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回答
2013-05-31
展开全部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但在中外音乐美学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运动的形式。”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无力表达任何东西,我的音乐不表现任何现实。”我国古代音乐家稽康则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等。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它不像绘画、雕塑、小说、戏剧等那样直接、具体的描绘生活。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有些描写生活本身的音乐,其目的还是为了通过生活本身去表现由此引起的情感,因此以情动人是音乐的特征之一。因为它通过音响传达了音乐创造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通过音乐感染听众,在听众的头脑中发生了共鸣,产生了和音乐家体验过而且予以表现的情感。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持续八分钟;他的《第九交响曲》持续一个小时,就是音乐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的有力确证。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无需通过其他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感动听众的心灵。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相传我国古代大音乐家于伯牙跟他的老师学琴多年,也只得其技,而缺乏感情,琴声不动人心弦,为此他的老师把他带到蓬莱山下,让他独自一个人在孤岛上,听着海涛拍岸、看着山林杳冥、听着群鸟悲号,从而引起他无限感慨,于是操琴,充满感情的创作一首《水仙操》抒发了他对寂寥生活的感受。再如我国当代流浪艺人出生的音乐家华彦钓,他的名作《二泉映月》,在清幽婉转的旋律中流露出深沉的哀怨,如泣如诉。他倾心演奏的这首音乐曲,就是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体验的结晶,这里面饱含着他的悲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总是倾向于同其它各类艺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在其它艺术中,没有达到像音乐艺术所达到的那样高的程度。音响结构本身缺乏内容的单义性,这就决定许多音乐体裁中有的同绘画结合,有的同语言结合,有的同舞蹈结合,有的则同戏剧结合。在音乐教学领域借助绘画的视象性、具体性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拓展思维,如身临其境般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音乐与语言结合得像“歌剧艺术、艺术歌曲”等,通过二者的结合,用人的精神体验过音的性质、高度、力度、色彩的变化,通过休止、重音等表现出来。民歌小调寓言中的音乐因素,直到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则更能表现出舞蹈的律动;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则更能渲染戏剧艺术的诗意等。而音乐由于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使音乐在反映现实上所缺乏的客观性、具体性,或从歌词方面,或从舞台因素方面得到了辅助,但是,“音乐在这样的综合体中不是第二位的。不仅是对歌词或舞台动作起补充作用,相反,音乐在这里是基本的主要因素,而唱词只是对音乐表现进行解释,加以具体化。揭示音乐本身所表现的情感心理基础”(丽莎语),人们去音乐厅听独唱音乐会,不是为了去了解歌曲本身;人们去欣赏歌剧,也不是去了解脚本,而是去欣赏在脚本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音乐。在这里音乐解释唱词动作。
音乐艺术由于具备上述这些审美特征,使它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如巴扎克所说:音乐是艺术中最伟大的一个,是最深入人心灵的艺术,它唤醒你麻木的记忆,构成你的思想,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我们的本真。随着我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我们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从而使音乐艺术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音乐是以人的声音或乐器的声音为材料,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的流动中创造审美情境的表现艺术。音乐艺术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共鸣,有感化人心的力量。音乐艺术对人的意义不只是给人们精神生活提供的享受,而且还直接参与改造人的审美结构,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活人的审美自觉。音乐艺术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特征。探讨音乐艺术的音乐形象及其审美特征,不仅对丰富音乐艺术的美学内涵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实施音乐艺术的审美教育具有实践价值。
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
