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数列里常用的裂项方法

高中数学数列里常用的裂项方法有哪些?列举一下,最后能给出一个课件。(我不小心给忘了)... 高中数学 数列里常用的裂项方法有哪些?列举一下,最后能给出一个课件。(我不小心给忘了) 展开
 我来答
帐号已注销
2022-06-02 · TA获得超过10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77%
帮助的人:516万
展开全部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匿名用户
2013-06-12
展开全部
教学案例:裂项求和法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学 吴清平背景:新课程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如《数列》一章安排12课时,仅用于讲授数列的概念、等差、等比数列的相关内容便嫌不够,而人教A版的教材中,在习题设置了数列求和的多种题型,当然也应补充该部分知识了。为了赶进度,争取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充实知识内容,对例习题进行有益的补充,数列一章内容的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学生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虽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却郁郁寡欢,这种课,一点味道都没有,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于是寻求突破。感觉中课程容量不应太大,更不要追求教师讲了多少,而更应关注学生掌握了什么,一节课专攻一、两个知识点,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模仿训练,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有幸参加两位教师同上一节课:《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2课时)》,同样是对课本例、习题的拓展,教师A抓住“乘比错位相减法”展开,从等差、等比的求和公式的推导引出差比数列,引导学生探究获得该方法,从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课堂上围绕差比数列的求和,例、习题并不多,但由于聚集于某一点,把挺难的方法细化,学生亦明确了其中的关键。教师B则由数学思想方法出发,在推导等比数列前项和性质的同时,升华、提炼出多种思想方法,如错位相减法、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思想、函数思想、整体思想、待定系数法、转化与化归思想,本教学设计可谓独具匠心,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但对高一学生而言,不仅容量太大,而且拓展得太过了,一节课下来,听课老师都颇感吃力,更不用说学生了,这种课于高三总复习时使用或者更适合。课后的点评与反馈使我有所彻悟: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被动局面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精彩,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在《数列求和》的补充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第1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第2课时重点演练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形如 的数列。)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时,自己都吓了一跳:两课时的例题及练习共有20道之多,按此设计,即事能讲完也应相当赶,能有多少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呢?教学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于是决定改变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教学片断:问题(课本第53页,习题2.3 [B组]第4题)数列 的前n项和,研究一下,能否找到求 的一个公式,你能对这个问题作一些推广吗?生1(有点高兴):这个我会,把每项拆开:。师(追问):为什么会想到把每项拆开?生1:初中有遇到,老师说应该这样做。学生会求解让我很高兴,但他们是否真的懂得这种解题方法,还是凭记忆来完成?我没有把预设的解题方案讲请楚,而是抛出了另一个问题:变式:求和: 。生2(模仿):。我没有急着去评判其真伪,而是让学生去讨论。很快有学生指出其错误:生3:n = 1时, ,但 。怎么办呢?仍由学生思考、讨论。生4(猜想): 。理由: ,所以 ; ,所以 ;…推广到一般: ,所以 。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太棒了!这是学生由衷的感叹,因为这种方法是他们在不断的探索中获得的,老师只是适时地作了引导,于是课堂气氛也热烈起来。但这只是初步应用,学生的认识可能是模糊的,因而我采取了乘胜追击的方法:练习1:求和: 。根据类比,练习1的解决已水到渠成:生4: 。有什么规律?推广到一般情况又如何?这是学生的心声,他们已处于欲罢不能的学习状态了。我及时地给出了练习2:已知数列 为等差数列, ,公差 ,求 。不用我再费唇舌,学生已经而易举地完成了:生5: ,所以 。至此本节课达到了高潮,教学任务也在学生由浅入深的探究中实现了,对裂项相消法,学生已不再陌生。见学生解题兴趣空前高涨,而且离下课时间还算充裕,萦绕在我脑中的题目便再也阻止不了:练习3:求和: 。这有何难?!生6: 。“老师,你好激动哦!”我能不激动吗?!以上的解题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我只稍微作了点拔,却已充分融入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来个有难度的!见学生意犹未尽,我便不再藏拙:练习4:求和: 。确实有难度。怎么拆项呢?学生拆了半天,找不到好的头绪。“拆项的目的是什么?”我适时进行提示。