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WORD版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应从一年级开始,因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是对数学成绩提高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针对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习惯谈几点感想: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融入数学情境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乏味、枯燥,容易产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低段教学中,我从 “眼、耳、手、脑”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眼”就是“小眼睛,看黑板”、“比比谁的眼睛最漂亮”等,“耳”就是“小耳朵,认真听”,“手”是“小手指,动起来”,学生听得指令后,迅速指到老师讲得地方,“脑”是要求孩子积极思考。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数学情境,我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情境再现的方法,有时让孩子扮演数学情境人物,有时教师给情境配音或表演等。总之,吸引孩子注意力,时时提醒孩子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联想新旧知识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我的审题训练一般在讲解作业中进行,称为“三部曲”。第一,每次讲题都要求学生说出题目要我们做什么,做几件事。第二,勾画出关键字,整编头脑里的知识,进行计算。第三,再次读题目,看是否违反常识,是否合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有一题:涂一涂,比一比要求学生审题,第一要涂颜色,第二要比大小,第三整理头脑知识,可以根据图形来比大小,也可以根据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来判断。
三、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数学”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来。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敢于说,对于怕说的学生要多引导,用眼睛来传达老师期待,常用鼓励的语言来增强怕言者的自信心。
2、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清楚。在低段教学中,可以分层次来培养学生说清楚的能力。例如:在8加几的教学中,10个一箱的羽毛球盒里有8个羽毛球,外面还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第一层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具边操作边描述。盒里的8个加上外面的2个,就是10个,10个再加外面的2个就是12个。第二层教师用凑十法的板书,引导学生说。第三层,脱离各种模式,利用表象记忆进行思维。
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际、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在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应该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它对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但要从数字到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及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而且对于整个作业的布局安排合理,整洁漂亮也要做好安排,以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习惯不是一朝一日能养成,必须在长期实践中养成,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这样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一、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融入数学情境的习惯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学生学起来比较乏味、枯燥,容易产生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低段教学中,我从 “眼、耳、手、脑”入手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眼”就是“小眼睛,看黑板”、“比比谁的眼睛最漂亮”等,“耳”就是“小耳朵,认真听”,“手”是“小手指,动起来”,学生听得指令后,迅速指到老师讲得地方,“脑”是要求孩子积极思考。为了让学生快速融入数学情境,我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情境再现的方法,有时让孩子扮演数学情境人物,有时教师给情境配音或表演等。总之,吸引孩子注意力,时时提醒孩子跟着老师的思维走,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以建立起良好的听课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联想新旧知识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我的审题训练一般在讲解作业中进行,称为“三部曲”。第一,每次讲题都要求学生说出题目要我们做什么,做几件事。第二,勾画出关键字,整编头脑里的知识,进行计算。第三,再次读题目,看是否违反常识,是否合理。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有一题:涂一涂,比一比要求学生审题,第一要涂颜色,第二要比大小,第三整理头脑知识,可以根据图形来比大小,也可以根据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来判断。
三、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数学”的习惯
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让学生大胆的说出来。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鼓励学生敢于说,对于怕说的学生要多引导,用眼睛来传达老师期待,常用鼓励的语言来增强怕言者的自信心。
2、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说清楚。在低段教学中,可以分层次来培养学生说清楚的能力。例如:在8加几的教学中,10个一箱的羽毛球盒里有8个羽毛球,外面还有4个,一共有多少个?第一层可以让学生根据学具边操作边描述。盒里的8个加上外面的2个,就是10个,10个再加外面的2个就是12个。第二层教师用凑十法的板书,引导学生说。第三层,脱离各种模式,利用表象记忆进行思维。
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习惯
在新课标背景下,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及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征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际、合作交流的能力。特别是在空间与图形知识领域,应该把抽象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五、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等。它对一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但要从数字到数的书写、从一位数到多位数、从整数到小数及分数的书写,都要严格要求,而且对于整个作业的布局安排合理,整洁漂亮也要做好安排,以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习惯不是一朝一日能养成,必须在长期实践中养成,必须贯穿在整个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严格要求、示范诱导、反复训练,这样才能取得预想的结果。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