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中日甲午战争的历史启示

 我来答
天天天天向上上上上
推荐于2020-02-26 · TA获得超过53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60万
展开全部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忍让,只会招致灭亡的灾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样才能有永不退缩的勇气与毅力去战胜敌人。
顺天麟
2015-06-24 · TA获得超过542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19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575万
展开全部
中日甲午战争启示

中日“甲午战争”距今已120年,对于那场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人们谈得很多,发表的文章也不少,众说纷纭。作者认为,中国的战略和战术都不及日本,所以失败。其历史教训,中国应该加快当前深化改革的步伐,尤其改革要彻底些,不能实行有限的改革。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黄海“甲午战争”中,中日之间,其海军力量对比,差距不是很大,但有一点差距令人印象深刻。
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舰制造于19世纪80年代初,每舰7300吨排水量,却只有6000马力的推进功率。而日本的“吉野”舰,制造于19世纪90年代初,排水量为4200吨,却有15970马力的推进功率。对此的差异就大了。双方舰上的准备差异也大。日本使用的速射炮,其口径虽比中国小,但发射的速度快,炮弹多;而中国的“定镇”二舰使用的是305毫米口径巨炮,力量很大,但发射的速度很慢。这也难怪邓世昌指挥严重负伤的“致远”舰,奋勇冲撞日方“吉野”舰了。
对那场战争的详细记述很多。作者认为,“甲午战争”体现了中日之间先进与落后的较量。前面提到的作战工具差异,反映了战术上的失败,属于军事问题。但却可以将中日两国当时的国家和社会形象比喻出来。日本小而精,在“明治维新”后,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跨入了先进国家行列,甲午战争后,更是膨胀壮大。中国大而沉重,且旧,是一个文明古国。两国之间的较量,怎么也不对称,中国失败是很自然的,一点也不奇怪。在世界激烈竞争中,即使中国赢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也难免衰退。后来的八国联军入侵,更是使中国达到了被瓜分的高潮。因为落后就要挨打嘛。
这场战争也输在战略上,清政府指挥调度和谋划不力。
中国是防御性的,日本是进攻性的。这点我们不应该责怪清政府,因为中国历来不侵略别人,为什么清政府会主动攻击日本呢?但是当时日本举倾国之力主动攻击中国时,中国也应积极调动本国之力与之抗击。除了海军,还有北方陆上守卫,哪有那么简单就赔了款呢?显然清政府采取了消极和被动防御,而不是积极主动防御。在朝鲜,在鸭绿江和辽东半岛,在山东,一联串的军事失利都暴露了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处处被动和消极,根本谈不上什么战略防御。然而签订《马关条约》的目的,更是为了得过且过和安于长期消极。
那么病根在什么地方呢?
李鸿章是北洋舰队的责任人,在他头上有军机处,再头上就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了。在当时中国中央高层领导班子中,在集中决策过程中,最后决断权应该早光绪说了算,还是应该由慈禧太后来作出明确决断,其中不但责任和权利模糊,而且暗中对立和勾心斗角,最高国家元首是光绪皇帝,但权力领导核心又是慈禧太后。这样的战术指挥和战略谋划中枢不败才怪呢?这是由清政府的政治制度决定了的,与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相比较,哪个更能获胜呢?
有人说清政府不搞改革开放。作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其实清政府也搞了改革开放,有的是被动的,有的是积极主动的。
中国市场是在外国洋枪洋炮和蒸汽机动力军舰轰击下打开的,这也是事实,但“洋务运动”则是清政府主动实行的。它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此相适应,清政府还在教育和文化领域内实行了一些改革。比如主动派遣留学生,允许新闻媒体发展等。
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是私熟和科举制度,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思想。然而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和与市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新的教育制度的确立,则是在清政府时期就开始了,只是后来在民国时期才有了更为猛烈地发展。
国人应该明白,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有百多年历史了,时至今日,是何等艰难啊!如果要回顾历史,作者认为,清政府的改革开放行为并不差劲。
然而最糟糕,同时也是最致命的则是当时的慈禧太后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划出了一条红线。这就是不能触动她的政治统治地位,可是“戊戌变法”恰好触动了她那条红线。因此客观地说,清政府实行的是很有限的改革开放政策。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和清政府后来的命运。
清政府腐败吗?当然腐败,但是中国人受古代儒家思想教化,忠义思想和爱国情怀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表现得淋漓致尽。赴汤蹈火,葬身大海,用军舰撞击敌舰,不降自杀的成仁者有之。办海军学堂,为建设北洋海军付出了辛劳的精英多的是。从国民生产总值,即GDP来看,当时中国不但有钱,而且富庶。单是将多次战争赔款加起来而不需要引进外资就可以让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些不但值得当时中国的精英们“自信”,更值得清朝政府“自信”。正因为此,清政府就不可能实行彻底地改革,更不可能自觉地在中国建立共和民主政治体制。清朝政府灭亡和中国出现衰退是注定的,是必然的。
如果要总结“甲午战争”时期的历史经验,作者肯定要站在自己创新和发展了的唯物主义历史发展观立场上来看待这一问题。这就是:
1、中国自古代以来都实行私有制经济,因此清政府不需要搞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即市场经济生产关系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会自觉地被中国引进。事实上,清政府就是这样干的,而且成绩显著,不但建立了一定基础的民族工业体系,而且形成了一支买办阶级队伍。清朝政府最大的,也是最致命的缺陷是没有,同时也不可能自觉地实行与市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民主共和政治体制。最终只有由“辛亥革命”来完成这一历史任务。