拆项的目的是相消:每项拆成两项,第一项与前一式的第二项互为相反数,其和等于0!那么,练习4中,相邻两项相同的项是什么?——这是拆项的关键。生7:因为 ,……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这学期来最生动、成功的一节课,学生在课堂上不自禁地说:“老师,你好激动哦!”是的,我的激动与无限的灵感正是在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中牵引出来的,当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进行思维,并快乐地产生一个又一个好的念头时,我能不忘情地投入吗?!2、对数学课,传统的认识是“数学即解题”,谁解题又快又准,考试分数也会较高,顺理成章的成了高材生。于是课堂成了“给出公式——例题示范——强化训练”的模式,教学目标便是把学生培养成为“解题机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便在慢慢地被扼杀了。然而,教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的传统认识并不可靠,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应改变教师一手包办、灌输式的讲授方式;应注意创设问题情景,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应呈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结论的来龙去脉,甚至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家的探究过程,亲自进行合理猜想、合作探究并获得数学结论。本设计抓住了学生思维的软胁,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先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链,所有的结论(解题方法)都是学生通过探究而得到的,教师只是作了适时的引导,因此,课堂教学是有效的、学生乐意接受并在不断的追问与修正中掌握解题方法,体会数学的本质。3、新课程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活力,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都有着丰富的新的理念。当我们重新审视课程标准的性质与内容时,我们不自禁的要追问:课堂教学应教给学生什么呢?是传授知识,还是以“知识”为载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回答是显然的,应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其它。可以分数评价教师的制度使我们带上了“镣铐”,想“跳舞”也是心惊胆战的:如果学生的成绩提不上来,则一切的尝试与努力都是白费劲。本教学设计沿着数学发展的脉落,把“多而散”的内容变成“少而精”,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结论并进行验证的过程,课堂并没有大量的例题、练习,学生在活动中却学会了最本质的东西。本设计更从庞杂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去寻找关系,挖掘书本背后的数学思想,挖掘出基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教学生学会思考,让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课堂活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12
展开全部
裂项法  裂项法求和
  这是分解与组合思想在数列求和中的具体应用. 裂项法的实质是将数列中的每项(通项)分解,然后重新组合,使之能消去一些项,最终达到求和的目的. 通项分解(裂项)如:
  (1)1/n(n+1)=1/n-1/(n+1)
  (2)1/(2n-1)(2n+1)=1/2[1/(2n-1)-1/(2n+1)]
  (3)1/n(n+1)(n+2)=1/2[1/n(n+1)-1/(n+1)(n+2)]
  (4)1/(√a+√b)=[1/(a-b)](√a-√b)
  (5) n·n!=(n+1)!-n!
  [例1] 【分数裂项基本型】求数列an=1/n(n+1) 的前n项和.
  解:an=1/n(n+1)=1/n-1/(n+1) (裂项)
  则 Sn=1-1/2+1/2-1/3+1/4…+1/n-1/(n+1)(裂项求和)
  = 1-1/(n+1)
  = n/(n+1)
   [例2] 【整数裂项基本型】求数列an=n(n+1) 的前n项和.
  解:an=n(n+1)=[n(n+1)(n+2)-(n-1)n(n+1)]/3(裂项)
  则 Sn=[1×2×3-0×1×2+2×3×4-1×2×3+……+n(n+1)(n+2)-(n-1)n(n+1)]/3(裂项求和)
  = (n-1)n(n+1)/3
  小结:此类变形的特点是将原数列每一项拆为两项之后,其中中间的大部分项都互相抵消了。只剩下有限的几项。
  注意: 余下的项具有如下的特点
  1余下的项前后的位置前后是对称的。
  2余下的项前后的正负性是相反的。
  易错点:注意检查裂项后式子和原式是否相等,典型错误如:1/(3×5)=1/3-1/5(等式右边应当除以2)
  附: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公式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等。(关键是找数列的通项结构)
  1、分组法求数列的和:如an=2n+3n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an=n·2^n
  3、裂项法求和:如an=1/n(n+1)
  4、倒序相加法求和:如an= n
  5、求数列的最大、最小项的方法:
  ① an+1-an=…… 如an= -2n2+29n-3
  ② (an>0) 如an=
  ③ an=f(n) 研究函数f(n)的增减性 如an= an^2+bn+c(a≠0)
  6、在等差数列 中,有关Sn 的最值问题——常用邻项变号法求解:
  (1)当 a1>0,d<0时,满足{an}的项数m使得Sm取最大值.
  (2)当 a1<0,d>0时,满足{an}的项数m使得Sm取最小值.
  在解含绝对值的数列最值问题时,注意转化思想的应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