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严谨周密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准确地解读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教材,以体验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根据学情,预设小组活动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且周密考虑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农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孩子特别少,给课前预习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查阅资料,针对本小组的学习任务,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课上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上,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这样就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很自然地融入到一起,课堂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学生练习的量就能增加,实现课堂高效。
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再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才更有实效。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四、合理分组,分层教学,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而且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比如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通过小组角色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能力,我们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目标、指导、练习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目标分层:要以学困生能“吃得了”、优秀生能“吃得饱”,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
指导分层:对于学困生应以模仿性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做习题,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对于优秀生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和拓宽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练习分层: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而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时尽量要做到一题多解,用此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评价分层:如对同一问题的一般性解答,对优等生来讲,应给予适当点拨,做到完整、准确、有序地进行解答;而对学困生应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适当给予引导,力争解答较为完善,使他们自尊心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同学分忧,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密切同学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但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行为,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
1.掌握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抢先发表见解,学困生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时间久了,会使学困生产生学习惰性,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最后达成共识,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
3.学会讨论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4.学会表达
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5.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6.学会评价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教无定法,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上一层楼,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调控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教师只有准确地解读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设身处地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阅读教材,以体验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三维目标,根据学情,预设小组活动学习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且周密考虑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
农村的学生,家里有电脑的孩子特别少,给课前预习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到微机室查阅资料,针对本小组的学习任务,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课上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的解决上,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这样就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很自然地融入到一起,课堂的节奏可以适当加快,学生练习的量就能增加,实现课堂高效。
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产生了交流与合作的心理需求时,再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才更有实效。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四、合理分组,分层教学,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而且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不是一直不变的,在一定周期后,调换小组成员的角色,比如这次担任小组长的下次去担任汇报员,让每个学生对小组中的几个角色都了解,都能胜任,并明白这些工作都是缺一不可的。通过小组角色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小组成员的能力,我们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从目标、指导、练习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
目标分层:要以学困生能“吃得了”、优秀生能“吃得饱”,中等生能“跳一跳摘得到”为原则;
指导分层:对于学困生应以模仿性的学习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教材中判断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找出一些规律,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做习题,掌握基本的知识点。对于优秀生则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主,启发他们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形成知识网络结构,加深和拓宽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练习分层: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大纲要求,而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时尽量要做到一题多解,用此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评价分层:如对同一问题的一般性解答,对优等生来讲,应给予适当点拨,做到完整、准确、有序地进行解答;而对学困生应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适当给予引导,力争解答较为完善,使他们自尊心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为同学分忧,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密切同学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能力。但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行为,掌握合作学习的技能。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
1.掌握规则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组合作也不例外。一般情况下的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总是抢先发表见解,学困生没有经过大脑思考便得到了现成的答案,时间久了,会使学困生产生学习惰性,结果,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时就需要教师事先作好安排,讲清合作规则,可在小组合作前这样规定: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记下来,再由小组长安排,各个成员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最后达成共识,形成集体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了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2.学会倾听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要求一人先说,其他人必须认真听并且不能打断别人的发言,要能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做出判断,有自己的补充或独到见解。
3.学会讨论
为了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要教给学生讨论的方法:各组由一人汇报自学或独立思考的内容,其它成员必须认真听,并且有自己的补充和见解,最后,还应将各自遇到的问题提供给全组成员讨论,对达成共识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分别归纳整理,准备发言。
4.学会表达
首先教师要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敢说、会说,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判断、选择和补充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其次要求小组成员人人都说,而且要能大胆完整地说,要鼓励礼貌用语。
5.学会组织
合作讨论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具体做法是: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分工、归纳组内意见、帮助别人评价等,另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培训、及时更换组织者。
6.学会评价
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互评,如让学生倾听他人发言后,用手势表示对或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评价,以增强评价的能力勇气、提高评价的水平。
教无定法,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更上一层楼,在以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