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营养物质的吸收形式及途径是什么?
5个回答
2013-06-09
展开全部
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此外还有少量的蔗糖、乳糖等。食物中的淀粉等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以后,有以下三种变化:第一,一部分葡萄糖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第二,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除了供细胞利用外,多余的部分可以被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合成糖元而储存起来。当血糖含量由于消耗而逐渐降低时,肝脏中的肝糖元可以分解成葡萄糖,并且陆续释放到血液中,以便维持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肌肉中的肌糖元则是作为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第三,除了上述变化外,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这部分葡萄糖可以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是脂肪(甘油三酯),同时还有少量的磷脂(主要是卵磷脂和脑磷脂)和胆固醇。食物中的脂肪在人和动物体内经过消化,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吸收以后,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随着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中。在各组织器官中发生以下两种变化:第一,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常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存在。第二,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为甘油和脂肪酸等,然后直接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或者转变为糖元等。 人和动物体内的磷脂,只有一小部分直接来自食物,大部分是在体内各组织细胞中合成的。合成磷脂的原料是甘油、脂肪酸、磷酸、胆碱或胆胺等。磷脂参与构成机体的组织,是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以及神经髓鞘的主要成分。当磷脂在体内分解时,所分解的产物中的甘油和脂肪酸,既可以被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也可以转变成脂肪。 人和动物体内的胆固醇,除少量来自动物性食物外,主要在体内合成,而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器官。胆固醇在体内发生以下两种变化:第一,参与构成机体的组织,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以及神经髓鞘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二,转化成其他一些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化合物,如某些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维生素D3和胆汁酸。 血浆中所含的脂类统称为血脂。它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以及游离脂肪酸等。血脂的含量一般受膳食、年龄、性别、职业以及代谢等的影响,波动范围较大。我国正常成年人空腹(12h~14h)时主要的血脂含量见左表。临床上将空腹时血脂含量超出正常上限并且持续升高的症状,叫做高血脂症。临床研究表明,血浆中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长时间过高,就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此外,糖尿病等疾病患者的血脂含量也会明显升高,因此,测定血脂含量可以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依据之一。 食物中的蛋白质,既有来自谷类、豆类等作物的植物性蛋白质,又有来自肉、蛋、奶的动物性蛋白质。蛋白质在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被分解成各种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以后,有以下四种变化:第一,直接被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例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肉细胞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有些组织蛋白质的合成速度是非常快的,例如,老鼠的肝脏被部分切除以后,可以在10d~20d内恢复原状。又如,用同位素测定的方法可以知道,人的肝脏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大约十天就更新一半。第二,有些细胞除了能合成组织蛋白质以外,还能合成一些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质。例如,肝细胞能够合成血浆蛋白中的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消化腺上皮细胞能够合成消化酶;某些内分泌细胞能够合成蛋白质类激素等。第三,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可以形成新的氨基酸。例如,谷氨酸和丙酮酸在谷丙转氨酶(GPT)的催化下,谷氨酸的氨基转移给丙酮酸,生成丙氨酸和另一种酮酸。在人和动物体内能够合成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的细胞内合成,只能够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例如,人体的必需氨基酸共有8种: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甲硫氨酸和缬氨酸。第四,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为含氮部分(也就是氨基)和不含氮部分,其中氨基可以转变成为尿素而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也可以合成为糖类和脂肪。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在同一细胞内,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例如,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对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是,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等,转化成糖类。例如,丙氨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先形成丙酮酸,再转化成糖类。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类。不仅如此,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能转化外,还相互制约着。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在同一细胞内,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例如,糖类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如丙酮酸),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对应的非必需氨基酸。但是,由于糖类分解时不能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因此,糖类不能转化成必需氨基酸。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氨基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等,转化成糖类。例如,丙氨酸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先形成丙酮酸,再转化成糖类。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例如,只有在糖类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糖类才有可能大量转化成脂类。不仅如此,各种代谢物之间的转化程度也是有明显差异的,例如,糖类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而脂肪却不能大量转化成糖类。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除了能转化外,还相互制约着。在正常情况下,人和动物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类氧化分解供给的,只有当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由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分解供给能量,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当糖类和脂肪的摄入量都不足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增加。而当大量摄入糖类和脂肪时,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就会减少。
2013-06-09
展开全部
糖的消化吸收: 主要发生三种变化:第一. 一部分随血液运往全身各处,被氧化分解利用。第二. 一部分被合成糖元物质储存起来。第三. 除以上变化外,多余葡萄糖转变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葡萄糖在体内的变化: 脂类代谢:1. 食物中的脂类:主要 脂肪(甘油三脂)少量 磷脂(卵磷脂,脑磷脂)、 胆固醇2. 脂肪的消化吸收:脂肪吸收形式:甘油、脂肪酸。运输:大部分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脂,再被分泌出来进入中央乳糜管,经淋巴循环,进入静脉,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器官中。3. 在人体内的变化情况:第一:以脂肪组织形式储存起来。a. 皮下结缔组织b. 腹腔大网膜c. 肠系膜第二: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进一步氧化分解,形成,释放出能量或者转变成糖元。蛋白质代谢:1. 食物中的蛋白:植物性蛋白:谷类、豆类等动物性蛋白:肉、蛋、奶等微生物蛋白: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2.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上皮细胞,然后进入毛细血管,再由门静脉输送达肝脏,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组织。3. 氨基酸的四种变化:第一. 直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质:红细胞、血红蛋白、肌肉细胞、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某些蛋白质合成速度快:老鼠肝脏被部分切除,10~20d就恢复;同位素测定法,人肝脏蛋白、血浆蛋白20d更新。第二. 合成有一定生理功能的特殊蛋白质:肝细胞 纤维蛋白、凝血酶原消化腺上皮细胞 消化酶胰岛细胞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第三. 通过氨基转换作用,把氨基转移给其他化合物合成新的氨基酸: (谷丙转氨酶,在肝脏中含量最高,当肝脏发生病变时,该酶就大量释放到血液中。医院常化验空腹条件时血液中的该酶含量,以作为诊断是否患肝炎等疾病的重要指标。即GPT值)非必需氨基酸:人和动物体内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能在人和动物体细胞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 色氨酸 亮氨酸 异亮氨酸缬氨酸 苏氨酸 苯丙氨酸 甲硫氨酸第四. 通过脱氨基作用,氨基酸分解成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1)彻底氧化分解,生成释放能量。(2)合成脂肪和糖类。含氮部分:氨基转变成尿素排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于2017-05-27
展开全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09
展开全部
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相应的酶被水解消化吸收。糖类最终的吸收形式是葡萄糖,途径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毛细血管中,成为血糖。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氨基酸,氨基酸也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毛细血管中。脂肪的吸收形式则是甘油和脂肪酸,二者主要进入小肠上皮毛细淋巴管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09
展开全部
迟到胃里,经肠道消化吸收,有用的呗身体利用,没用的经过身体通过二便排出体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