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在有哪些?举例说明主要原因是什么,应采采取怎样的教育措施? 5

这是一道论述题,题目内容来自教育学基础,请问有没有好心人帮我大概的回答一下啊?我稍稍有点着急要,帮帮忙吧!感谢好心人了... 这是一道论述题,题目内容来自教育学基础,请问有没有好心人帮我大概的回答一下啊?
我稍稍有点着急要,帮帮忙吧!感谢好心人了
展开
 我来答
吉祥如意snow
2015-09-03 · TA获得超过3.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82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371万
展开全部
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社会准则或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在社会的变迁中,传统的道德观念已经逐渐失落,新的道德标准还没形成,这难免使人无所适从,在这种困惑下,有些人就会做出一些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而对中学生来说,他们该遵守的不止社会道德,更应该包含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笔者把学生表现出来的违背道德、违反纪律的行为称之为道德失范。
一、学生失范行为的主要表现
当前社会面临转型,新旧道德观念正在交替,社会出现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也影响了在校的学生。由于他们收到各种原因的影响,也表现出一些与道德、纪律相悖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第一,不懂礼貌,没有公德。有些学生,见老师,不打招呼,背后揶揄;对同学,谩骂嘲讽,大打出手。出门在外,随地吐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江湖义气,称兄道弟。
第二,目中无人,自私自利。面对父母,妄自尊大;面对师长,桀骜不驯;与同学交往而缺乏诚挚友谊,把互帮互助看成交换功利。
第三,弄虚作假,奢侈虚荣。考试作弊,不以之为耻,反倒见人就说;虚报成绩,避免责骂;挥金如土,追求时髦。传统美德,抛诸脑后。
第四,纪律涣散,好逸恶劳。追求自由,放纵自己;上课东张西望,下课玩物丧志;作业马虎应付,考试交头接耳;追求享受,逃避劳动。
二、学生失范行为的成因
造成当前中学生这些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客观原因,即学生外部环境的因素。另一个是主观原因,即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中学生道德失范的客观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家庭教育的失策。
首先,父母的某些恶习对子女的影响。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子女的道德行为。有些父母满口脏话、行为粗鲁、作风不正、表里不一、言行相左,这些都会给子女带来不良的影响;有些父母吸烟、酗酒、赌博、打架,这无形之中给孩子一些暗示作用。久而久之,孩子也模仿起来,在学校当然也视这些不良行为为正常之事了。
其次,家庭结构残缺也成为学生道德失范一个重要的原因。家庭结构残缺是指父亲或母亲亡故,父母离异或长期分居的一种家庭现象。这类家庭得家长往往无法悉心照顾子女,子女也因此得不到家庭应有的温暖而变得郁郁寡欢、自甘堕落。
最后,家庭教育方法的不当也会促使学生道德的失范。家庭教育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求过宽或过度严格。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包庇、袒护,帮助子女隐瞒错误,藏匿赃物。孩子犯错误,家长却把责任推向别人。据调查,不少道德失范的学生,都是由于家长过分宠爱,从小娇生惯养造成的。他们也因此变得好逸恶劳,自由散漫。由有些家庭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也给子女道德失范埋下隐患。他们只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形成无人管教的局面。甚至有的父母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放松甚至放弃家庭的严格管教。有些家长在子女犯错时只是一味的指责,态度粗暴,方法单一。这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出现,学生也就会变得我行我素,目中无人了,同时也会视社会公德、学校纪律为儿戏而玩世不恭。
第二,学校教育的疏忽。学校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集体,这种影响通过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师的素质等因素来完成的。学校教育的疏忽也直接造成学生道德失范。首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有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了“一长一短”的现象。其次,教育工作的不到位。有些学校看起来很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但在教育过程中缺乏针对性、系列性和阶段性。不能深入学生,不能因材施教,不能持续教育,这些都直接地促使了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最后,教育工作者的低素质也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事实证明,教师的素质高低决定教育效果的优劣。不可否认,有些教师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动辄训斥、挖苦、嘲讽、体罚。转化后进生缺乏耐心。甚至有些教师不能为人师表,教育学生居高临下,这些做法恰恰违反了“一致和真诚”的教育原则,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疲软,出现了道德滑坡,处在这种环境中的中学生难免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同样出现道德失范;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性观念、金钱财产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较之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复杂更多元,对失范行为的产生更具深刻影响,因而在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城市化引起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即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疏远的人际关系取代亲密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面临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中学生难免出现冷漠待人,自私自利的行为;社会上某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不良刊物、影视、网络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毒害作用,自然而然就会出现打架斗殴、不讲礼貌、逃学旷课、考试作弊、随意挥霍等道德失范行为。这种负面影响无疑加快了学生道德失范的速度;还有,当前出现的一些非正常群体活动,比如说,农村土地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过激行为,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无形中给学校教育增加一定的难度。
造成中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观原因包括两个方面。即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第一,生理因素方面主要表现在学生中发育的差异性。大家知道,青春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剧变时期,其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都产生广泛的变化。但是,就个体而言,这种生理变化从何时开始却有极大的差异。比如,同是初一学生,有人在生理上已经达到成年人的水平,有的还处于儿童的水平,而这些差异必然带来某些行为上的差异。因此,有些学生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失范,而有些不会的问题就不难回答的。
