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八下物理期中测试题

仁兄帮帮忙求: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测试题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七章复习题PS:带答案... 仁兄帮帮忙
求: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六章、第七章复习题 PS:带答案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2013-06-04
展开全部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1、在下列图中,哪个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况 ( )2、站在物理学角度,请选出下面诗词中有关带点词句的正确解释; (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清澈的湘江,江水显得浅而见底,水天相映,嬉游的鱼儿,却似在蓝天中飞翔一般。 A、湘江水本来就浅,这是一种写实 B、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实像 C、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水底是虚像 D、这是光的折射现象,水底是虚像3、投出的篮球能够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 )A、篮球受到运动员的推力作用 B、篮球具有惯性C、篮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D、篮球的惯性大于空气阻力4、如图一所示,各物体受到的两个力中彼此平衡的是: ( )5、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自行车车轴与轴承之间的摩擦 B.自行车脚踏板与鞋之间的摩擦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闸与车轮间的摩擦 D.自行车把手与手之间的摩擦6、农民清除黄豆中夹杂的砂粒时,常把黄豆放在倾斜的桌面上,黄豆就顺着桌面滚下,而砂粒却留在桌面上,这主要是 ( )A.砂粒比黄豆密度大 B. 砂粒比黄豆体积小,不易滚下C.砂粒比黄豆对桌面的压力小 D.砂粒受到的滑动摩擦比黄豆所受滚动摩擦大7、关于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D.不论两个力的方向如何,合力的方向总是和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8、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C.课桌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9、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是 ( )10、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鼓掌时,左手受到右手的作用力,右手同时也受到左手的作用力;B.用手压弹簧,弹簧缩短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发生力的作用时,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D.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运动了,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照射到凸透镜的表面上,在镜后5cm远处的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若一物体距该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胶片相当于_______,照相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该_____________焦距。3、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4、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近视镜属于______透镜,老花镜属于_______透镜。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其中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中的_____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立的实像。6、人踢球时,是______与______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7、物体受到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作用,F1=30N,F2=15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8、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把对应题号填在横线上。①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②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_______;③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④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_______;A.脚蹬子表面做的粗糙不平 B.刹车时要用力捏闸C.车轮做成圆形的 D.要经常给链条上油9、用20 N的力把重为8 N的物体紧紧地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不动,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__N。10、装满沙的箱子总重为200N,在5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 N,要减小箱子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种可操作方法)11、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你就以上两点各举一例。(不要求解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1、完成光路图 2、在方框中填上适当透镜 3、画出斜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所重力的图示 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____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①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②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③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④烛焰放在_____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⑤烛焰放在______点时,可以观察到放大的像;⑥烛焰从a移到b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变______,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变_______。
m (g)100200300400500G(N)12345 2、如图所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为_______N,其分度值为______N。图中的示数为_________N。3、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G/N
5
4
3
2
1
0
100
200
300
400
500
