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2013-06-08
展开全部
欧协议的顺利达成,为中国最终“入世”扫清了最后一大障碍,标志着中国“入世”的双边谈判即将结束,并进入最后完成程序阶段。正如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所估计的那样: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国应该能在年底前加入世贸组织。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2000年5月19日中欧双方达成了“双赢”的协议。至此,在欲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36个国家中,中国已与其中27个国家达成了双边协议。此后,中国还需要与瑞士、墨西哥、厄瓜多尔和另外两个拉美国家进行谈判,其中较重要的是瑞士和墨西哥。与这5个国家达成协议后,很快就会进入在日内瓦举行的多边谈判,在达成所有双边协议的基础上,把中国对所有缔约方所作的承诺统一到一个多边框架中去,等待WTO部长级会议的2 3多数通过。
中国“入世”利大于弊
从总体上看,“入世”将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张。
估计到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增长近30%,其年均增长率仍将高于GDP的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将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差额将逐年减少,到2005年贸易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从农产品贸易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将获得诸多的发展机遇。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先天的比较优势,即你无我有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加上“入世”后我国可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普惠待遇,这将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扩大出口渠道,从而使出口进一步增长。入世会使我国的农业进口大幅增加,特别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的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增长。原因是:第一,自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已经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其中,小麦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28%;玉米高71.1%;大米高17.8%。第二,美国对谷物的出口补贴,使我国粮食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加上我国对美国西北部小麦进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预计,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将急剧增长。第三,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到2005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配额量将分别达到930万吨、720万吨和530万吨,而1992-1998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实际平均进口量仅为681.8万吨、85.3万吨和53.4万吨。第四,“入世”后,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政府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办法通过国有外贸部门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配额数量以下。另外,我国入世后,农业平均关税要从22%降到17.5%(除粮棉油免税外,我国一般的农产品关税税率为50%-70% ,高的达100%以上),降幅很大。这样,以前受保护越大的产品,其进口增长的幅度就会越大。
从纺织产品贸易看,入世后,我国将从乌拉圭回合签署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实施中获益,出口将获得快速增长。估计到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而服装出口增长将提高2倍。那么,我国在下个世纪将继续维持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我国化纤业起步较晚,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竞争能力不强,尚依赖高关税政策的保护。因此,入世可能使化纤产品的进口增加。
从钢铁产品贸易看,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我国已就钢铁产品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权3个方面作出了承诺,并逐步付诸实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到2005年冶金产品关税税率从目前的10.5%降至8.0%的承诺对钢铁的进口影响不大,因为从1992年-1998年,我国223种主要钢铁产品的关税从14.5%降至目前的8.88%,我国承诺的到2005年的降税幅度要比这六年小得多。另外,从我国进口钢材的贸易结构看,近年来,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而这部分钢材的进口实行的零税率。所以,关税减让不会使钢铁行业的进口状况有太大的改变。从出口方面看,由于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已享有大部分国家的优惠关税率,所以入世后,其他成员方现有的关税减让水平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增长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非关税壁垒方面,我国在1992年《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中已承诺取消钢铁产品配额许可证,原则上不以任何形式对进口钢材做数量限制,可见,消除非关税壁垒对钢铁业进出口的影响也不大。在贸易权方面,我国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5年内取消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此后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从事钢铁贸易。从这点上看,可能会增加政府控制进口的难度。
从石化产品贸易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在各子行业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原油方面看,我国原油价格已在1998年6月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原油进口关税实行定额关税制,因此,关税减让对其进口的影响较小。对于合成纤维,目前合纤原料和中间体的进口名义关税一般在10%-16%,但进口合纤原料大部分实行3%-5%的暂定关税,因此,降低关税对其进口影响也不大。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石油炼制行业。由于该行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再加上我们一直对成品油实行配额许可制,如果在加入WTO后5年内逐步取消配额许可制,那么在5年的过渡期内,配额将在初始准入量(如果按1998年进口量为基数,成品油初始准入量为1980万吨)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
