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12
展开全部
当大家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往往我们听到的是一些伟大的尽人皆知的名字。比如提到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名单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名字: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是的,这些伟大的名字的所有人确实为这个世界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创造者我们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伟人们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作为先锋一样的存在,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罢了,只是众多拥有才华和勤奋的人中再度拥有幸运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尊敬,值得我佩服,却不是我崇拜的对象。
其实,在开始思考我最崇拜的现代科学家是谁和为什么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毕竟不是爱好科学研究的好奇宝宝,平时对科学的爱好也仅止于电子产品而已。但是我很清楚会被自己崇拜的应该是用最朴素的心态、最诚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踏实的行动验证和追求自己信念的科学家,他可以不是世界闻名的,可以不是著作众多的,甚至可以没有什么业界闻名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只是科学界的最基层,但是正是这样的基座垫起了整个科学的大厦,所以,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崇拜。
李渤生,这是一个在几天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的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名字。作为完全的外行人,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陌生的。资料上是这样描述这个人的:李渤生,男,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46年6月10日生于山东惠民。1970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生态学研究上有较深造诣。现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中外联合专家组成员,珠峰自然保护区中外联合专家组组长,此外还受聘为美国高山研究所高级专家。
在查看他的著作时,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理论性浓厚的学术著作,而是以实地探查性质的研究报告为主。在他的大多数工作时间中,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而是用他的双脚踏遍他的研究空间,用他的双眼观察者、用他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可以说,他纠其大半的时间进行着野外考察式的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是要付出无数的时间、金钱、汗水,甚至是鲜血的。野外的研究不比室内的工作,需要冒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生命危险。
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专家组组长,李渤生总是要活跃在珠峰的周围的。广阔的青藏高原就是李渤生的灵感和事业的沃土。在他的野外工作记录上,我们仿佛可以鲜明的看见他的工作状态。
197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进行植被调查。
197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藏北分队,首次对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0年: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横断山南段植被进行考察。
1982-1983:参加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东喜马拉雅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区
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连续科学考察。
1985年:参加美国高山研究所专家组对珠穆朗玛峰两侧中国、尼泊尔区域进行的科学考察。
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新疆和西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植被进行考察。
1988年:组织领导中美联合考察队,对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里的美马错核心进行科学考察。
1990年:对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1991年:率队对藏东南帕隆藏布下游谷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考察。
1994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及中喜马拉雅山地进行考察。
1995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再次进行考察。
1998年:春秋两次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而以上这些,只是他众多的野外工作中涉及珠峰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在如此频繁的赴藏工作中,他甚至还参与了很多国际性质的环境考察,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是很惬意的,工作地点遍及全世界,岂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然而,当你认识到野外工作的实质后便不会这样认为了。众所周知,野外考察靠的就是不断的观察和积极的及时的思考及记录。而在这样紧凑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有一些时间做什么观光旅游的工作,那无疑是对工作的亵渎。这样不但无法将工作做好,甚至即便你想好好的游玩,也会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尽兴。所以,这样的野外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可见,多年从事这样工作的李波升势将自己对工作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融入到工作的枯燥工程中才得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得到业界和世人的赞赏和认同。