m/g①在右图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以重力G为纵坐标进行描点并连线;②画出的图线是一条_____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_______比;③由图中可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实验中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______N/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①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②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越_______,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__;③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而永远运动下去。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要求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请你利用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以及可能的实验结论。①实验步骤: ②可能的实验结论: 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1、一个体重为65Kg的高空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g取10N/Kg)①打开降落伞前,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多大?方向如何?(不计空气阻力) ②打开降落伞后,某时刻受到竖直向上的空气阻力f = 1000N,此时运动员受到的合力大小、方向如何? 2、一辆汽车重1×104N,匀速行驶时受到的所有阻力是其重量的0.06倍,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多大? 3、用钢丝绳系着一个重500N的物体,①当钢丝绳拉着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②当钢丝绳拉着物体悬在空中静止不动时,绳对物体的拉力是多少N?③当钢丝绳拉着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时,物体受到的合力大小是多少N?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 每小题2分)1、C 2、D 3、B 4、A 5、A 6、D 7、D 8、B 9、B 10、C二.填空题(29% 每空格1分)1、5;倒立;放大;实 2、凸;光屏;大于2倍 3、凸透镜;会聚 4、会聚;发散;凹;凸 5、凸;倒 6、脚;球;脚;球 7、45N或15N 8、① B;② A;③ D;④ C 9、8N 10、50N;减少沙子质量(或在箱子下安装滚木) 11、开放题(只要合理都可以)三、作图题(5%,第一题2分,第二题1分,第三题2分)1、每条光线1分2、画出凹透镜1分3、标度1分,重心与方向1分四、实验题(28% 每空格1分,作图题2分,第5题4分)1、前;① c ② a ③ c ④ d ⑤ c、d ⑥ 大;大2、5;0.2;1.23、① 略 ② 过原点的直线;正 ③ G=mg;10;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4、① 保证每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都具有相同的初速度 ② 光滑;小;远 ③ 不会;匀速直线5、①将木块放在铁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铁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②将铁块放在木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若F1>F2,则说明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铁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木块的下表面更粗糙一些;若F1=F2,则说明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一样大,两者的下表面一样粗糙。五.计算题(18% 第一题8分,第二题4分,第三题6分)1、解:① G = mg (2分)=65Kg×10N/Kg (1分) =650N (1分)方向:竖直向下 (1分)② F=f-G=1000N-650N=350N (2分) 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解:f=0.06G=0.06×1×104N=600N (2分) 因为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平衡力,所以F=f=600N。 (2分)3、解:①因为物体做匀速上升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②因为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F=G=500N; (2分)③因为物体做匀速下降时,受到的拉力与重力是平衡力,所以合力F =0N;
爱笑的wssg
2016-04-27 · TA获得超过137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8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10.4万
展开全部
3. 视力正常的人的眼睛,视网膜上所成的像的性质和下列何者最相似?( ) A. 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 B. 幻灯机银幕上所成的像 C. 放大镜所成的像 D. 跟以上三种情况都相似 4. 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像,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使每个人都能进入画面,下列措施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 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同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6. 下列物体受到的重力最接近3N的是( ) A. 一个铅球 B. 物理教材 C. 一包方便面 D. 一辆自行车 7. 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 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 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 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8. 某人用力推置于水平地面的一只箱子,但箱子没有动,这是因为( ) A. 推力小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 B. 箱子惯性太大了 C. 箱子受地球引力大于推力 D. 推力与地面给箱子的摩擦力相互平衡 9. 下列情况中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的是( ) A.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B. 正在进站的汽车 C. 在空中盘旋的飞机 D. 在空中飞行的足球 10. 如图4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N的力沿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计。设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弹簧测力计所受合力为F2,则( ) A. B. C. D. 图4 11. 重550N的工作人员乘热气球匀速上升。已知热气球自重为400N,则热气球受到的升力是( ) A. 950N B. 500N C. 400N D. 150N 12. 如图5,设想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正沿曲线由A向B运动,当到B点时突然撤去力F,那么此后物体的运动路线( ) A. 是a B. 是b C. 是c D. 无法确定 图5 二.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正确的选项多于一个,每题3分,共9分) 13. 图6所示是来自远方物体的光通过某一眼睛折射后的情况,根据光路图可以看出( ) A. 此人是远视眼 B. 此人是近视眼 C. 应该用凸透镜校正 D. 应该用凹透镜校正 图6 14. 下列事例中,哪个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 ) A. 在机械的转动部分加装滚珠轴承 B. 在自行车把套上做出凹凸花纹 C. 给自行车的轴加润滑油 D. 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与水面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15. 火车减速进站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车的运动状态在改变 B. 火车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零 C. 