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性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理论上讲,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所有活动都可称之为课堂活动,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讲的课堂活动通常是指教师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理解和体验而由教师精心设计的、利用一种能使学生主体性更充分展示出来的互动形式的教学活动,它是与教师讲解说教的教学形式相对而言的。这种课堂活动不仅关注结果,更侧重于过程,不仅指向知识内容,更指向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主探究事物的意境,从而建构个体的独特意义。课堂活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有效性的核心内容是教学效益,即教师采用各种手段和方式,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获取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它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呢?
一、保证活动计划顺利实施,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活动目标,使学生明白“为何而动”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因而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思考和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而且活动目标最好是发展性的,以便给学生一个生成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中显性或直接的目标应让学生明白,以确保活动质量;隐性或升华的目标可在活动中促使学生感受领悟。整个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必须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防止出现没有目标或偏离目标的课堂活动。
2.加强活动过程指导,使学生明白“如何而动”
课堂活动的目的可以事先预设,而活动过程和结果却具有生成性和非预期性,因而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指导非常必要。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
如:《资源出现短缺》第一轮擂台赛围绕“我们一天所用到的自然资源”展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在教师交代了活动要求、比赛规则后,同学们分组准备,并把自然资源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只把握比赛规则,而在评价每组列举自然资源的正确率时则注重引导,因为学生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第二轮擂台赛每组就自己所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找出“可再生资源”类,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标准,然后分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就学生分类中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学生理解“可循环利用”和“短时间内可再生”的含义。两轮擂台赛的预期目标不同,教师的指导时机、内容也就不同。
3.把握活动的最佳时机,使学生“有感而动”
活动时机的安排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只有两种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活动效果才会理想,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活动时机。
①新课开始时活动:这种活动安排其目标应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预现,不仅起“马首”之效,而且有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之功。如:《万类霜天竞自由》导入活动——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竞争优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从而引导他们在下面的“竞争百宝箱”“挑战与应战”等环节上有针对性地补充与调整,他们也就在自身的情感需要中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新课中途活动:它是为深化或升华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能体现学生的情感需要。因为人文学科新课过半后,知识目标基本可以达成,后半节课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拓展和深化,发展思维,升华情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日军侵华史实,观看了教师呈现的日军侵华图文资料后,面对直观惨烈的烧杀场面,个个义愤填膺,感情冲突到最激烈的程度,我顺势推出:“我想对 说”活动,横线上可填日本政府、日本中学生、死难同胞、自己……,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学生激荡不已的情感不仅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是一次爱国情感升华的绝好时机,这节课学生情感的投入度和学习过程的参与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③在新课结束时活动:它是为检验一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而设计的,应有小结反馈之效。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学到同一水平,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则可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网络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如:《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结合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发展现状,续编“麦克尔一天的生活”小故事,然后请同学们相互评判编写中的可取与不当之处,既调动了学习兴趣,教师又能从故事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某些不足,及时调整。
4.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因趣而动”
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投入与学习收获密切相关,良好的情感导致认知的优化,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意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过多强调认知因素,割裂了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和谐统一,致使学生学习时缺乏持久动力支持,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设计课堂活动情境时要富有“新、奇、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新”就是要有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奇”就是要让活动有悬念有期待,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趣”就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富有趣味性。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实话实说话流行》的街舞现场解说、《奥林匹克精神》的2008年北京奥运知识抢答、《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的故事续编……。当然我们在关注活动的外在表现时,更重要的还是关注活动的内在质量,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思考者。
5.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自愿而动”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人的世界,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要走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要符合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一般来讲,小学生易接受外在影响,因此小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到了七年级以后,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对课堂活动有自己的判断和考虑,因此学生会对课堂活动做出选择性的参与。调查表明:中学生对幼儿化的活动、暴露内心世界的活动等因有所顾虑而不太感兴趣,但对展示思维水平和才艺类活动兴趣较高。因此,我们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敞开心灵自觉自愿的投入到活动中。