当然,作为科学家,没有学术成果是不可以的。李渤生最为著名的学术成果就是那篇业内闻名的《雪域奇葩-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在这篇充满着浓厚人文色彩的学术著作中,李渤生不只是像人们展示了自己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和成就,更像人们展示着自己对珠峰、甚至是对世界的浓厚的人文关怀。
这不是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是一篇甚至可以称作文学作品的学术研究文章。文章共分为珠穆朗玛峰称谓考、神女峰下的香格里拉、珠穆朗玛峰的儿女、神女峰上的黑雪、雪域奇葩五个部分。单从各个小标题上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这是如何的一篇文章。在对珠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描述中,李渤生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之上的儿女们的深厚感情化做最温柔的最贴切的词汇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热爱。正是这样的热情和关注才造就了这篇光彩的文章,甚至李渤生整个的科学人生。
提笔至此,还是觉得自己对李渤生整个人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毕竟本身不是学习相关领域的,在对其工作的理解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略显偏颇的主管感受。但是,即便如此,我仍深深的体会到,科学的道路没有平坦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现在,科学的领域在扩展也在缩小,这更要求科学家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也正因为如此,科学研究中的热情才显得如此重要,正如同李渤生一样。而只有将无限热情融入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
其实,在开始思考我最崇拜的现代科学家是谁和为什么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毕竟不是爱好科学研究的好奇宝宝,平时对科学的爱好也仅止于电子产品而已。但是我很清楚会被自己崇拜的应该是用最朴素的心态、最诚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踏实的行动验证和追求自己信念的科学家,他可以不是世界闻名的,可以不是著作众多的,甚至可以没有什么业界闻名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只是科学界的最基层,但是正是这样的基座垫起了整个科学的大厦,所以,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崇拜。
李渤生,这是一个在几天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的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名字。作为完全的外行人,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陌生的。资料上是这样描述这个人的:李渤生,男,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46年6月10日生于山东惠民。1970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生态学研究上有较深造诣。现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中外联合专家组成员,珠峰自然保护区中外联合专家组组长,此外还受聘为美国高山研究所高级专家。
在查看他的著作时,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理论性浓厚的学术著作,而是以实地探查性质的研究报告为主。在他的大多数工作时间中,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而是用他的双脚踏遍他的研究空间,用他的双眼观察者、用他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可以说,他纠其大半的时间进行着野外考察式的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是要付出无数的时间、金钱、汗水,甚至是鲜血的。野外的研究不比室内的工作,需要冒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生命危险。
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专家组组长,李渤生总是要活跃在珠峰的周围的。广阔的青藏高原就是李渤生的灵感和事业的沃土。在他的野外工作记录上,我们仿佛可以鲜明的看见他的工作状态。
197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进行植被调查。
197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藏北分队,首次对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0年: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横断山南段植被进行考察。
1982-1983:参加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东喜马拉雅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区
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连续科学考察。
1985年:参加美国高山研究所专家组对珠穆朗玛峰两侧中国、尼泊尔区域进行的科学考察。
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新疆和西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植被进行考察。
1988年:组织领导中美联合考察队,对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里的美马错核心进行科学考察。
1990年:对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1991年:率队对藏东南帕隆藏布下游谷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考察。
1994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及中喜马拉雅山地进行考察。
1995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再次进行考察。