火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 D. 火车刹车是利用增大闸瓦对车轮的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23. 海淀区某中学初二年级3班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了如下表实验的数据。 实验记录: 实验 次数 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压力情况 木块的速度 接触面积大小 测力计示数 (N) 1 木板 木块 缓慢( ) 2 毛巾 木块 缓慢( ) 3 木板 木块 较快( ) 4 木板 木块 缓慢( ) 5 木板 木块加钩码 缓慢( ) 数据分析: 1、2两次实验中,相同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1、2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有关。1、3两次实验目的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是否有关。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是否有关应完成_________两组实验。 24. 在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小红得到了如下表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物重和物体质量关系。(要求:得出的结论要有依据。) 实验次数 钩码质量(kg) 钩码受到的重力(N) 1 2 3 4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据: 30. 穿着旱冰鞋的小孩用手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 31. 汽车在紧急刹车的过程中,总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原因是汽车_________;当雨天路面有水时,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变_________,在同样车速条件下,汽车在紧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将比路面没有水时变_________。因此,司机驾车要注意:“雨天路滑,小心慢行”。 36. 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的理由。(3分) 37. 小李在电视中看见了一种体育娱乐活动:一个人把自己悬吊在一根很长的橡皮绳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荡。小李发现,不管这人运动的幅度如何,他上下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总是相等的。小李想证实这个观察结果的普遍性,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向他提出了建议。 甲:多问几个人,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乙:问问老师。 丙:用一根橡皮绳吊一个沙袋做实验,测量不同幅度的情况下来回一次所用的时间。 丁:直接打电话问问电视节目主持人。 如果以上四种途径得出的结论存在分歧,你最相信的是哪一种?简要说明理由。(3分) 38. 使一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先后沿不同的水平面开始滚劝: (1)在泥土路面上,小球滚动一段距离后停止 (2)在水泥路面上,小球能滚动较长的距离 (3)在冰面上,小球能滚动更长的距离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至少说出两条。(4分) 39. 吊车吊着质量为2t的物体,在下列的两种情况下,吊车给物体向上的拉力各是多少?(4分) (1)物体静止不动; (2)物体以2m/s的速度匀速上升。 七. 附加题(填空题每空1分,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40. 显微镜的镜筒上下两端各有一块透镜,下端的物镜是将观察物形成放大的实像,则物镜应是_________透镜,上端的目镜将再次放大观察物让眼睛观察,则目镜应是_________透镜。 44.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甲、乙、丙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获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从中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序号 透镜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正倒 1 甲 4 / 正 2 甲 8 14 倒 3 甲 14 8 倒 4 甲 60 5.5 倒 5 乙 8 / 正 6 乙 14 35 倒 7 乙 35 14 倒 8 乙 60 12 倒 9 丙 14 / 正 10 丙 35 无法用光屏得到 用眼睛直接看发现是倒立 你的发现是: (1)这三个透镜的焦距一样吗? 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运送液体货物的槽车,液体上有气泡,如图19所示。当车向左开动时,气泡将向________运动,其原因是________具有惯性。 47. 小兰同学在超市购物的过程中,用10N的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突然她发现前面有一位老人,于是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合力为________N。若小车的质量越大,则减速过程需要的时间将更________________。 48. 一根弹簧,使它伸长1cm需要一定的拉力,如果只用它的一部分,也拉长1cm,所需要的力就更大。我们可以用弹簧的这种性质来调整弹簧测力计。 一. 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题2分,共24分) 1. D 2. B 3. A 4. A 5. A 6. B 7. A 8. D 9. A 10. C 11. A 12. B 二. 多项选择题(每道题正确的选项多于一个,每题3分,共9分) 13. AC 14. ACD 15. ACD 四. 实验题(20~23题每空1分,24题3分,共17分) 20. 照像机,3,放大镜 21. 5N,0.2N,1.6N 22. (1)5N,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2)3.5N 23. 压力情况、木块速度、接触面积,粗糙程度,粗糙程度,速度,1和5 24. 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三种方法 五.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5. 焦点,焦距,平行,发散 26. 放大镜,虚 27. 增大,下,实 28. 甲 29. 形状,运动状态 30.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状态(方向) 31. 有惯性,小,长(远,大) 32. 竖直向下,2.94 33. 等于 34. (1)运动的物体停不下来。 (2)用手抓不住任何东西。 35. 3N,水平向右,加速 六. 简答、计算题(共15分) 36. (1)器材:放大镜、纸 (2)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透镜的另一侧不断地移动纸屏,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一点为焦点,当温度达到一定值,纸会自燃。 (3)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37. 丙 实验最可靠 38.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小,小球运动的距离越长。 39. 解: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上升状态都属于平衡态,处于平衡态的物体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重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七. 附加题(填空题每空1分,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40. 凸,凸 41. 逆,顺 42. 40,250 43. D,C 44. (1)焦距不一样,因为焦点是能否成像的分界点, 甲 ,乙 ,丙 (2)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 45. 左,液体 46. C 47. 30,长 48. A,DA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