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
展开全部
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
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问题。去年10月,国务院领导明确批示,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分类指导,防范风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为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进一步研究制定专门文件,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债务风险监控。
逐步将地方政策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收支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真实性原则,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如不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债务资金使用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方面,要将债务收入和债务支出关进财政笼子,同时加强对债务项目支出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资金流向,堵塞资金流失漏洞;另一方面,要通过预算共编、资金申报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效控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带来的新增债务,使发生新债的空间不断缩小,从而较好地控制新债的发生。政府性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只能用于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难以吸收社会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要紧紧抓住预算编制和支出监督不放松,从资金拨出开始,按项目资金内容监督检查,彻底纠正支出无计划,结构不合理,用钱不算账等问题。
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建立债务清理偿还机制
一是控制举债总量。财政部门根据量入为出、量出而入和审慎举债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单位偿债能力,对地方债务实行总量控制。二是多措并举,分类化债。按照债务来源、用途和性质的不同,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对存量债务进行化解:属于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举借的政府性债务,通过财政部代发地方政府债卷偿还资金来源问题,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对于政府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应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归还;对于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要实行项目审批制度,由平台公司编制项目偿还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统筹安排;对于政策性债务,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消化;因兴办乡镇企业形成的债务,原则上应由企业负担。三是设立债务率、偿债率等量化指标,加强对地区、部门和借债单位的风险评估,监控政府性债务的流动性和偿还能力,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困难早解决。四是设立偿债风险准备金。这是世界各国实施债务调整和解决债务困难的重要措施。偿债风险准备金的来源,除预算安排一定资金外,可按债务收入的一定比率提取,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止债务风险转化为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
建立债务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
绩效评价是债务投资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要建立债务项目投资绩效评价制度。将项目数据信息输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定期组织专家开展逐项绩效评价,在财政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使政府、部门和项目责任人提对投入(资金)、产出(效益)情况了然于心。二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在项目绩效评价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向项目主管部门通报,及时反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以提高债务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三要建立评价结果公开制度。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四要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既要统筹安排,降低融资成本,更要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因决策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项目,要实行问责制度,追究项目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创新政府融资模式
一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体制和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享制度,使地方政府事要与财力基本匹配,这是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关键。二是在财政体制改革难以一步到位,地方政府确有融资需求的情况下,可为地方政府融资“开前门”,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自行(自主)发债,试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三是加强对现有融资平台的监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举债行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偿债危机导致银行风险。四是创新融资平台融资模式,适当加大企业债券、中期票据方式的融资额度,探索PPP融资模式(政府与投资人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实现互惠互利),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扩大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来源,降低融资风险。
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问题。去年10月,国务院领导明确批示,要求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格控制新增债务,分类指导,防范风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继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为了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必须进一步研究制定专门文件,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债务举借、使用、偿还制度,规范政府行为,加强债务风险监控。
逐步将地方政策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收支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遵循政府预算的统一性、完整性、真实性原则,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如不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债务资金使用混乱、损失浪费严重的状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一方面,要将债务收入和债务支出关进财政笼子,同时加强对债务项目支出的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资金流向,堵塞资金流失漏洞;另一方面,要通过预算共编、资金申报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效控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带来的新增债务,使发生新债的空间不断缩小,从而较好地控制新债的发生。政府性债务不得用于经常性支出,不得用于平衡地方财政预算,只能用于投资大,回收周期长,难以吸收社会资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要紧紧抓住预算编制和支出监督不放松,从资金拨出开始,按项目资金内容监督检查,彻底纠正支出无计划,结构不合理,用钱不算账等问题。
合理控制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建立债务清理偿还机制
一是控制举债总量。财政部门根据量入为出、量出而入和审慎举债的原则,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单位偿债能力,对地方债务实行总量控制。二是多措并举,分类化债。按照债务来源、用途和性质的不同,积极采取多种方法对存量债务进行化解:属于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举借的政府性债务,通过财政部代发地方政府债卷偿还资金来源问题,由财政部门统筹安排;对于政府公益事业建设形成的债务,应列入财政预算逐步归还;对于融资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要实行项目审批制度,由平台公司编制项目偿还计划,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统筹安排;对于政策性债务,上级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进行消化;因兴办乡镇企业形成的债务,原则上应由企业负担。三是设立债务率、偿债率等量化指标,加强对地区、部门和借债单位的风险评估,监控政府性债务的流动性和偿还能力,做到问题早发现、风险早预防、困难早解决。四是设立偿债风险准备金。这是世界各国实施债务调整和解决债务困难的重要措施。偿债风险准备金的来源,除预算安排一定资金外,可按债务收入的一定比率提取,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防止债务风险转化为财政危机和经济危机。
建立债务投资项目绩效评价和问责制度
绩效评价是债务投资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全部工作的重要环节。一要建立债务项目投资绩效评价制度。将项目数据信息输入部门预算管理系统,定期组织专家开展逐项绩效评价,在财政内部和政府部门之间使政府、部门和项目责任人提对投入(资金)、产出(效益)情况了然于心。二要建立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制度。在项目绩效评价基础上,将评价结果向项目主管部门通报,及时反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以提高债务投资项目管理水平。三要建立评价结果公开制度。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向社会公开评价结果,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四要建立绩效问责制度。政府性债务投资项目,既要统筹安排,降低融资成本,更要加强绩效管理,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益。对因决策失误造成资金损失的项目,要实行问责制度,追究项目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创新政府融资模式
一是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体制和机制,完善中央与地方的税收分享制度,使地方政府事要与财力基本匹配,这是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关键。二是在财政体制改革难以一步到位,地方政府确有融资需求的情况下,可为地方政府融资“开前门”,积极探索地方政府自行(自主)发债,试行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三是加强对现有融资平台的监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举债行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偿债危机导致银行风险。四是创新融资平台融资模式,适当加大企业债券、中期票据方式的融资额度,探索PPP融资模式(政府与投资人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实现互惠互利),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扩大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来源,降低融资风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您可能需要的服务
百度律临官方认证律师咨询
平均3分钟响应
|
问题解决率99%
|
24小时在线
立即免费咨询律师
13223人正在获得一对一解答
贵阳山水情深1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重庆晨曦微光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
重庆晨曦微光6分钟前提交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