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怜闲剩此婵娟。——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3、分不尽,半凉天。——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6、丹桂花开第二番。——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8、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9、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1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1、浑欲乘风问化工。——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13、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14、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7、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
18、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0、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21、何处楼高,想清光先得。——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2、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3、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4、同是瀛洲册府仙。——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5、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27、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8、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29、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30、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文献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反映比较多,《说林》记载:“八月黍成,可为酎酒”。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到了清代,中秋节以饮桂花酒为习俗。据清代潘荣陛著的《帝京岁时记胜》记载,八月中秋,“时品”饮“桂花东酒”。
我国用桂花酿制露酒已有悠久历史,二千三百年前的战国时期,已酿有“桂酒”,在《楚辞》中有“奠桂酒兮椒浆”的记载。
汉代郭宪的《别国洞冥记》也有“桂醪”及“黄桂之酒”的记载。
唐代酿桂酒较为流行,有些文人也善酿此酒,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有“刘禹锡传信方有桂浆法,善造者暑月极美、凡酒用药,未有不夺其味、沉桂之烈,楚人所谓桂酒椒浆者,要知其为美酒”的记载。
金代,北京在酿制“百花露名酒”中就酿制有桂花酒。
清代酿有“桂花东酒”,为京师传统节令酒,也是宫廷御酒。对此在文献中有“于八月桂花飘香时节,精选待放之花朵,酿成酒,入坛密封三年,始成佳酿,酒香甜醇厚,有开胃,怡神之功”的记载。直至今日也还有在中秋节饮桂花陈酒的习俗。
中秋无酒不成节 “皎皎秋空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一年无似如今夜,十二峰前看不眠。”这是唐朝诗人徐凝的一首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当我们尽情期待着碧空如洗、圆月如盘的美好夜色之时,如果来几盅美酒、品一壶清茶,将是何等惬意啊!
举“酒”邀明月
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
自古以来,古人诗词中对中秋节饮酒的描述不胜枚举。五代王仁裕著的《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在宫中举行中秋夜文酒宴,并熄灭灯烛,月下进行“月饮”。韩愈在诗中写道:“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当然,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最为人熟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无论是哪个年代,人们对中秋饮酒甚是推崇,仿佛有了几许醉意方能衬出月的明朗,才能将心中思绪尽皆释怀,要不怎么说明月千里寄相思呢?在中秋的夜晚,邀上几个朋友,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带上一些下酒的小菜,共坐月下,一边等着月圆,一边浅酌杯中的美酒,再佐几口小菜。三两杯下肚,正是聊兴正浓之时。以中秋为名,可以谈中秋的习俗,中秋的来历,还有中秋的诗词歌赋把酒问青天,亦或举杯邀明月只在觥筹交错之间。
喝什么酒其实不重要,只要喝得尽兴。但是如果朋友当中有女生,那就得注意了,毕竟喝酒只是赏月聊天的“催化剂”,不能把人都给灌醉了。不然到了最后,月没赏成,倒赏到一群醉猫。在这个时候,葡萄酒就该登场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是个绝妙的组合,但也要懂得品尝。啜取一小口含在嘴里,用舌头微微搅动几下,让葡萄酒的醇香在嘴里慢慢扩散开来。轻吸一口气,让酒香充溢口腔,稍为屏气,再将气自鼻腔吐出,感觉到酒香充溢鼻腔,最后让酒液轻轻滑入喉咙,品其余韵。
品“茗”赏朗月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常有清茶相伴。中国人茶道精深,喝茶也是一门学问。但煎茶确实是件繁杂的手艺,对于现在的人,听听即是,自不必劳心把玩。
本来嘛,中秋品茶重在谈天赏月,茶为辅,赏月为主。以绿茶为便,多为冲泡法,有讲究,但感觉还不算麻烦。唐人的咏茶歌中唱道:“一碗喉润物,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伍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等,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觉两腋清风生。”据说每到中秋佳节,人们品茶赏月之时就会轻声哼唱,寓意喝茶以后飘飘欲仙的心境甚能与月宫中的嫦娥一较高低。所以,就算是一壶简简单单的茶,只要得法,照样能品出个中滋味。
在中秋的夜晚,赏月、对诗、品茶、忧思,这样方能品出茶的真味!品茶还要讲究意境,一个幽雅的环境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品茶更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淡淡茶香渗透着深深的古典情怀。试想一下,在一个古色古香的幽雅环境里,品一口温热的香茶,氤氲袅袅,何其快哉!
南楼高兴在胡床,十日秋阴负一觞。
庾老未应妨啸咏,素娥多自怨昏黄。
此生此夜不长好,行雨行云有底忙。
却恐哦诗太绝绝,且烧银烛看红妆。
《中秋雨夕》的作者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元好问
南楼高兴在胡床,十日秋阴负一觞。
庾老未应妨啸咏,素娥多自怨昏黄。
此生此夜不长好,行雨行云有底忙。
却恐哦诗太绝绝,且烧银烛看红妆。
【宋】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这个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