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相如算的上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学家吗?
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个人认为历史上司马相如算得上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因为其擅长作赋,可谓为西汉大辞赋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将其与司马迁一起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可见其的文学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伟大前面冠以“最”字,便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排名坐次来。这可不是那么简单,楼上也说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像梁山好汉可以按照天罡地煞,文治武功,出场顺序排出一百开外,那也是施耐庵一个人说了算。
话归正题,由于个体和历史原因,每个文学大家都有他的专长和过人之处。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瑰丽绚烂的古代文学发展史。如果就要“最”字封王,则要将古往今来的文学圣贤,才子佳人,罗列开来逐一比较,但其结果恐怕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罢了。
细细想来,可以从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里,找到“最伟大文学家”的一丝端倪。那就是《史记》和《离骚》的作者—— 屈原和司马迁二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此出现了骚体诗,即以《离骚》为代表。屈原是楚国人,故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 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尤其它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鲁迅说它是没有韵的离骚,可见把《史记》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的地位。
就此旷古绝今的命题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情感不同,文学取向不同,非一言而能蔽之也。客观的说:司马相如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辞赋家。
但是如果伟大前面冠以“最”字,便要分出个三六九等,排名坐次来。这可不是那么简单,楼上也说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像梁山好汉可以按照天罡地煞,文治武功,出场顺序排出一百开外,那也是施耐庵一个人说了算。
话归正题,由于个体和历史原因,每个文学大家都有他的专长和过人之处。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构成了一卷几千年瑰丽绚烂的古代文学发展史。如果就要“最”字封王,则要将古往今来的文学圣贤,才子佳人,罗列开来逐一比较,但其结果恐怕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罢了。
细细想来,可以从鲁迅先生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话里,找到“最伟大文学家”的一丝端倪。那就是《史记》和《离骚》的作者—— 屈原和司马迁二人。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从此出现了骚体诗,即以《离骚》为代表。屈原是楚国人,故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 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有着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尤其它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鲁迅说它是没有韵的离骚,可见把《史记》提到了一个相当的高的地位。
就此旷古绝今的命题而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情感不同,文学取向不同,非一言而能蔽之也。客观的说:司马相如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辞赋家。
展开全部
司马相如很厉害,但算不上最伟大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史学家司马迁,明清小说家人才辈出。
文学观念会随时带而变化,不同时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辩证的来看待问题。
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历史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研究工具,恩格斯关于“还原历史环境中的历史人物的命题”具有划时代意义。建议看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
文学观念会随时带而变化,不同时代对文学作品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所以要辩证的来看待问题。
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历史文学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研究工具,恩格斯关于“还原历史环境中的历史人物的命题”具有划时代意义。建议看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年—前118年),字长卿,汉族,巴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人,一说蜀郡(今四川成都)人。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工辞赋,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词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还把二人放在一个专节里加以评述,指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据考证,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1];另一说据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2]。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并因此被武帝赏识[3]。
琴挑文君
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一坐尽倾”。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 , 表达了对仰慕已久的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的爱慕之情。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2]
武帝赏识
