实的神宗皇帝除外)?另外有特殊谥号文成的除了王阳明、刘伯温、张子房之外还有谁?求大神!
展开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
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只有曹振镛乃一平庸之辈,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有清一代共有汤斌、刘统勋、朱珪、曹振镛、杜受田、曾国藩、李鸿藻、孙家鼐八人谥“文正”。汤斌是康熙时期理学名臣,在朝以敢于争议闻名,乾隆元年谥“文正”。朱珪、杜受田、李鸿藻、孙家鼐皆以帝师谥“文正”,曾国藩在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率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挽狂澜于既倒,位列同治中兴名臣之首,谥“文正”当之无愧。刘统勋是乾隆朝名臣,曾任首席军机大臣,刚正不阿,功业非凡,为百姓所爱戴,最终得谥“文正”。只有曹振镛乃一平庸之辈,谥“文正”一直为后世诟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好!
神宗的神可不是神仙的神,意义不一样,大致而言,而且宋神宗、明神宗都是庙号,不是谥号。作为谥法,神的意思是“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皇、帝,王不是谥号,而是封号。“帝”本指天帝,商代天子死后称为帝,意思是死后成为神,“皇”是形容词,所谓“皇天上帝”,后来出现三皇之说。“王”是周朝的天子称号,后秦始皇称皇帝,汉代起王成为诸侯王的级别封号,位在侯之上。“文成”确实用的少了,差不多的往往用“文正”,比如范仲淹、刘统勋(刘墉的父亲)、曾国藩都是文正,以下是“文忠”,这个就太多了,还有一个规格略低,但实际上与“文忠”各有千秋的“文襄”,清朝的福康安、左宗棠都是。
-----------来自知道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贴吧《史志不渝》吧。很高兴为您答疑解难!
神宗的神可不是神仙的神,意义不一样,大致而言,而且宋神宗、明神宗都是庙号,不是谥号。作为谥法,神的意思是“民无能名曰神”,也就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皇、帝,王不是谥号,而是封号。“帝”本指天帝,商代天子死后称为帝,意思是死后成为神,“皇”是形容词,所谓“皇天上帝”,后来出现三皇之说。“王”是周朝的天子称号,后秦始皇称皇帝,汉代起王成为诸侯王的级别封号,位在侯之上。“文成”确实用的少了,差不多的往往用“文正”,比如范仲淹、刘统勋(刘墉的父亲)、曾国藩都是文正,以下是“文忠”,这个就太多了,还有一个规格略低,但实际上与“文忠”各有千秋的“文襄”,清朝的福康安、左宗棠都是。
-----------来自知道团队《八千里路云和月》;团队贴吧《史志不渝》吧。很高兴为您答疑解难!
追问
不好意思犯了个大错,庙号早于谥号来着。但是谥法解里的确有神圣皇帝这几个最高谥号。德象天地曰帝。静民则法曰皇。仁义所在曰王。文成很特殊,因为得过这几个谥号的似乎都是神人级的,所以我才想问一下。那么应该没有谥号为“神”的吧。。。
追答
反正我没听说过谥号为神的。还有皇、帝、王,这些用在帝王自身本身就是别扭,X王王?一想就不会用,大臣就更不能用了。这些最高的都是放在那好看的。中国古代爱这么玩,九品中正制的上上也是,隋唐的一二品官职都是虚衔(除了一个尚书令,还不常设),都没实权,也是这样。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5-25
展开全部
神宗是庙号而非谥号,孔子的“文宣王”文宣是谥号,《谥法》 曰:“ 经纬天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学勤好问曰文。不耻下问。 慈惠爱民曰文。惠以成政。愍民惠礼曰文。惠而有礼。 赐民爵位曰文。与同升。 ”“ 圣善周闻曰宣。闻,谓所闻善事也。”明清两朝群臣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明会典”记载,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正、贞之后,依次与“文”搭配的字为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武官的谥号“武”字为第一字,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依次与“武”搭配的字是穆、刚、德、烈、恭、壮……宋朝范仲淹——文正司马光——文正欧阳修——文忠苏轼——文忠明朝于谦——忠肃王守仁——文成http://baike.baidu.com/view/1072.htm
追问
仁义所在曰王,这是谥法解原话哦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