1998年:春秋两次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而以上这些,只是他众多的野外工作中涉及珠峰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在如此频繁的赴藏工作中,他甚至还参与了很多国际性质的环境考察,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是很惬意的,工作地点遍及全世界,岂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然而,当你认识到野外工作的实质后便不会这样认为了。众所周知,野外考察靠的就是不断的观察和积极的及时的思考及记录。而在这样紧凑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有一些时间做什么观光旅游的工作,那无疑是对工作的亵渎。这样不但无法将工作做好,甚至即便你想好好的游玩,也会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尽兴。所以,这样的野外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可见,多年从事这样工作的李波升势将自己对工作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融入到工作的枯燥工程中才得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得到业界和世人的赞赏和认同。
当然,作为科学家,没有学术成果是不可以的。李渤生最为著名的学术成果就是那篇业内闻名的《雪域奇葩-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在这篇充满着浓厚人文色彩的学术著作中,李渤生不只是像人们展示了自己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和成就,更像人们展示着自己对珠峰、甚至是对世界的浓厚的人文关怀。
这不是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是一篇甚至可以称作文学作品的学术研究文章。文章共分为珠穆朗玛峰称谓考、神女峰下的香格里拉、珠穆朗玛峰的儿女、神女峰上的黑雪、雪域奇葩五个部分。单从各个小标题上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这是如何的一篇文章。在对珠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描述中,李渤生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之上的儿女们的深厚感情化做最温柔的最贴切的词汇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热爱。正是这样的热情和关注才造就了这篇光彩的文章,甚至李渤生整个的科学人生。
提笔至此,还是觉得自己对李渤生整个人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毕竟本身不是学习相关领域的,在对其工作的理解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略显偏颇的主管感受。但是,即便如此,我仍深深的体会到,科学的道路没有平坦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现在,科学的领域在扩展也在缩小,这更要求科学家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也正因为如此,科学研究中的热情才显得如此重要,正如同李渤生一样。而只有将无限热情融入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
汉开
2024-12-11 广告
2024-12-11 广告
在艺术生文化课培训方面,成都择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为艺考生提供全面而高效的文化课辅导。我们深知艺术生在专业与文化课之间的平衡挑战,因此特别设计了针对性强的课程,旨在帮助艺术生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技巧,从而在文化课上取得优异成绩。我们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展开全部
作文《我心目中的科学家》
求一片《我心目中的科学家》作文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成为第NaN位粉丝
当大家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往往我们听到的是一些伟大的尽人皆知的名字。比如提到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名单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名字: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是的,这些伟大的名字的所有人确实为这个世界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创造者我们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伟人们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作为先锋一样的存在,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罢了,只是众多拥有才华和勤奋的人中再度拥有幸运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尊敬,值得我佩服,却不是我崇拜的对象。
其实,在开始思考我最崇拜的现代科学家是谁和为什么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毕竟不是爱好科学研究的好奇宝宝,平时对科学的爱好也仅止于电子产品而已。但是我很清楚会被自己崇拜的应该是用最朴素的心态、最诚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踏实的行动验证和追求自己信念的科学家,他可以不是世界闻名的,可以不是著作众多的,甚至可以没有什么业界闻名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只是科学界的最基层,但是正是这样的基座垫起了整个科学的大厦,所以,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崇拜。
李渤生,这是一个在几天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的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名字。作为完全的外行人,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陌生的。资料上是这样描述这个人的:李渤生,男,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46年6月10日生于山东惠民。1970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生态学研究上有较深造诣。现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中外联合专家组成员,珠峰自然保护区中外联合专家组组长,此外还受聘为美国高山研究所高级专家。
在查看他的著作时,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理论性浓厚的学术著作,而是以实地探查性质的研究报告为主。在他的大多数工作时间中,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而是用他的双脚踏遍他的研究空间,用他的双眼观察者、用他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可以说,他纠其大半的时间进行着野外考察式的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是要付出无数的时间、金钱、汗水,甚至是鲜血的。野外的研究不比室内的工作,需要冒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生命危险。
