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节日是

A.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乞巧节B.春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C.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A. 春节、端午节、重阳节、乞巧节
B. 春节、寒食节、重阳节、冬至
C.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展开
 我来答
筱鸭娱乐
高能答主

推荐于2019-08-06 · 电影、电视剧、小说、综艺等等,都在这里!
筱鸭娱乐
采纳数:1018 获赞数:82505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c,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1、春节

春节,即农历新年,一年之岁首,传统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来。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

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热闹喜庆气氛洋溢;这些活动均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

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是人们增深感情的纽带。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春节得以持存发展的重要要义。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

2、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清明节的名称来由得名于节气,与此时天象物侯的特点有关。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生气始盛,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洁齐而清明。

3、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升至正南中天,是龙升天的日子,即如《易经·乾卦》中所说:“飞龙在天”,此时龙星既“得中”又“得正”,寓意大吉。

端午祭龙习俗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反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涵。端午节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端午习俗甚多,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过法虽不尽相同,但食粽子与扒龙舟是普遍习俗。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端午节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后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个别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龙图腾祭祀,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如今端午节文化内涵。

4、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扩展资料: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在农耕社会中间形成的。农耕社会是一种自然经济,特别重视天人的关系、人和自然和谐的关系。我们传统节日基本上都是按照气候等设置的。

春节是人类社会、地球的一个周期,地球围绕太阳一个周期是360多天,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自然周期,是一个自然的段落,形成一年。

所以年是一年的开始,也是春天的开始。到了清明,清明是迎接春天,提醒人们春耕、春种的一个季节。端午是备夏,夏天来了,各种细菌、微生物也都是很繁盛的时候,所以迎接夏天要做好卫生工作,这是一个迎接夏天的节日。中秋是庆祝丰收、收获。

这些节日在流传的过程中间,逐渐增加了文化的内涵、人文的内涵。春节是一年之首,年节体系它是首要的,它代表了送旧迎新,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回顾,对新一年的展望、期望、计划,这时候送旧迎新是一个主题。

清明最重要的是祭奠已故的亲人和祖先,祭墓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现在中华民族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越来越强的情况下,这些年由祭祀家人、祖先又到祭祀先烈。

端午最早是水边的民族迎接夏天,后来加了很多人文的故事、人文的文化内涵,流行最广的是纪念屈原。在端午这天,龙舟也好,粽子也好,都是跟纪念屈原相联系。屈原是值得我们纪念的,是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中华民族气节、爱国精神、民族观念,在屈原身上都体现的比较充分。

中华民族历来对月亮有一种诗意的感受,中秋是月亮最圆的时候,因为从月亮想到人间,秋天又是丰收的季节,所以中秋节成为团圆的节日,成为庆丰收的节日,这种团圆意识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表现。

这对我们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团结、整个华人的团结都是非常好的、基本的一种精神元素。所以中秋节的文化意义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亲宝育儿经
2013-06-11 · 深度陪伴,可以治愈一切亲自问题。
亲宝育儿经
采纳数:1475 获赞数:18908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正确答案为C!
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春节: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清明节: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
中秋节: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aiyi9xm
2013-06-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3万
展开全部
A、春节:于阴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其主要节日活动有:操办年货、伏、做新衣、掸尘、祭灶、祭祖、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挂年画等;节日期间人们还互相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吃饺子、吃元宵、舞狮、扭秧歌、玩花灯等;

  B、清明节:于阴历三月间,即阳历四月五日前后;主要节日活动有:主要有扫墓、插柳、踏青、射柳、放风筝、荡秋千等;

  C、端午节:于阴历五月初五;主要有赛龙舟、吃粽子、挂钟馗像、挂香袋、饮雄黄酒、插菖蒲、采药等活动;

  D、中秋节:于阴历八月十五;主要有祭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及舞龙灯等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奉俏丽奈鲸
2019-09-19 · TA获得超过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万
采纳率:28%
帮助的人:762万
展开全部
你好!
我国汉族传统的四大节日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仝笑寒79
2013-06-11 · TA获得超过2.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40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19万
展开全部
毋庸置疑,答案为C。
因为这四个节日都是国家法定假日。之所以能成为法宝假日,可知它是我们汉族最传统的节日,也是最能体现汉族文化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