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有什么区别?可以通用吗?

 我来答
火山爱暴肝fI
2019-10-08 · TA获得超过14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58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24.2万
展开全部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的区别

股城网客服
2023-01-08 · 专注科普财经基础知识
股城网客服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有区别,具体区别如下:

1、分类不同。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科目,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的款项。企业在发货前预收的货款,应作为企业的一项负债。

2、用途不同。销售的时候先收钱后付货的是预收账款,先付货后收钱的是应收账款。应收账款主要用于赊销,销售的时候借记"应收账款"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增值税",收款的时候,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如果已售出商品还没收到钱,计入应收账款的借方。

3、形态不同。应收账款核算符合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所产生的债权,对债权人来说是一项资产;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根据合同协议约定预先收取的定金或预付款,对收款的企业来说,是一项负债。

会计做凭证有时写应收款有时写预收款,到底写哪个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扩展资料:

收账款的核算与应收账款、预收账款项目填报的深层分析:

根据账户的用途结构,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应在借方,但预收账款的特定核算方法会使应收账款明细账产生贷方余额,该余额实际上是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的核算在实际工作中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核算;

第二种方法是不单独设置预收账款账户,而将预收账款的内容合并在应收账款账户内核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预收账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哈几卡拉呒7c89e6
高赞答主

2013-07-19 · 大脑停止不了思考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4272万
展开全部
它和它的区别
“预收账款”,是还没有实际卖出货物,提前收到的货款。属于负债类。 “应收账款”,是货物已经卖出,还未收到的货款。属于资产类。 它们的区别: 预收账款,顾名思义,就是没有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别人,而先从别人那里得到钱了,实际上就是自己的债务,将来要给人家商品或服务来还债的(如果不提供,钱要退给人家的),所以属于负债。 应收帐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属于资产类 。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预收的款项。 企业向购货单位预收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帐款 预收帐款情况不多的企业,也可以将预收的款项直接记入“应收帐款”科目的贷方,不必设“预收账款”科目。 “预收帐款”属于资产负债类。 二,“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企业发生应收帐款时,按应收金额, 借:应收帐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金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收回应收帐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 “应收帐款”属于资产类科目。

假设发生额,你之前分录是先到款后供货这笔分录是对的。
借:银行存款100000
贷:预收账款—购货方全称100000
后来你供货出分录应收账款是有点错误
借:应收账款—购货方全称117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因此产生了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各为一方。
既然如此,会计可以分录内转,摘要栏中注明原因。
借:预收账款—购货方全称100000
贷:应收账款—购货方全称100000
结果应收账款借方结存余额17000,说明购货方还欠你你公司的货款。因此你想法要把预收账款转为应收账款是正确的。
然后购货方在还欠货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17000
贷:应收账款—购货方全称17000
这笔货款业务已经结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05
展开全部
区别:预收账款是负债类科目,应收账款是资产类科目。一般公司预收账款不多,可以直接作到应付账款科目里面。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05
展开全部
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有什么区别:预收账款就是客户预付了货款,后取货物。应收账款就是客户已经取走货物并开了发票,后再付款。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可以合在应收账款科目使用,借方是应收账款,贷方为预收账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