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专家组组长,李渤生总是要活跃在珠峰的周围的。广阔的青藏高原就是李渤生的灵感和事业的沃土。在他的野外工作记录上,我们仿佛可以鲜明的看见他的工作状态。
197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进行植被调查。
197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藏北分队,首次对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0年: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横断山南段植被进行考察。
1982-1983:参加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东喜马拉雅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区
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连续科学考察。
1985年:参加美国高山研究所专家组对珠穆朗玛峰两侧中国、尼泊尔区域进行的科学考察。
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新疆和西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植被进行考察。
1988年:组织领导中美联合考察队,对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里的美马错核心进行科学考察。
1990年:对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1991年:率队对藏东南帕隆藏布下游谷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考察。
1994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及中喜马拉雅山地进行考察。
1995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再次进行考察。
1998年:春秋两次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而以上这些,只是他众多的野外工作中涉及珠峰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在如此频繁的赴藏工作中,他甚至还参与了很多国际性质的环境考察,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是很惬意的,工作地点遍及全世界,岂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然而,当你认识到野外工作的实质后便不会这样认为了。众所周知,野外考察靠的就是不断的观察和积极的及时的思考及记录。而在这样紧凑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有一些时间做什么观光旅游的工作,那无疑是对工作的亵渎。这样不但无法将工作做好,甚至即便你想好好的游玩,也会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尽兴。所以,这样的野外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可见,多年从事这样工作的李波升势将自己对工作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融入到工作的枯燥工程中才得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得到业界和世人的赞赏和认同。
当然,作为科学家,没有学术成果是不可以的。李渤生最为著名的学术成果就是那篇业内闻名的《雪域奇葩-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在这篇充满着浓厚人文色彩的学术著作中,李渤生不只是像人们展示了自己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和成就,更像人们展示着自己对珠峰、甚至是对世界的浓厚的人文关怀。
这不是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是一篇甚至可以称作文学作品的学术研究文章。文章共分为珠穆朗玛峰称谓考、神女峰下的香格里拉、珠穆朗玛峰的儿女、神女峰上的黑雪、雪域奇葩五个部分。单从各个小标题上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这是如何的一篇文章。在对珠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描述中,李渤生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之上的儿女们的深厚感情化做最温柔的最贴切的词汇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热爱。正是这样的热情和关注才造就了这篇光彩的文章,甚至李渤生整个的科学人生。
提笔至此,还是觉得自己对李渤生整个人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毕竟本身不是学习相关领域的,在对其工作的理解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略显偏颇的主管感受。但是,即便如此,我仍深深的体会到,科学的道路没有平坦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现在,科学的领域在扩展也在缩小,这更要求科学家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也正因为如此,科学研究中的热情才显得如此重要,正如同李渤生一样。而只有将无限热情融入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
求一片《我心目中的科学家》作文
我来答有奖励
匿名用户
成为第NaN位粉丝
当大家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往往我们听到的是一些伟大的尽人皆知的名字。比如提到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名单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名字: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是的,这些伟大的名字的所有人确实为这个世界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创造者我们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伟人们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作为先锋一样的存在,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罢了,只是众多拥有才华和勤奋的人中再度拥有幸运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尊敬,值得我佩服,却不是我崇拜的对象。
其实,在开始思考我最崇拜的现代科学家是谁和为什么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没有一个现成的人选,毕竟不是爱好科学研究的好奇宝宝,平时对科学的爱好也仅止于电子产品而已。但是我很清楚会被自己崇拜的应该是用最朴素的心态、最诚恳的态度、最坚定的信念和最踏实的行动验证和追求自己信念的科学家,他可以不是世界闻名的,可以不是著作众多的,甚至可以没有什么业界闻名的理论成果。这样的科学家只是科学界的最基层,但是正是这样的基座垫起了整个科学的大厦,所以,这样的科学家值得我崇拜。