二、促使参与的主体真正互动,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根本标志
新课程背景下参与学习的主体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各种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因此学习主体间的互动也就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资互动。这种互动式教学不是看教师教给学生什么,而是看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怎么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最后体现出来的才是学习效果的改变。
如:《在规则中成长》的课堂活动,全班同学分成8组进行“站报纸”比赛,教师不规定游戏规则,通过环节一的四轮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步步感受制定规则的必要性并体验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环节二是活动提升,促使学生将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环节三课堂延伸是通过完善班级公约,使学生认识到规则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均有可能改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的能力。由学生自己设想和评选出的各个奖项可以看出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已经形成了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班级思想,感悟规则在学习、生活、竞争中的重要性。
三、真正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可以是预期性的,也可能是生成性的。
只要上述两大环节组织得当,预期目标基本可以实现,这是我们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关注较多的一面,但我们经常就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没有继续深入。因此在课堂活动结束时,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提取活动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使活动自身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由于课堂活动参与的人数较多,每个人对活动问题的理解、自身的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因而活动过程和结果具有生成性和非预期性,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在预期目标之外合理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结果,这种新生成的目标和结果是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升的表现,它比预期目标更有价值,我们不能也不应忽略这种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如:《在规则中成长》新课最后 “一本珍品书” 的课堂活动,预期目标是:通过解读资料回答问题,从而加深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认识。但活动时学生提出另一问题:哈佛校长是否应给该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法律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这是同学们同情哈佛学生的情感体现,如果不引导好就解不开学生思想上的结,他们对“自由与规则关系”也就不能真正认识,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激励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落脚点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即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组织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能在活动中不断的反思、完善和提高自我。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和评价的及时性,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活动过程、对认知与收获及时总结反思、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课堂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有效性是课堂活动的生命线,只有有效的活动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可取的活动,如:低思维的课堂活动、目标重复的课堂活动、矫揉造作的课堂活动、无兴奋点的课堂活动、冲淡主题的课堂活动、过多的课堂活动等。只有这样课堂活动的实效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一、保证活动计划顺利实施,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先决条件
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活动目标,使学生明白“为何而动”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因而教师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思考和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及活动价值在哪里,而且活动目标最好是发展性的,以便给学生一个生成性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活动中显性或直接的目标应让学生明白,以确保活动质量;隐性或升华的目标可在活动中促使学生感受领悟。整个活动从设计到实施,都必须在目标的调控下完成。防止出现没有目标或偏离目标的课堂活动。
2.加强活动过程指导,使学生明白“如何而动”
课堂活动的目的可以事先预设,而活动过程和结果却具有生成性和非预期性,因而教师对活动过程的指导非常必要。教师不仅要在活动开始前交代清楚活动的要求、程序和规则,更要在活动过程中平等参与,当学生活动出现偏离、混乱、困惑时给予引导。
如:《资源出现短缺》第一轮擂台赛围绕“我们一天所用到的自然资源”展开,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在教师交代了活动要求、比赛规则后,同学们分组准备,并把自然资源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这个过程完全是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只把握比赛规则,而在评价每组列举自然资源的正确率时则注重引导,因为学生对“自然”的理解有偏差。第二轮擂台赛每组就自己所列举的自然资源进行分类,找出“可再生资源”类,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划分标准,然后分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就学生分类中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学生理解“可循环利用”和“短时间内可再生”的含义。两轮擂台赛的预期目标不同,教师的指导时机、内容也就不同。
3.把握活动的最佳时机,使学生“有感而动”
活动时机的安排既要考虑教学目标,又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只有两种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时,活动效果才会理想,一般情况下有三种活动时机。