2、清政府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在中国古代是行得通的,无可厚非,因为它是与封建社会时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但在英国和欧洲国家工业革命后,只要世界上有第一个共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国家诞生,清政府的政治制度的性质就变化了,变成落后政治制度了。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就应该实行改革,但这些都不要紧都还不是最致命的。然而当亚洲,特别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讲,处于中国近邻的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改革后,清政府落后的政治体制矛盾就暴露得更加明显和日益尖锐了。
3、明朝时期,即1592年至1598年,丰臣秀吉入侵朝鲜半岛。中国出兵交战。当时中日之间,两个国家都属于封建国家,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再到政治上层建筑都相同。日本的丰臣秀吉在统一了日本诸多藩属小国和部族后,对外实行封建时期的国家和民族扩张政策。结果在朝鲜半岛被中国这个强大而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封建国家所打败。由于日本的许多经济和文化是从中国学来的,学生当然不及老师了。
4、“明治维新”后,“甲午战争”时期日本的老师由中国改换成了西方和欧美。即“脱亚入欧”。从经济、政治、军事都进入了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行列。中国仍然是一个文明古国。属封建大国。因此“甲午战争”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先进与落后之间的较量,是两种不同国家制度之间的较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日本实行的对外政策是国家和民族的对外扩张政策,而且是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政策。中国实行的是封建国家的防御政策,而且被动消极。战争双方之间不对称。日本强悍;中国弱,与其说中国文明,不如说中国斯文,书生气和迂腐。
其实人类社会的国家和民族的对外扩张从部落时代就开始了。封建国家要向外扩张,资本主义国家和帝国主义国家也要向外扩张。那么为什么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与封建国家相比较,向外扩张的程度更为猛烈呢?这是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更需要寻找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国与国之间不仅需要互通商品,而且还包括文化和劳动力,于是资本扩张的结果,必然带来对殖民地的扩张。因为被殖民的国家,既有原材料,包括能源,金属矿藏,又有劳动力,还有市场。扩张的动力就是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包括英国和欧洲国家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蒸汽机,石油和电能源的广泛应用。
5、为什么腐朽没落的政治制度要挨打呢?
落后挨打,很多人指的是落后战争工具与先进战争工具之间的较量。然而腐朽没落的政治制度为什么也要挨打呢?
落后的政治和腐朽没落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和政府组织脱离民众。“甲午战争”期间,正如梁启超所言:“是故吾国民之大患,在于不知国家为何物”。中国是一盘散沙,战争不能有效动员群众,必然失败。
落后的政治和腐朽没落的政治制度必然腐败,战术指挥和战略部署虽说不是必然,但是很容易不及敌方而输给敌方。
清政府实行的国家体制属于封建时期的国家体制,如果用来应对古代战争,无可厚非。如努尔哈赤和康熙皇帝就打了很多胜仗。因为古代的战争工具落后,军队日行百里就差不多了,信息和情报搜集工作也慢。
然而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后就不同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手段的改变必然给战争工具带来改变,使战术指挥和战略谋划都要发生革命,与此的政治组织工作,尤其是军事组织工作和国家战略必须更新。的确自然科学的革命必然给生产关系和人类社会带来革命,这当然包括给战争和军事手段带来革命了。
“甲午战争”中,一个明显例子就是北洋舰队的实力原来在亚洲要数第一。然而短短的几年间,日本就超越过去了。“镇远”舰和“定远”舰与日本“吉野”舰之间的技术差距相比较,落后了十年。“兵贵神速”在我国历代政治精英中,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信条,然而李鸿章和慈禧太后都具有高超和过人的智慧,还有翁同龢以及清朝诸多精英,他们把兵书读得熟如烂泥,但在“甲午战争”中,在先进与落后政治制度的较量中,其智慧被彻底瘫痪和短路了,因为被用来搞权力斗争和勾心斗角了。战争期间,慈禧大搞祝寿活动,不只是为了个人迷信和个人崇拜,还能巩固她的领导核心地位。内斗必然耗去大量精力。当然,如果日本不搞“明治维新”运动,也强胜不起来,甚至可能没有这场战争。
由此,中日“甲午战争”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就是不但战争工具落后要挨打,而且政治体制落后也要挨打。何为落后的政治体制呢?就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更新,与此相适应,民主与法制建设必须跟上,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也必须健全。因为任何战争都是政治的一种政策表现,军事始终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其背后,都是政治和人的因素。它不但决定战争工具,也决定战术指挥和战略部署。只有先进的政治制度才能更好地支配战争,包括防止战争,有效动员战争和打赢战争。特别是要有效动员战争,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使民众成为国家的主人。落后的政治制度自然就办不到这点,而且全国就是一盘散沙,“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就是一盘这样。
在这里,作者顺便还要回答一个很重要的历史问题。这就是“戊戌变法”为什么失败?我国为什么不能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建立与市场经济基础相适应的当代民主政治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历史进程。它不会因各国历史和具体国情特殊,民族文化及宗教信仰不同而超越这一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但是因各国具体国情不同,在实践中,其民主政治体制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如美国式民主与英国和其它国家的君主立宪制民主等。它们之间的形式就不一样。
