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边际理解为“变化的”
例如加班,平时工作,每工作1小时,报酬是20元。
1.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30元。那么1小时就是边际成本,30元就是边际收益,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2.继续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2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3.继续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1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加班时间越长,报酬越低,这叫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时间越长,报酬越高,这叫边际收益递增。
扩展资料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也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2024-12-20 广告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
边际分析法
从杭州开往南京的长途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
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说起“边际”这个词,许多人觉得有点神秘,其实说透了你就知道,你经常也会不自觉地用这个概念来分析问题。
“边际”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增加的”的意思,“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的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
比如说,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一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
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
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
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
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所以,边际这个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作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还使经济学能运用数学工具。
边际分析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的关系可以用微分来表示。由此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对推动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兴趣的看一点更高深的经济学著作就会体会到这一点。
扩展资料: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计算公式
公式:MR=△TR/△Q
边际收益=总收益的变化量/销售量的变化量
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代理人的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
总边际收益(Total Marginal Contribution ,TCM)等于总销售收入(Total Revenue,TR or Sales)减去总变动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TVC,TC):
总边际收益 = 总销售收入 − 总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收益(Unit Marginal Contribution ,C)等于单位销售收入(Unit Revenue or Price,P)减去单位成本(Unit Variable Cost,V):
单位边际收益 = 单位销售收入 − 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收益率(Marginal Contribution Ratio)是反映销售收入后所得到的利益比率,比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
边际收益率 = 总边际收益/总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收益/单位销售收入
边际收益(MR)=P(1-1/Ed)
情形
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边际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当销售收入低于保本点时,收益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等于保本点时,收益刚好补偿固定成本。
当销售收入高于保本点时,收益除补偿固定成本外,产生利润。
递增规律
边际收益递增是指: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随着知识与技术要素投入的增加,产出越多,生产者的收益呈递增趋势明显.这一规律以知识经济为背景,在知识依赖型经济中生产要素简化成知识性投入和其它物质性投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边际收益
——边际分析法
从杭州开往南京的长途车即将出发。无论哪个公司的车,票价均为50元。一个匆匆赶来的乘客见一家国营公司的车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车,被拒绝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车,售票员二话没说,收了30元允许他上车了。哪家公司的行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许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运输服务,当然亏了。但如果用边际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确比国营公司精明。
说起“边际”这个词,许多人觉得有点神秘,其实说透了你就知道,你经常也会不自觉地用这个概念来分析问题。
“边际”这个词可以理解为“增加的”的意思,“边际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说的确切一些,自变量增加一单位,因变量所增加的量就是边际量。比如说,生产要素(自变量)增加一单位,产量(因变量)增加了2个单位,这因变量增加的两个单位就是边际产量。或者更具体一些,运输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车,每天可以多运200多名乘客,这200名乘客是边际量。边际分析法就是分析自变量变动一单位,因变量会变动多少。
我们可以用最后一名乘客的票价这个例子来说明边际分析法的用处。当我们考虑是否让这名乘客以30元的票价上车时,实际上我们应该考虑的是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这两个概念。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我们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所需磨损的汽车、汽油费、工作人员工资和过路费等都无需增加,对汽车来说多拉一个人少拉一个人都一样,所增加的成本仅仅是发给这个乘客的食物和饮料,假设这些东西值10元,边际成本也就是10元。边际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变量)所增加的收入(因变量)。在这个例子中,增加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边际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据边际分析法作出决策时就是要对比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增加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于所增加的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是合适的,这是理性决策。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让这名乘客上车就要亏损,是非理性决策。从理论上说,乘客可以增加到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为止。在我们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让这名乘客上车是理性的,无论那个售票员是否懂得边际的概念与边际分析法,他实际上是按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原则作出决策的。国营公司的售票员不让这名乘客上车,或者是受严格制度的制约(例如,售票员无权降价),或者是缺“边际”这根弦。我们常说国营企业经营机制不如私人企业灵活,这大概可以算一个例子。
边际分析法在经济学中运用极广。所以,边际这个概念和边际分析法的提出被认为是经济学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经济学中,边际分析法的提出不仅为我们作出决策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工具,而且还使经济学能运用数学工具。边际分析所表示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变动的关系可以用微分来表示。由此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现在数学在经济学中运用十分广泛,对推动经济学本身的发展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起到了重大作用。有兴趣的看一点更高深的经济学著作就会体会到这一点。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边际理解为“变化的”
例如加班,平时工作,每工作1小时,报酬是20元。
1.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30元。那么1小时就是边际成本,30元就是边际收益,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2.继续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2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3.继续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1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加班时间越长,报酬越低,这叫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时间越长,报酬越高,这叫边际收益递增。
扩展资料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此时边际利润等于零,达到利润最大化。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 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的产品的成本与总产品量有关。
比如,仅生产一辆汽车的成本是极其巨大的,而生产第101辆汽车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产第10000辆汽车的成本就更低了(这是因为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 但是,考虑到机会成本,随着生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也可能会增加。还是这个例子,生产新的一辆车时,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处,所以要尽量用最少的材料生产出最多的车,这样才能提高边际收益。边际成本简写为MC或MPC。
例如加班,平时工作,每工作1小时,报酬是20元。
1.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30元。那么1小时就是边际成本,30元就是边际收益,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2.继续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2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3.继续辛苦加班,又加班1小时,报酬增加10元,此时边际成本>边际收益加班时间越长,报酬越低,这叫边际收益递减。如果时间越长,报酬越高,这叫边际收益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