从机电产品贸易看,削减关税对我国机电工业产品进出口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因为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关税的减让早已启动,部分产品的关税水平已接近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标准。取消非关税限制措施对机电工业产品进口的影响相对大于其他产业。但随着机电工业竞争力的强化,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外国机电产品的替代压力也在加大,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冲击有可能减弱。
从汽车贸易看,我国汽车工业是受进口保护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削减,汽车产品以及汽车工业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的进口都会有大幅度增长,我国汽车工业产出水平预计将下降11%。大型跨国公司会依仗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巨大优势进入我国汽车工业,垄断我国汽车工业部分关键性行业。在5年过渡期内,进口轿车的价格将以每年平均2%-3%的幅度下降,初步预计,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3%上升到10%左右。
从信息产品贸易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该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均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我们虽然不能对在2005年实现零关税对该类产品的进口促进作用估计过高,但年均进口增长10%还是有可能达到的。另外,由于我国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绝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降低关税意味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从而降低成本,增强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估计年均出口增长率也能达到7%左右。
“入世”的中国任重道远
为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以适应“入世”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做出如下努力:
第一,积极占领和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要狠抓出口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实行品牌战略,积极开发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争取以名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在继续瞄准传统主销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先发展一批重点产品,要集中扶持一批市场容量大、体现产业实力和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对行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缺门、短线产品。削减生产能力闲置、市场供应远超过市场需求的长线产品的生产。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对于原有基础薄弱、尚未形成规模的新兴行业(如环保设备等),应抓住国内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有利时机,发挥存量资产作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生产,以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第三,加速产业外向化进程,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产业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全面走向国际大市场。因此,必须加大产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出口额所占比重。
第四,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不长的过渡期内使产业的竞争力,达到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自保的水平。
第五,依照国际惯例保护市场和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毫不例外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例外条款、国际惯例、幼稚工业保护等原则,保护自己的市场和产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也要充分利用上述原则和惯例提供的优惠条件,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以便在国内工业受冲击时运用法律手段加以保护。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2000年5月19日中欧双方达成了“双赢”的协议。至此,在欲与中国进行“入世”谈判的36个国家中,中国已与其中27个国家达成了双边协议。此后,中国还需要与瑞士、墨西哥、厄瓜多尔和另外两个拉美国家进行谈判,其中较重要的是瑞士和墨西哥。与这5个国家达成协议后,很快就会进入在日内瓦举行的多边谈判,在达成所有双边协议的基础上,把中国对所有缔约方所作的承诺统一到一个多边框架中去,等待WTO部长级会议的2 3多数通过。
中国“入世”利大于弊
从总体上看,“入世”将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扩张。
估计到2005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将增长近30%,其年均增长率仍将高于GDP的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度将有所增加;进出口贸易差额将逐年减少,到2005年贸易收支基本达到平衡。
从农产品贸易看,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将获得诸多的发展机遇。我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先天的比较优势,即你无我有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加上“入世”后我国可享受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的普惠待遇,这将有利于改善出口环境,扩大出口渠道,从而使出口进一步增长。入世会使我国的农业进口大幅增加,特别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的进口数量将大幅度增长。原因是:第一,自1995年以来,我国粮食已经完全失去了价格优势。其中,小麦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28%;玉米高71.1%;大米高17.8%。第二,美国对谷物的出口补贴,使我国粮食产品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加上我国对美国西北部小麦进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预计,从美国进口的粮食将急剧增长。第三,进口配额与以往实际进口量相比增加较多。到2005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配额量将分别达到930万吨、720万吨和530万吨,而1992-1998年,小麦、玉米和稻米的实际平均进口量仅为681.8万吨、85.3万吨和53.4万吨。第四,“入世”后,每年进口配额的一部分必须分配给私营部门,在这种条件下,只要国际市场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政府就不能再用传统的办法通过国有外贸部门的垄断地位把进口数量控制到配额数量以下。另外,我国入世后,农业平均关税要从22%降到17.5%(除粮棉油免税外,我国一般的农产品关税税率为50%-70% ,高的达100%以上),降幅很大。这样,以前受保护越大的产品,其进口增长的幅度就会越大。
从纺织产品贸易看,入世后,我国将从乌拉圭回合签署的《纺织品和服装协议》的实施中获益,出口将获得快速增长。估计到2005年,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将增长63.8%,而服装出口增长将提高2倍。那么,我国在下个世纪将继续维持作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国的地位。我国化纤业起步较晚,由于基础比较薄弱,竞争能力不强,尚依赖高关税政策的保护。因此,入世可能使化纤产品的进口增加。
