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know-base.cdn.bcebos.com/lxb/notice.png)
1、府:
知府,一人,正四品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同知,无定员,正五品府;同知负责分掌地方盐、粮、捕盗、江防、海疆、河工、水利以及清理军籍、抚绥民夷等事务;
通判,无定员,正六品府;在州府的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
推官,一人,正七品府;掌推勾狱讼之事;
知事,一人,正九品府;出守列郡,称为权知某府或某州或某县事;
照磨,一人,从九品府照磨所;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
2、州
知州,一人,从五品州;任各州长官,掌一州之事;
判官,无定员,从七品州;为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吏目,一人,从九品 州;掌文书;
3、县
知县,一人,正七品县;管理一县行政;
县丞,一人,正八品县;县长之辅佐;
主簿,一人,正九品县;下掌管文书的佐吏;
典史,一人,未入流县;是知县下面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
4、巡检司
巡检,从九品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
副巡检,从九品巡检司;主要为州县所属捕盗官。
扩展资料:
知府,也称太守,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东汉末年,州从监察区变为行政区,州最高长官称“州牧”,以掌一州军民。隋代,州最高长官称“刺史”或太守,唐宋时正式设立与知州平级的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
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知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官职
地方行政,分为府、州、县、巡检司。
一、府:
1、知府:一人、正四品。
2、同知:无定员、正五品。
3、通判:无定员、正六品。
4、推官:一人、正七品。
5、经历:一人、正八品。
6、知事:一人、正九品。
7、照磨:一人、从九品。
8、检校:一人、未入流。
9、司狱:一人、未入流。
二、州
1、知州:一人、从五品。
2、同知:无定员、从六品。
3、判官:无定员、从七品。
4、吏目:一人、从九品。
三、县
1、知县:一人、正七品。
2、县丞:一人、正八品。
3、主簿:一人、正九品。
4、典史:一人、未入流。
四、巡检司
1、巡检:从九品。
2、副巡检:从九品。
扩展资料:
中枢官制
三公
明朝中枢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为皇帝的辅佐官,职位崇高,但无定员,无专责,实际上是虚衔。
中期以后,成为大臣加官或赠官(生而授为加,死而授为赠)。万历时张居正为太师,掌有实权,是特例。
中书省
明代初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明朝中书省,为明朝初期(公元1368年至公元1380年即洪武十三年)的行政中枢。其中丞相为明朝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负责统领六部。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设立中书省,置左、右丞相。甲辰正月,初置左、右相国,其中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吴元年,改右相国为左相国,左相国为右相国。
洪武元年,改为左、右丞相 。由中书省统六部,但不设置中书令。1380年(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明太祖朱元璋罢中书省,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
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乃是明朝1402年(建文四年)至1644年(崇祯十七年)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
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明太祖废除宰相。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为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时期,朝廷事无大小,宣宗均悉数谘询大学士杨士奇的看法而决定。
虽然吏部尚书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召见时得以参与各部事宜,然而其还远不如杨士奇等内阁成员得以亲自接见。
自此,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官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官制
2013-06-01
2013-06-01
都转运盐使司
都转运使一人从三品都转运盐使司
同知一人从四品都转运盐使司
副使一人从五品都转运盐使司
判官无定员从六品都转运盐使司
经历一人从七品都转运盐使司经历司
盐课提举司
提举一人从五品盐课提举司
同提举一人从六品盐课提举司
副提举无定员从七品盐课提举司
市舶提举司
提举一人从五品市舶提举司
副提举二人从六品市舶提举司
府
知府一人正四品府
同知无定员正五品府
通判无定员正六品府
推官一人正七品府
州
知州一人从五品
同知无定员从六品州
判官无定员从七品州
县
知县一人正七品县
县丞一人正八品县
主簿一人正九品县
巡检司
巡检从九品巡检司
副巡检从九品巡检司
爵
公无定员超品一等爵
侯无定员超品二等爵
伯无定员超品三等爵
驸马都尉无定员超品位在伯上
五军都督府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各属
左都督一人正一品都督府
右都督一人正一品都督府
都督同知无定员从一品都督府
都督佥事无定员正二品都督府
经历一人从五品都督府经历司
都事一人从七品都督府
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京卫指挥使司
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京卫指挥使司
镇抚二人从五品京卫指挥使司镇抚司
经历一人从七品京卫指挥使司经历司
王府仪卫司
仪卫正一人正五品王府仪卫司
仪卫副二人从五品王府仪卫司
典仗六人正六品王府仪卫司
留守司
正留守一人正二品留守司
副留守一人正三品留守司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留守司
经历一人正六品留守司经历司
都事一人正七品留守司
断事一人正六品留守司断事司
副断事一人正七品留守司断事司
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都指挥使司
经历一人正六品都指挥使司经历司
都事一人正七品都指挥使司
断事一人正六品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副断事一人正七品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卫指挥使司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卫指挥使司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卫指挥使司
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卫指挥使司
镇抚二人从五品卫指挥使司镇抚司
经历一人从七品卫指挥使司经历司
所
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千户所
副千户二人从五品千户所
镇抚二人从六品千户所
百户十人正六品千户所
土官
宣慰使一人从三品宣慰使司
同知一人正四品宣慰使司
副使一人从四品宣慰使司
佥事一人正五品宣慰使司
经历一人从七品宣慰使司经历司
宣抚司
宣抚使一人从四品宣抚司
同知一人正五品宣抚司
副使一人从五品宣抚司
佥事一人正六品宣抚司
安抚司
安抚使一人从五品安抚司
同知一人正六品安抚司
副使一人从六品安抚司
佥事一人正七品安抚司
招讨司
招讨使一人从五品招讨司
副招讨一人正六品招讨司
长官司
长官一人正六品长官司
副长官一人从七品长官司
明代军政两界都有什么官职?主要官职相当于现代的什么职位?
明朝官职设置按品级,官大小要办其品,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分18个等级
2013-06-01
尚书 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各部正官。
侍郎 六部中各部的副官。
布政使 一省之民事财务总管。
按察使 一省之司法掌握者。
都指挥使 一省之兵权掌握者。
殿阁大学士 皇帝的顾问人员。以后逐渐权重,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督 始于明代,凡用兵时派部院大臣总督军务,无定员,也无一定辖区,视军情所至,随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