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现。
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的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的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的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的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的玉杯,杀机顿生。
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的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的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的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的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的身上。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砍树哲理》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大江健三郎告诉年轻的自己:“你长大之后,也要继续保持现在心中的想法唷!只要用功念书,累积经验,把它伸展下去,现在的你,便会在你长大之后的躯体里活下去。而你背后的过去的人们,和在你前方的未来人们,也都会紧密联结着。 ”
这位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这时所说的,是不是即佛家的“不忘初心”呢?
朋友充满悔意地说,年轻时候他非常喜欢绘画,曾经每一个周末都到槟城乔治市老城区写生,作品深受老师赞赏。可惜毕业以后,为应付生活,需要多赚点钱,便把绘画的兴趣放在了一边,过起了没有嗜好的日子。如今已退休,不必再上班。无需工作后他发现自己每天无所事事。某日,和当年一起写生绘画的朋友相逢,对方竟已是国际画坛名家,作品身价不菲。画家这个行业不但没有退休这回事,反而因前一段岁月的投入和努力,累积了种种人生经验,加上长期的绘画实践,到年老时,竟显现出了更出色更优秀的创作能力。
说到这里,朋友感慨:“当年要是我不随意放弃,要是我继续坚持,要是我愿意刻苦,要是我有恒心和毅力,要是我每个星期用一两个小时继续画下去……”
生命无法重来,不要轻易丢掉自己的初心。我想,这就是许多过来人想要和现在的小孩子们说的话吧。 (摘自11月26日《文汇报》作者朵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