①新课开始时活动:这种活动安排其目标应是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预现,不仅起“马首”之效,而且有创设情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之功。如:《万类霜天竞自由》导入活动——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竞争优势,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从而引导他们在下面的“竞争百宝箱”“挑战与应战”等环节上有针对性地补充与调整,他们也就在自身的情感需要中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②新课中途活动:它是为深化或升华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能体现学生的情感需要。因为人文学科新课过半后,知识目标基本可以达成,后半节课应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接受能力予以拓展和深化,发展思维,升华情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的日军侵华史实,观看了教师呈现的日军侵华图文资料后,面对直观惨烈的烧杀场面,个个义愤填膺,感情冲突到最激烈的程度,我顺势推出:“我想对 说”活动,横线上可填日本政府、日本中学生、死难同胞、自己……,写下你最想说的话,学生激荡不已的情感不仅有了表达的机会,而且是一次爱国情感升华的绝好时机,这节课学生情感的投入度和学习过程的参与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③在新课结束时活动:它是为检验一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而设计的,应有小结反馈之效。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学到同一水平,因此围绕教学目标学生自己回顾总结则可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网络变成学生思维的产物。如:《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结合19世纪初西欧社会的发展现状,续编“麦克尔一天的生活”小故事,然后请同学们相互评判编写中的可取与不当之处,既调动了学习兴趣,教师又能从故事中发现学生学习中的某些不足,及时调整。
4.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使学生“因趣而动”
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投入与学习收获密切相关,良好的情感导致认知的优化,使学生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而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意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过多强调认知因素,割裂了认知因素与情意因素的和谐统一,致使学生学习时缺乏持久动力支持,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我们设计课堂活动情境时要富有“新、奇、趣”,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新”就是要有新的内容新的形式;“奇”就是要让活动有悬念有期待,使学生产生好奇心;“趣”就是课堂活动的形式要富有趣味性。如:《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梅花鹿命运的心理测试、《实话实说话流行》的街舞现场解说、《奥林匹克精神》的2008年北京奥运知识抢答、《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的故事续编……。当然我们在关注活动的外在表现时,更重要的还是关注活动的内在质量,使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思考者。
5.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自愿而动”
教学是教师、学生以知识为中介的价值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人的世界,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在自己的生命活动中创造着有意义的“生活世界”,在这个创造性的过程中主角是学生。因此有效的教学活动要走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要符合各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一般来讲,小学生易接受外在影响,因此小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到了七年级以后,学生的独立性明显增强,对课堂活动有自己的判断和考虑,因此学生会对课堂活动做出选择性的参与。调查表明:中学生对幼儿化的活动、暴露内心世界的活动等因有所顾虑而不太感兴趣,但对展示思维水平和才艺类活动兴趣较高。因此,我们应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能敞开心灵自觉自愿的投入到活动中。
二、促使参与的主体真正互动,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根本标志
新课程背景下参与学习的主体不仅指学生,还包括教师以及各种课程资源,是教师和学生都为教育活动所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合作、投入和创造相互交往的活动。因此学习主体间的互动也就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资互动。这种互动式教学不是看教师教给学生什么,而是看教师怎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怎么形成适合他们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最后体现出来的才是学习效果的改变。
如:《在规则中成长》的课堂活动,全班同学分成8组进行“站报纸”比赛,教师不规定游戏规则,通过环节一的四轮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一步步感受制定规则的必要性并体验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环节二是活动提升,促使学生将游戏中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环节三课堂延伸是通过完善班级公约,使学生认识到规则因时、因地、因事、因人均有可能改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的能力。由学生自己设想和评选出的各个奖项可以看出他们通过活动体验已经形成了相互认同、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团结合作的班级思想,感悟规则在学习、生活、竞争中的重要性。
三、真正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归宿
课堂教学目标可以是预期性的,也可能是生成性的。
只要上述两大环节组织得当,预期目标基本可以实现,这是我们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关注较多的一面,但我们经常就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没有继续深入。因此在课堂活动结束时,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提取活动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使活动自身的生命力得以延续。由于课堂活动参与的人数较多,每个人对活动问题的理解、自身的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因而活动过程和结果具有生成性和非预期性,我们更希望学生能在预期目标之外合理生成新的目标和新的结果,这种新生成的目标和结果是学生思想认识和情感提升的表现,它比预期目标更有价值,我们不能也不应忽略这种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如:《在规则中成长》新课最后 “一本珍品书” 的课堂活动,预期目标是:通过解读资料回答问题,从而加深对“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认识。但活动时学生提出另一问题:哈佛校长是否应给该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法律与人道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的问题,这是同学们同情哈佛学生的情感体现,如果不引导好就解不开学生思想上的结,他们对“自由与规则关系”也就不能真正认识,因此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激励评价,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这是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落脚点
关注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即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组织任何形式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能在活动中不断的反思、完善和提高自我。为此,我们应注意指导和评价的及时性,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活动过程、对认知与收获及时总结反思、学会尊重和分享他人的成果,注意采用多元的评价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
课堂活动的特点决定了有效性是课堂活动的生命线,只有有效的活动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还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可取的活动,如:低思维的课堂活动、目标重复的课堂活动、矫揉造作的课堂活动、无兴奋点的课堂活动、冲淡主题的课堂活动、过多的课堂活动等。只有这样课堂活动的实效才会真正体现出来。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