从钢铁产品贸易看,在乌拉圭回合谈判过程中,我国已就钢铁产品的关税减让、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权3个方面作出了承诺,并逐步付诸实施。从总体上说,我国到2005年冶金产品关税税率从目前的10.5%降至8.0%的承诺对钢铁的进口影响不大,因为从1992年-1998年,我国223种主要钢铁产品的关税从14.5%降至目前的8.88%,我国承诺的到2005年的降税幅度要比这六年小得多。另外,从我国进口钢材的贸易结构看,近年来,加工贸易所占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而这部分钢材的进口实行的零税率。所以,关税减让不会使钢铁行业的进口状况有太大的改变。从出口方面看,由于目前我国钢铁产品出口已享有大部分国家的优惠关税率,所以入世后,其他成员方现有的关税减让水平对我国钢铁产品的出口增长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在非关税壁垒方面,我国在1992年《中美市场准入谅解备忘录》中已承诺取消钢铁产品配额许可证,原则上不以任何形式对进口钢材做数量限制,可见,消除非关税壁垒对钢铁业进出口的影响也不大。在贸易权方面,我国承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5年内取消钢铁产品的核定经营,此后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都可以从事钢铁贸易。从这点上看,可能会增加政府控制进口的难度。
从石化产品贸易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石油石化工业的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在各子行业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从原油方面看,我国原油价格已在1998年6月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原油进口关税实行定额关税制,因此,关税减让对其进口的影响较小。对于合成纤维,目前合纤原料和中间体的进口名义关税一般在10%-16%,但进口合纤原料大部分实行3%-5%的暂定关税,因此,降低关税对其进口影响也不大。受影响最大的将是石油炼制行业。由于该行业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再加上我们一直对成品油实行配额许可制,如果在加入WTO后5年内逐步取消配额许可制,那么在5年的过渡期内,配额将在初始准入量(如果按1998年进口量为基数,成品油初始准入量为1980万吨)的基础上每年增加15%。
从机电产品贸易看,削减关税对我国机电工业产品进出口的总体影响是有限的。因为我国机电产品进口关税的减让早已启动,部分产品的关税水平已接近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标准。取消非关税限制措施对机电工业产品进口的影响相对大于其他产业。但随着机电工业竞争力的强化,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产品的市场拓展,外国机电产品的替代压力也在加大,取消非关税措施的冲击有可能减弱。
从汽车贸易看,我国汽车工业是受进口保护程度最高的工业部门。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大幅度削减,汽车产品以及汽车工业发展所需的软、硬件技术的进口都会有大幅度增长,我国汽车工业产出水平预计将下降11%。大型跨国公司会依仗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巨大优势进入我国汽车工业,垄断我国汽车工业部分关键性行业。在5年过渡期内,进口轿车的价格将以每年平均2%-3%的幅度下降,初步预计,进口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将由目前的3%上升到10%左右。
从信息产品贸易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该类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均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我们虽然不能对在2005年实现零关税对该类产品的进口促进作用估计过高,但年均进口增长10%还是有可能达到的。另外,由于我国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绝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降低关税意味着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从国外进口原材料,从而降低成本,增强该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估计年均出口增长率也能达到7%左右。
“入世”的中国任重道远
为增强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扩大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以适应“入世”的新情况,我们必须做出如下努力:
第一,积极占领和拓展国际市场。一方面要狠抓出口产品质量,积极采用国际市场认可的产品质量标准,主动推进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修订与完善,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实行品牌战略,积极开发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争取以名牌产品占领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要在继续瞄准传统主销市场的同时,积极推进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第二,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优先发展一批重点产品,要集中扶持一批市场容量大、体现产业实力和水平、关系国计民生、对行业有较强带动作用的缺门、短线产品。削减生产能力闲置、市场供应远超过市场需求的长线产品的生产。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对于原有基础薄弱、尚未形成规模的新兴行业(如环保设备等),应抓住国内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有利时机,发挥存量资产作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开发生产,以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
第三,加速产业外向化进程,发展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产业不仅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也要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全面走向国际大市场。因此,必须加大产业体制改革的力度,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国有企业出口额所占比重。
第四,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最终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核心技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缩短转化周期。以技术进步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在不长的过渡期内使产业的竞争力,达到能够与国外大公司抗衡自保的水平。
第五,依照国际惯例保护市场和产业,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毫不例外地利用世界贸易组织的例外条款、国际惯例、幼稚工业保护等原则,保护自己的市场和产业。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也要充分利用上述原则和惯例提供的优惠条件,尽快制定有关法规,以便在国内工业受冲击时运用法律手段加以保护。
2013-06-08
展开全部
能和欧美在一个平台上交流能用运wto解决问题 但是外资会进入中国市场 和中国企业竞争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08
展开全部
机遇是机会更多,挑战是压力更大了.中国在管理和技术上同外国企业都还有很大的差距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