李渤生,这是一个在几天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名字。的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找到的名字。作为完全的外行人,对这个名字所代表的意义是完全陌生的。资料上是这样描述这个人的:李渤生,男,现任职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46年6月10日生于山东惠民。1970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生态学研究上有较深造诣。现任中国生态学会、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中国麋鹿基金会理事,北京生态学会秘书长,中国麋鹿重引进项目中外联合专家组成员,珠峰自然保护区中外联合专家组组长,此外还受聘为美国高山研究所高级专家。
在查看他的著作时,我几乎没有发现什么重大的理论性浓厚的学术著作,而是以实地探查性质的研究报告为主。在他的大多数工作时间中,办公室、教室、实验室,而是用他的双脚踏遍他的研究空间,用他的双眼观察者、用他手中的照相机记录着。可以说,他纠其大半的时间进行着野外考察式的工作。毫无疑问,这样的工作是要付出无数的时间、金钱、汗水,甚至是鲜血的。野外的研究不比室内的工作,需要冒着很多的风险,比如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身体上的不适甚至是无法预料的生命危险。
作为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专家组组长,李渤生总是要活跃在珠峰的周围的。广阔的青藏高原就是李渤生的灵感和事业的沃土。在他的野外工作记录上,我们仿佛可以鲜明的看见他的工作状态。
1975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西藏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源地区进行植被调查。
1976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藏北分队,首次对藏北羌塘高原无人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0年:在西藏墨脱地区进行植被考察。
1981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横断山南段植被进行考察。
1982-1983:参加中国科学院登山科学考察队,对东喜马拉雅最高峰~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区
进行了长达15个月的连续科学考察。
1985年:参加美国高山研究所专家组对珠穆朗玛峰两侧中国、尼泊尔区域进行的科学考察。
1987年: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队,对新疆和西藏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地区植被进行考察。
1988年:组织领导中美联合考察队,对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阿里的美马错核心进行科学考察。
1990年:对西藏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科学考察。
1991年:率队对藏东南帕隆藏布下游谷地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进行考察。
1994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及中喜马拉雅山地进行考察。
1995年:对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再次进行考察。
1998年:春秋两次赴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考察。
而以上这些,只是他众多的野外工作中涉及珠峰和青藏高原的部分。在如此频繁的赴藏工作中,他甚至还参与了很多国际性质的环境考察,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工作是很惬意的,工作地点遍及全世界,岂不是旅游的好机会?然而,当你认识到野外工作的实质后便不会这样认为了。众所周知,野外考察靠的就是不断的观察和积极的及时的思考及记录。而在这样紧凑的工作过程中要想有一些时间做什么观光旅游的工作,那无疑是对工作的亵渎。这样不但无法将工作做好,甚至即便你想好好的游玩,也会因为工作的牵绊而无法尽兴。所以,这样的野外工作甚至可以说是枯燥乏味的。可见,多年从事这样工作的李波升势将自己对工作的极大兴趣和热情融入到工作的枯燥工程中才得以很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得到业界和世人的赞赏和认同。
当然,作为科学家,没有学术成果是不可以的。李渤生最为著名的学术成果就是那篇业内闻名的《雪域奇葩-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在这篇充满着浓厚人文色彩的学术著作中,李渤生不只是像人们展示了自己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造诣和成就,更像人们展示着自己对珠峰、甚至是对世界的浓厚的人文关怀。
这不是一篇冷冰冰的学术著作,而是一篇甚至可以称作文学作品的学术研究文章。文章共分为珠穆朗玛峰称谓考、神女峰下的香格里拉、珠穆朗玛峰的儿女、神女峰上的黑雪、雪域奇葩五个部分。单从各个小标题上我们就能清晰的看出这是如何的一篇文章。在对珠峰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的描述中,李渤生将自己对这片土地和土地之上的儿女们的深厚感情化做最温柔的最贴切的词汇跃然纸上,字里行间都是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热爱。正是这样的热情和关注才造就了这篇光彩的文章,甚至李渤生整个的科学人生。
提笔至此,还是觉得自己对李渤生整个人的理解都是浅薄的。毕竟本身不是学习相关领域的,在对其工作的理解中总是会不自觉的加入自己略显偏颇的主管感受。但是,即便如此,我仍深深的体会到,科学的道路没有平坦的,尤其是在21世纪的现在,科学的领域在扩展也在缩小,这更要求科学家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也正因为如此,科学研究中的热情才显得如此重要,正如同李渤生一样。而只有将无限热情融入科学研究中的科学家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崇拜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当大家提到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往往我们听到的是一些伟大的尽人皆知的名字。比如提到自己最崇拜的科学家,名单中总是会有这样的名字: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是的,这些伟大的名字的所有人确实为这个世界和我们整个人类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甚至正是一个个这样的人带领着我们创造者我们的社会。但是,这样的伟人们在我的心目中,只是作为先锋一样的存在,他们只是在时代的大潮中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罢了,只是众多拥有才华和勤奋的人中再度拥有幸运的人罢了。这样的人,值得我尊敬,值得我佩服,却不是我崇拜的对象。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