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海鲜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推荐于2017-11-25
展开全部
营养学家说,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4℃环境下冷藏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两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鲜含汞量超标的新闻最近经常见报,使很多人心里直打鼓:到底还能不能吃海鲜呢?美国的营养专家研究认为,海鲜,包括鱼、虾、蟹、贝类,仍然应该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营养学家瑞克·斯罗德博士在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他说,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最好是保证每周2—3次,每次100克。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
不过,有些人确实应该少吃海鲜。海鲜的含汞量越来越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常吃海鲜(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而且某些症状要到孩子7岁甚至是14岁以后才出现。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
许多地方流行生吃海鲜,如生吃牡蛎等贝类。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大多数海鲜含有致病性很强的细菌,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摄氏4度环境下冷冻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这样有利于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2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鱼的头部富含矿物质砷,砷呈5价状态(As5+)时无毒,但在大量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转化成有毒的3价砷(As3+)状态,其毒性相当于****,因此应避免在吃海鱼前后2小时内服用维生素C药丸。但是,适量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指500克以内)和海鱼一起吃是不会中毒的。
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专家: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晨报讯 生海鲜、河鲜虽然好吃,但各种寄生虫却防不胜防。近日来自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部门的数据再次敲起警钟市民因食生海河鲜而患寄生虫病的人数正日趋增多,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
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海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4℃环境下冷藏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两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鲜含汞量超标的新闻最近经常见报,使很多人心里直打鼓:到底还能不能吃海鲜呢?美国的营养专家研究认为,海鲜,包括鱼、虾、蟹、贝类,仍然应该是人们日常膳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营养学家瑞克·斯罗德博士在最新的《美国医学会期刊》上发表了文章。他说,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应多吃海鲜,最好是保证每周2—3次,每次100克。海鱼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胆固醇减少,同时还能抵抗血液凝固,从而减少老年人患冠心病、高血压和中风的几率。
不过,有些人确实应该少吃海鲜。海鲜的含汞量越来越高,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如果常吃海鲜(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会影响胎儿和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而且某些症状要到孩子7岁甚至是14岁以后才出现。专家们认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少吃海鲜,每周最多1—2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鱼、剑鱼等含汞量高的海鱼。
患有痛风、关节炎和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中嘌呤含量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体内形成尿酸结晶,加重病情。此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应少吃海鲜,因为海鲜含碘量较高,过高的碘也会加重病情。
生吃海鲜注意卫生
许多地方流行生吃海鲜,如生吃牡蛎等贝类。专家强调,如果非要生吃海鲜,一定要注意卫生,大多数海鲜含有致病性很强的细菌,建议最好食用前先将海鲜放在摄氏4度环境下冷冻1—2小时,然后在淡盐水中浸泡,以达到杀菌目的。
烹调海鲜时应掌握好时间,不应蒸煮过长,否则不但影响口感,还会使蛋白质变性,降低营养价值。另外还应注意,活鱼被杀死后,不宜马上蒸煮,最好过15分钟、等到鱼的肌肉变软后再做,这样有利于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体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
与其他食物的搭配禁忌
药物之间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鲜更不例外。吃海鲜时不宜畅饮啤酒,这样容易导致血尿酸水平急剧升高,诱发痛风,以致出现痛风性肾病、痛风性关节炎等。
海鲜不宜与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话至少应间隔2个小时,因为鞣酸会破坏海鲜中的优质蛋白,大大降低海鲜的营养价值。
海鱼的头部富含矿物质砷,砷呈5价状态(As5+)时无毒,但在大量维生素C的作用下会转化成有毒的3价砷(As3+)状态,其毒性相当于****,因此应避免在吃海鱼前后2小时内服用维生素C药丸。但是,适量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指500克以内)和海鱼一起吃是不会中毒的。
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专家:生吃海鲜河鲜当心病从口入 晨报讯 生海鲜、河鲜虽然好吃,但各种寄生虫却防不胜防。近日来自上海市寄生虫病防治部门的数据再次敲起警钟市民因食生海河鲜而患寄生虫病的人数正日趋增多,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0%。
2013-06-11
展开全部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伤寒、副伤寒发病数上升,经调查,主要是因生吃、半生吃毛蚶、牡蛎等水产品引起。事实上,生食水产品不仅会发生伤寒,生食贝壳类等水产品还会引发多种疾病。 某些污染物(如汞、铅、病毒、病菌)进入生物体内,逐渐蓄积并通过生物链逐级转移,使生物体内污染物浓度逐级提高,这被称为生物富集作用,又称生物浓集、生物学放大化 生食、半生食水产品容易引起下面几种疾病: 伤寒、副伤寒 上个世纪90年代某单位去南方旅游,途中购食海螺,随后这些吃了海螺的职工集体发病,被诊断为伤寒。今年年初,宁波伤寒暴发,起因也是生食或半生食了被伤寒病菌污染的毛蚶与牡蛎。 甲型病毒性肝炎 1978年,我国宁波市发生一起由食用泥蚶所致的甲肝暴发,35天内发生1265例甲肝病例。这次甲肝流行是春节前集中供应的泥蚶曾被含有甲肝病毒的粪便污染了养殖水源。1983年和1988年,上海发生两起甲肝的大流行,前一次发病人数2万人,后一次发病人数达31万多人。通过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两起甲肝大流行是由于生食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引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11
展开全部
好处:营养 坏处:伤胃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