音乐通过声音塑造音乐形象,来表现一定的情感,反映一定的现实生活,是音乐艺术显著的审美特征之一。但在中外音乐美学史上,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则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十九世纪奥地利音乐评论家汉斯立克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音乐运动的形式。”俄罗斯现代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认为:“音乐无力表达任何东西,我的音乐不表现任何现实。”我国古代音乐家稽康则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等。但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来说,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一样,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具有一定的内容。然而也不能否认,音乐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有其自身的特殊,因为它不是再现描绘客观生活过程和具体事例,而是音乐家情感的直接抒发和涌流。它不像绘画、雕塑、小说、戏剧等那样直接、具体的描绘生活。音乐反映生活是间接的。是音乐家对生活有了感受,让音乐把这种感情用音响表达出来,而不是去表现产生这种感受生活的本身。阿炳《二泉映月》抒写了他在旧社会长期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人们可以从乐曲中体会到阿炳的凄凉身世,却不能听出在阿炳一生中具体所经历的事情。有些描写生活本身的音乐,其目的还是为了通过生活本身去表现由此引起的情感,因此以情动人是音乐的特征之一。因为它通过音响传达了音乐创造者的情感。这种情感同样通过音乐感染听众,在听众的头脑中发生了共鸣,产生了和音乐家体验过而且予以表现的情感。
二、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
音乐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音乐形象不占有空间,它是在时间中运动发展的;它不像造型艺术和美术作品那样在时间中持续不变,而是在时间中进行,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显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显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作品的整个音乐形象。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曲持续八分钟;他的《第九交响曲》持续一个小时,就是音乐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的有力确证。正象黑格尔所说:“听觉否定物质的静止状态和空间性,而声音随声随灭,又否定了本身,音乐就是这种双重否定中使人感受到物体内部的震颤,成为了一种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耳朵一听到它,它就消失了,所产生的印象就马上刻在心上了,声音的余韵只在灵魂最深处荡漾,灵魂在它的观念的主体地位被音乐掌握住,也转入运动的状态。”正是因为这样,所以音乐才能对人的感情产生强大的震撼作用。
三、音乐长于抒情
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能够最直接和最强烈地抒发人的情感和情绪,无需通过其他任何中间环节,直接感动听众的心灵。音乐与感情的联系是最直接、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所以它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相传我国古代大音乐家于伯牙跟他的老师学琴多年,也只得其技,而缺乏感情,琴声不动人心弦,为此他的老师把他带到蓬莱山下,让他独自一个人在孤岛上,听着海涛拍岸、看着山林杳冥、听着群鸟悲号,从而引起他无限感慨,于是操琴,充满感情的创作一首《水仙操》抒发了他对寂寥生活的感受。再如我国当代流浪艺人出生的音乐家华彦钓,他的名作《二泉映月》,在清幽婉转的旋律中流露出深沉的哀怨,如泣如诉。他倾心演奏的这首音乐曲,就是他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体验的结晶,这里面饱含着他的悲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音乐艺术与其它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音乐总是倾向于同其它各类艺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况在其它艺术中,没有达到像音乐艺术所达到的那样高的程度。音响结构本身缺乏内容的单义性,这就决定许多音乐体裁中有的同绘画结合,有的同语言结合,有的同舞蹈结合,有的则同戏剧结合。在音乐教学领域借助绘画的视象性、具体性让学生眼观耳闻、产生联想、拓展思维,如身临其境般在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音乐情感。音乐与语言结合得像“歌剧艺术、艺术歌曲”等,通过二者的结合,用人的精神体验过音的性质、高度、力度、色彩的变化,通过休止、重音等表现出来。民歌小调寓言中的音乐因素,直到今天也是非常重要的。音乐与舞蹈结合,则更能表现出舞蹈的律动;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则更能渲染戏剧艺术的诗意等。而音乐由于同其它艺术形式的结合,使音乐在反映现实上所缺乏的客观性、具体性,或从歌词方面,或从舞台因素方面得到了辅助,但是,“音乐在这样的综合体中不是第二位的。不仅是对歌词或舞台动作起补充作用,相反,音乐在这里是基本的主要因素,而唱词只是对音乐表现进行解释,加以具体化。揭示音乐本身所表现的情感心理基础”(丽莎语),人们去音乐厅听独唱音乐会,不是为了去了解歌曲本身;人们去欣赏歌剧,也不是去了解脚本,而是去欣赏在脚本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音乐。在这里音乐解释唱词动作。
音乐艺术由于具备上述这些审美特征,使它在社会精神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正如巴扎克所说:音乐是艺术中最伟大的一个,是最深入人心灵的艺术,它唤醒你麻木的记忆,构成你的思想,只有音乐有力量使我们回返我们的本真。随着我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我们理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艺术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不断提高人们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从而使音乐艺术在人类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