第二,心理因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认知的偏颇。由于学生缺乏道德经验,因而出现认识上的差距,产生了错误思想,出现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是会出现无知心理、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而这些心理正是造成道德失范的原因。二是情感的异常。由于不良环境的感染和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部分学生就会形成了情感上的异常反应。加之他们还处于心理发展的半成熟期,可塑性大,情绪不稳定,情感易冲动,还有部分人由于特殊的神经类型与特殊经历而造成异常心理,对教育规范的接受构成情感障碍。他们往往因此而混淆黑白、颠倒是非,不明事理,个性的调节结构极不稳定,缺乏理智。三是意志的薄弱。这是由于青年学生道德自控能力不强,未能履行教育规范的要求而出现的行为。如有的学生尽管懂得到的行为的准则,但不能付诸行动,在道德观念与个人欲望发生矛盾的时候,由于意志的薄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出现粗鲁、过激、被动、消极的行为。更有些学生因为意志的薄弱而屡错屡犯,那是常见之事了。此外,有些心理障碍,比如冷漠、孤独、抑郁也会直接地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
三、从教育的角度提出矫治学生失范行为的措施。
基于当前中学生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针对出现的原因,学校工作应该有的放矢地采取矫治措施,以达到纠正学生的道德偏差的目的。具体工作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学校要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丰富教育内容,使学校德育保持鲜明的针对性,确保能从学生和社会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次教育。要树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努力抓好教育与教学两条生命线。重点做好校风班风建设,以健康的集体舆论来正面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同时也要注重提高教师素质,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宽广的服务观,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方法,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进取。可以说,提高教师素质是预防中学生道德失范的有力保障。
第二,要建立德育立体网络。建立德育立体网络是矫治学生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导力量,社会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外部环境,是学校德育的扩展和延伸,而家庭教育则是德育的重要基础。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佳的德育整体效果。加上造成中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涉及到家庭、学校、社会,情况复杂。所以必须建立包括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具体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家庭与学校形成教育合力。要从思想角度出发,积极向家长传播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子女健康的人格源于健康的家庭教育;要从参与的角度上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让家长从“形式上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诸如学校设立开放日,召开家长会,举办学生功课展览等。二是让家长从“人际上参与”学校的教育工作。比如经常性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通过这些手段,使学校与家长能够及时沟通,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双向交流和信息反馈,经常性地进行家庭教育的经验交流和
问题讨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其次要加强校外教育。校外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加强校外教育,使学生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能够得到有益的熏陶。加强校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首先建立校外活动阵地,如夏令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其次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如校外专题报告、现场教育、军民共建文明学校等。通过以上形式,形成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层层衔接的 校外教育网络,最大程度动用社会力量,纠正学生的道德失范行为。
第三,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在日常教育中渗透学生的心理教育,主要做好学生的认知教育、情感疏导、意志磨砺等方面的工作。全体教育工作者要行动起来,学习并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班主任结合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耐挫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心态。任课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校的墙报和广播进行广泛宣传,通过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热线,开设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训练,使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其次,尽可能创造条件,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有专门教材,有专任教师和专门课时。另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心理健康问题信箱,请专家定期对学生讲课辅导并解答有关问题或印刷介绍常见心理障碍的自我调节的材料等。通过以上种种形式的活动,来矫治学生的逆反心理、盲从心理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而有效地矫治他们的道德失范行为。
总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校、社会、家庭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行为道德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只有通过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最大程度矫治当前中学生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行为,培养出一代健康的有道德的人才。
北京吉安得尔科技有限公司
2018-06-11 广告
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沟通行为、情绪表达、社交行为、学习行为、繁殖行为等。 由于动物行为学对于动物学习和认知等方面的研究,以及与神经科学的相关性,它对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产生一定的影响。吉安得尔是微循环与微血管研究系统、动物精细表型...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吉安得尔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长寿三平小学
2013-06-01 · TA获得超过67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6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主要表现逃学、厌学、说话粗鲁、走路懒散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镜中水月_zj
2019-06-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713
展开全部
你在勿忘国耻家仇?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