过了很久以后,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有一次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便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
电视剧中司马相如1(20张)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他在那儿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qiong,琼)笮(zuo,昨)、冉、駹(mang,忙)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以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拢络西南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相如畅叙欢乐之情。卓王孙喟然感叹,自以为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与儿子所分均等。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zāng,脏)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其文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有人告发他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启用,仍为郎官。
《汉武帝》中的司马相如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太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由于身患糖尿病,常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他曾经跟随皇上到长杨宫去打猎。这时,天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相如上疏加以劝谏,刘彻认为他说的对。相如还曾经向刘彻献赋,哀悼秦二世行事的过失,以劝诫刘彻。
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武帝既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爱仙道,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
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相如其他著作,如《遗(wei,魏)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尤其著名的作品。[2]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怎么回事呢?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2]
文君夜奔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
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司马相如、卓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名琴绿绮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指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因仰慕战国时的名相蔺相如而改名。据考证,司马相如出生于巴郡安汉(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1];另一说据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为蜀郡(今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字长卿,蜀郡蓬州人也)[2]。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练剑,二十多岁时以訾(钱财)为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但这些并非其所好,因而有不遇知音之叹。景帝不好辞赋,待梁孝王刘武来朝时,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枚乘、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志趣相投的文士共事,就在此时他为梁王写了那篇著名的《子虚赋》,并因此被武帝赏识[3]。
琴挑文君
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离开梁地回到四川临邛(今邛崃市,属四川省直辖成都市代管),生活清贫。临邛令王吉与相如交好,对他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在临邛都亭住下,王吉天天拜访相如,相如托病不见,王吉更显恭敬。
临邛富人卓王孙得知“(县)令有贵客”,便设宴请客结交,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王吉亲自相迎,相如只得前去赴宴。“一坐尽倾”。酒酣耳热之际,相如一曲《凤求凰》 , 表达了对仰慕已久的卓王孙新寡的女儿卓文君的爱慕之情。文君听出了司马相如的琴声,偷偷地从门缝中看他,不由得为他的气派、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也产生了敬慕之情。宴毕,相如又通过文君的侍婢向她转达心意。于是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到了成都。卓王孙大怒,声称女儿违反礼教,自己却不忍心伤害她,但连一个铜板都不会给女儿。
司马相如的家境穷困不堪,除了四面墙壁之外,简直一无所有。卓文君在成都住了一些时候,对司马相如说:“其实你只要跟我到临邛去,向我的同族兄弟们借些钱,我们就可以设法维持生活了。”司马相如听了她的话,便跟她一起到了临邛。他们把车马卖掉做本钱,开了一家酒店。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司马相如系着围裙,夹杂在伙计们中间洗涤杯盘瓦器。
卓王孙闻讯后,深以为耻,觉得没脸见人,就整天大门不出。他的弟兄和长辈都劝他说:“你只有一子二女,又并不缺少钱财。如今文君已经委身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一时不愿到外面去求官,虽然家境清寒,但毕竟是个人材;文君的终身总算有了依托。而且,他还是我们县令的贵客,你怎么可以叫他如此难堪呢?”卓王孙无可奈何,只得分给文君奴仆百人,铜钱百万,又把她出嫁时候的衣被财物一并送去。于是,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双双回到成都,购买田地住宅,过着富足的生活。[2]
武帝赏识
过了很久以后,景帝去世,汉武帝刘彻在位。刘彻有一次看到《子虚赋》非常喜欢,以为是古人之作,叹息自己不能和作者同时代。当时侍奉刘彻的狗监(主管皇帝的猎犬)杨得意是蜀人,便对刘彻说:“此赋是我的同乡司马相如所作。”刘彻惊喜之余马上召司马相如进京。司马相如向武帝表示说,“《子虚赋》写的只是诸侯王打猎的事,算不了什么,请允许我再作一篇天子打猎的赋”,这就是
电视剧中司马相如1(20张)内容上与《子虚赋》相接的《上林赋》,不仅内容可以相衔接,文字辞藻也都更华美壮丽。此赋以“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为假托人物,设为问答,放手铺写,以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帝王奢侈为主旨,歌颂了统一大帝国无可比拟的声威,又对最高统治者有所讽谏,开创了汉代大赋的一个基本主题。此赋一出,司马相如被刘彻封为郎。
