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遍对微信朋友圈晒的理解的作文

 我来答
倪乐家06I
2020-07-08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7
展开全部
朋友圈”中,一派光鲜亮丽;现实生活,却显寡淡无趣。当科技发展生活巨变,当虚拟与真实日渐交错,生活或在迷失的边缘徘徊。也许,唯有明晰虚与实的界线,跳出“朋友圈”中的狭隘天地,才能重新触摸、感受生活的真实,品味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诚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时代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巨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人们提供了巨大便利,“晒朋友圈”亦成了人们展示自我,认识他人的全新交际途径。指间在屏幕转动,晒生活、晒幸福、晒观点,简单随意之间,便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同时,点赞与评论之间,更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然而,当虚假的包装横行、晒图变成修图,当分享成为炫耀、交流成为宣泄,当垃圾信息泛滥、谣言生成、伪科学散布,虚拟的“朋友圈”似乎正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虚拟的“朋友圈”,也让我们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与生活的本质渐行渐远。囿于“朋友圈”中的我们,终不能有所感悟,不能顿悟挣脱。
余华有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本质在于自我意义的追寻和个人价值的提高;生活的美好在于真实,在于心的成长与感悟,在于那些具体而微的动人之处。生活的本质与美好,皆存在于现实,而非虚拟的“朋友圈”中。纠结于浏览量与点赞数,拘泥于他人的评论与回复,便陷入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泥沼,便迷失于虚拟网络的重重迷雾,与真实、与美好、与生活背道而驰。跳出朋友圈中的评价,或许我们才能收获一个更加充实丰盈而富有趣味的生活。
科技与网络发展的初衷,在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拥抱科技,但不愿成为科技的俘虏;我们热爱“朋友圈”,却不能成了“朋友圈”的附庸。倘若虚拟社交替代了现实交往,那便是事与愿违,便是无限遗憾。鲁迅曾言:“生活是两颗心的相互贴近。”然而“晒朋友圈”的浅浅淡淡,甚至流于形式的交流,带来的常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这个已经水泥丛林的城市更显弱联系性。试问,抛开朋友圈,我们又对人了解多少?沉迷于虚拟社交,任灵魂在虚浮的社交网络中起伏,我们又怎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我们又何以照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动人美好。
当下,多少心灵在沉迷。饭桌上,沉默无言,只顾埋头更新“朋友圈”;秀丽山川之前,无心观赏,匆匆拍照,上传网络……但愿虚拟社交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愿你我得以感受生活真实美好。
陈继儒有言:“风急雨
clzm6915
2018-05-19 · TA获得超过32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351
展开全部
你想要问的问题是什么啊?请您详细描述问题,以方便我作答,谢谢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馃槉julia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14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3万
展开全部
这两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数渐渐下降,人们兴起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进行日常交流,通过微信了解新闻、获取信息。只要手机能上网,微信带给你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手机的长期使用使人变得越来越懒,存下的几百个电话号码使用率也愈来愈低,只是偶尔有事时打个电话或重大节日发条短信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闲暇时打开朋友的相册,翻开图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灵鸡汤、体会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虚拟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朋友“安逸的版”,书法家,其父亲是已故著名书法家侯正荣。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书法——不仅传承了侯正荣先生的书风,而且吸众家之长,形成独到的风格,用字造型优美,墨色变化丰富,字体雄浑自然,行云流水,深受朋友喜欢。
朋友“青石板的爱”,是名年轻的退伍军人,为了宣传家乡昭化古城,经常拍摄家乡的美丽风光,发到微信、微博和博客里,让大家通过小小窗口,了解昭化古城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女孩爱臭美,什么好吃的,漂亮衣服,美丽倩影,都在微信里晒。有一位女教师,好旅行,爱照相,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发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谈起在“朋友圈”里发的这些,她说想让圈里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还让我多为她点赞。