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皇帝退位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并不掌握实际国家权力,实际国家权力由民众选举出来的执政党和内阁总理掌握。但是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有两个重要条件不能少。一是皇帝自动放弃权力和主动退位。二是皇帝有很高的威信,德高望重。他不但是国家元首的象征,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代表。如英国女王,泰国国王,柬埔寨的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等。他们都传承和代表了该国的民族文化。
然而清王朝政府时期的皇族是一个庞大的政治精英集团,王爷多的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们的思想保守。他们不可能主动放弃权力,不要说只凭一个实际是傀儡的光绪皇帝来支持维新运动,其力量显得单薄;即使掌握实际权力的慈禧太后同意搞君主立宪,皇族中很多人也不会答应,当时既得利益集团的力量太强大了。
另外,虽然清朝政府从我国东北地区进入山海关和入主中原及统一中国后,就大量吸收和传承了汉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但只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王朝政府很难成为国家文化的象征和众多中华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传承代表。中国人总不会在民主政治中,长期留下一条很长的辫子吧!
由此,在我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只有通过“辛亥革命”才能解决深刻的社会矛盾冲突。“戊戌变法”怎么也不可能获得成功。
实行君主立宪有很多好处,至少可以减少很多暴力冲突和社会混乱。难能可贵的是在清政府统治集团中,竟然有光绪皇帝同意和支持戊戌维新运动。虽然说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之间有很多矛盾,他为了亲政才支持维新运动,他也有个人利益。但是只要是人,都有个人利益,只要支持了维新运动,推动了历史发展,就是好的。这也难怪康有为坚持他的保皇立场了。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已经过去,今天我们总结它的经验和教训,就是为了推动未来的发展,希望前面有更多的坦途。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热情的大神
2015-06-24 · TA获得超过15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6
采纳率:73%
帮助的人:81.9万
展开全部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强于日本数倍,海军亚洲最强,海军也都是英国人培养的,但我们输了。为什么?当时日本和中国几乎同时开始学习西方列强,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成功了,中国失败了。日本全民情绪高涨,全身心的投入祖国的建设中,而中国情绪低落,还陆续有起义,国家建设只有点没有面。这个时候日本和中国对赌国运,一个国运上升,一个在下降,输了,之后百年一蹶不振,当时的日本几乎全民一心,男的以战死沙场为荣,女的甚至有下南洋卖淫赚钱建设祖国的。一个团结一致的民族和一个一盘散沙的民族的战争,结果显而易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iku22333
2020-02-24 · VX同号
Tiku22333
采纳数:2796 获赞数:203504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1894年7月,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清朝在战争中战败,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台湾被日本侵占 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的重大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三个问题展开,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使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传播,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帷幕。
(2012·新课标)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持,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1898年的“百日维新”如昙花一现,只经历103天就夭折了,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以外,(这是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发端),其余新政措施大都被废除,谭嗣同在慷慨就义前仰天长叹:“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维新派“无力回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敢触动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 他们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击和镇压 他们惧怕人民群众,把改革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其次,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再次,惧怕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维新派突破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维新运动为起点,资产阶级新文化开始打破封建文化独占文化阵地的局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lsc8781
2015-06-24 · TA获得超过110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24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92万
展开全部
落后就要挨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