建元六年(西元前135年),相如担任郎官数年,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二郡的官吏士卒上千人,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运输人员一万多人。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大帅,巴、蜀百姓大为震惊恐惧。皇上听到这种情况,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所为并非皇上的本意。他在那儿发布了一张《谕巴蜀檄》的公告,并采取恩威并施的手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的士卒,参加筑路的有数万人。修路二年,没有修成,士卒多死亡,耗费的钱财要用亿来计算。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多有反对者。这时,邛、笮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多半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他们以官职。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qiong,琼)笮(zuo,昨)、冉、駹(mang,忙)等都离蜀很近,道路容易开通。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以为相如说得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持节出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等,乘坐四匹马驾驭的传车向前奔驰,凭借巴、蜀的官吏和财物去拢络西南夷。相如等到达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负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相如畅叙欢乐之情。卓王孙喟然感叹,自以为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财物给了文君,使与儿子所分均等。司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笮、冉、駹、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使边关扩大,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zāng,脏)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笮。相如还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他的一篇《难蜀父老》以解答问题的形式,阐明了和少数民族相处的道理,其文苍劲优美,说理透彻,成功地说服了众人,使少数民族与汉廷合作,为开发西南边疆作出了贡献。可惜好景不长,有人告发他接受贿赂,遂遭免官。岁余,被重新启用,仍为郎官。
《汉武帝》中的司马相如
相如口吃,但却善于写文章。他同卓文君结婚后,很有钱。他担任官职,不太愿意同公卿们一起商讨国家大事,由于身患糖尿病,常借病在家闲呆着,不追慕官爵。他曾经跟随皇上到长杨宫去打猎。这时,天子正喜欢亲自击杀熊和猪,驰马追逐野兽,相如上疏加以劝谏,刘彻认为他说的对。相如还曾经向刘彻献赋,哀悼秦二世行事的过失,以劝诫刘彻。
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武帝既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爱仙道,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未完稿,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间,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
元狩五年(西元前118年),相如已因病免官,家住茂陵。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去把他的书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派所忠前往茂陵,而相如已经死去,家中没有书。询问相如之妻,她回答说:“长卿本来不曾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而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惊异其书。
相如其他著作,如《遗(wei,魏)平陵侯书》、《与五公子相难》、《草木书》篇没有收录,收录了他在公卿中尤其著名的作品。[2]
编辑本段
轶事典故
“犬子”的由来
“犬子”本是司马相如的小名,后来竟巍巍然成了对自己儿子的谦称。怎么回事呢?
据太史公《史记》的记载,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也就是说“犬子”其实是他的乳名,或者名字。就像“二毛”、“小胖”之类,难登大雅之堂。他长大后,也觉得名字不好听,加上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自己便更名为相如。
最开始,“犬子”之称,其实并无小名之意,只是司马相如的父母为了小儿好养活,便特意选一个低贱的字词为之命名,以远离鬼魅,但因为司马相如长大后自己改了名字,“犬子”才成了小名。
随着司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断为人所知。自此而后,因为司马相如的巨大历史以及文化影响,人们谦称自家儿郎,便纷纷用上了“犬子”一词,争相仿效,附庸风雅,竟一时蔚然成风,堂堂皇传至于今日,成为中国人日常用语之不自觉习惯。 [2]
文君夜奔
汉朝的大才子司马相如为景帝时武骑常侍,因不得志,称病辞职,回到家乡四川临邛。有一次,他赴临邛大富豪卓王孙家宴饮。卓王孙有位离婚女儿,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
文采,遂从屏风外窥视相如,司马相如佯作不知,而当受邀抚琴时,便趁机弹了一曲《凤求凰》,以传爱慕之情,因司马相如亦早闻卓文君芳名。司马相如、卓文君倾心相恋,当夜即携手私奔。司马相如一贫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孙怒其败坏门风而不分给她一文钱。两人只好变卖所有东西后回到临邛开了家小酒铺。每日,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打杂。后来,卓王孙心疼女儿,又为他俩的真情所感动,就送了百万银钱和百名仆人给他们。司马相如有财、有名后,又受皇帝宠幸,便宿娼纳妾,竟不理会卓文君。后人为卓文君作《白头吟》。“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天下的负心郎皆愧之。
名琴绿绮
梁王慕名请司马相如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成语红拂绿绮中的绿绮指司马相如以绿绮琴挑文君的典故,成语指能于流俗中识名士、敢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古代奇女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第一这种东西很难说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没个人偏好不一样 被统治者的喜好所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算,但他是一名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子虚赋》很不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