微信是一种人生,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点赞,每次都有一张张傻笑的评论图片。这些点赞和发图片的人中,不管是谁,都要谢谢他。忙于事业、家庭,说累也累,说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边有一帮好友为你点赞。当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时,默默给个赞鼓励他;当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气风发时,不妨也默默点个赞提醒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殴打596
推荐于2018-04-08 · TA获得超过16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821
展开全部
“朋友圈”中,一派光鲜亮丽;现实生活,却显寡淡无趣。当科技发展生活巨变,当虚拟与真实日渐交错,生活或在迷失的边缘徘徊。也许,唯有明晰虚与实的界线,跳出“朋友圈”中的狭隘天地,才能重新触摸、感受生活的真实,品味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诚然,科技的迅速发展使时代面貌日新月异,生活方式的巨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人们提供了巨大便利,“晒朋友圈”亦成了人们展示自我,认识他人的全新交际途径。指间在屏幕转动,晒生活、晒幸福、晒观点,简单随意之间,便提高了自己的“被关注度”,满足了表达的需求和欲望;同时,点赞与评论之间,更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增强了内心的成就感。
然而,当虚假的包装横行、晒图变成修图,当分享成为炫耀、交流成为宣泄,当垃圾信息泛滥、谣言生成、伪科学散布,虚拟的“朋友圈”似乎正走向扭曲,而沉迷于虚拟的“朋友圈”,也让我们在网络的洪流中迷失自我,与生活的本质渐行渐远。囿于“朋友圈”中的我们,终不能有所感悟,不能顿悟挣脱。
余华有言:“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本质在于自我意义的追寻和个人价值的提高;生活的美好在于真实,在于心的成长与感悟,在于那些具体而微的动人之处。生活的本质与美好,皆存在于现实,而非虚拟的“朋友圈”中。纠结于浏览量与点赞数,拘泥于他人的评论与回复,便陷入科技发展带来的负面泥沼,便迷失于虚拟网络的重重迷雾,与真实、与美好、与生活背道而驰。跳出朋友圈中的评价,或许我们才能收获一个更加充实丰盈而富有趣味的生活。
科技与网络发展的初衷,在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拥抱科技,但不愿成为科技的俘虏;我们热爱“朋友圈”,却不能成了“朋友圈”的附庸。倘若虚拟社交替代了现实交往,那便是事与愿违,便是无限遗憾。鲁迅曾言:“生活是两颗心的相互贴近。”然而“晒朋友圈”的浅浅淡淡,甚至流于形式的交流,带来的常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让这个已经水泥丛林的城市更显弱联系性。试问,抛开朋友圈,我们又对人了解多少?沉迷于虚拟社交,任灵魂在虚浮的社交网络中起伏,我们又怎能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静,我们又何以照见“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动人美好。
当下,多少心灵在沉迷。饭桌上,沉默无言,只顾埋头更新“朋友圈”;秀丽山川之前,无心观赏,匆匆拍照,上传网络……但愿虚拟社交终只是生活的调味品,愿你我得以感受生活真实美好。
陈继儒有言:“风急雨骤时,立得住,才见脚跟;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愿你我在科技洪流中不移根基,不失本色,瞭望生活的美好,照见人生的本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小书生哈
2017-01-08 · TA获得超过31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2万
展开全部
  这两年,博客、微博使用人数渐渐下降,人们兴起用微信作为社交工具进行日常交流,通过微信了解新闻、获取信息。只要手机能上网,微信带给你的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手机的长期使用使人变得越来越懒,存下的几百个电话号码使用率也愈来愈低,只是偶尔有事时打个电话或重大节日发条短信而已。但微信的使用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闲暇时打开朋友的相册,翻开图片、文字,看到的是朋友的心灵鸡汤、体会的是朋友的人生智慧、分享的是朋友的幸福生活,虚拟的空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朋友“安逸的版”,书法家,其父亲是已故著名书法家侯正荣。我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他的侯氏书法——不仅传承了侯正荣先生的书风,而且吸众家之长,形成独到的风格,用字造型优美,墨色变化丰富,字体雄浑自然,行云流水,深受朋友喜欢。
  朋友“青石板的爱”,是名年轻的退伍军人,为了宣传家乡昭化古城,经常拍摄家乡的美丽风光,发到微信、微博和博客里,让大家通过小小窗口,了解昭化古城的历史渊源和现状。
  女孩爱臭美,什么好吃的,漂亮衣服,美丽倩影,都在微信里晒。有一位女教师,好旅行,爱照相,经常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发在微信里。有一天我遇到她,谈起在“朋友圈”里发的这些,她说想让圈里的朋友看到她家的幸福生活,把快乐分享给大家,还让我多为她点赞。
  微信是一种人生,朋友圈里五花八门的文章,每次都有一些好友在默默点赞,每次都有一张张傻笑的评论图片。这些点赞和发图片的人中,不管是谁,都要谢谢他。忙于事业、家庭,说累也累,说不累也不累,而生活滋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身边有一帮好友为你点赞。当你看到你朋友圈的好友落寞时,默默给个赞鼓励他;当你看到你的好友在朋友圈意气风发时,不妨也默默点个赞提醒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4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