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晓说》和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大家怎么看

 我来答
百度网友7c5c1f6
2017-02-22 · TA获得超过19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23.2万
展开全部

高晓松的《晓说》,风格平易,脉络清晰,表达比较有体系。表达框架也宽阔而不失开放,角度往往有新意却不觉突兀,因为所有观点都是高晓松个人世界观体系下的,所以矛盾冲突之处很少,比较能自圆其说。这些特点使得他对于年轻受众很有感染力。

硬要说他的问题就是,正是因为感染力太强、受众太年轻了,容易像当年明月一样造就一些脑残粉。因为他的表述都出于个人感受积累,广度和深度都难免会有不足(也包括他受条件限制,没法充分表述的),但是体系已经很完备了,能自圆其说。这样会导致一些小年轻先入为主一听他的观念体系,顿时觉得豁然开朗,然后一拍大腿就是这个理了!然后对各种不同的其他观点有排斥心理。

罗胖的《逻辑思维》,是三者之中野心最大,也是准备最为充分的,整体制作最为精良的。他的优势有:

1.可持续性。

分享高大上人士成熟观点为主。另两个都是个体知识分享,能讲的干货总归是有限的,后劲不足,红旗还能打多久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

2.知识深度。

有专业人士和专业书籍做基石,深度有保障。

3.团队协作。

但是他的优势也同样带来诸多问题:

野心最大使得他在定位和技巧上各种压力和摸索,还缺乏确定性;一期节目有时要压缩的东西太多。

其他两档节目就放松得多,讲的人放松,听众也放松。而听罗胖的有时碰到不对路的话题会很累很伤神。

团队协作和分享他人成熟观点,资源更多但因为世界观不是一个体系,也容易造成观点之间有不协调感。(最直观的例子是很多受众会有这种感觉:某一期特别对胃口,而某一期感觉了了甚至不对眼)。

与松胖和梁胖的玩票性质不同,玩深度使得罗胖更像一个文人,这样容易造成文人相轻那条路上来的明枪暗箭。搞得评价最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节目的受众很多一部分人在传统的权威性一元观念教育下,比较缺乏多元心态和换位思维,在知识积累阶段的气质很像一个血气方刚的叛逆期小年轻,刚从父亲崇拜和老师迷信的阶段走出来,看到一个貌似权威的人表达观念体系时,出现一个硬伤或者只是和自己观点比较冲突的观念时,立马就一棍撂倒:靠,什么玩意,这里竟然这么说,整个都没得看了…

这类思维知乎中也很脸熟。

高晓松,优点:松。但是:有点邪。
罗振宇,优点:紧。 但是:有点硬。

——罗辑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