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为什么要用平声韵
格律诗为什么要用平声韵,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平声和仄声读法,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平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上、去、入为声韵的仄声)。
阴平声:如天、滩、通等读音——高而长,不升不降;
阳平声:如谈、明、能等读音——低而长,不升不降;
上声:如坦、海、有、体等读音——上升而短;
去声:如炭、外、字、韵等读音——下降而短;
入声:如插、合、尺、陆等读音——短促;在现代汉语普通话已不存在这个入声调,分别并入了汉语拼音第一、二、三、四声中。
从上面读音的音调看,平声韵和仄声韵明显的特点是音调的长短,加之发音清浊等因素。由此我想正是因为平声韵的长调使得押韵更具音乐美感而显著吧,久而久之成为了俗成的格律诗常用的声韵也未可知。其实在古体诗中格律不是很严格的甚至是很自由的。即使近体诗仄声韵可以用的,只不过较少而已。如唐代诗人曹邺《官仓鼠》就是以仄声韵作韵脚的诗: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不过用韵更严格的是一首诗韵脚(斗、走、口)必是同一个声调(上声)。和平声韵同样第三句规定不用韵的末字改用平声(饥)字。再如唐代诗人柳宗元以入声字作韵脚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同样都是和平声韵同样第三句规定不用韵的末字改用平声(翁)字。所以说并非完全都必须用平声韵。
以上回答没有肯定的资料参阅回答您的问题,其中存在本人主观认识难免有偏颇,仅供参考。
这其实是由声音作用于听觉而产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要决定的。格律诗之所以要押韵,是因为要产生一种循环往复的韵律美(听觉美),人们发出的声音是有清浊之分的,平声为清,仄声为浊。清声高昂,音调悠扬;浊声短促,音调沉闷。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了也可以说是捕捉到了声音的这一特性,于是就由不自觉地到自觉地运用起来,并最终约定俗成。
为什么要用平声韵而不用仄声韵呢?
记得当年我读大学时,教古汉语的老师(我这位老师是业余研究易经的,平时说话做事都显出一种神秘气)讲到这个环节时,“沙,沙,沙!”龙飞凤舞地在黑板上写下几组人名:
项羽 刘邦
刘备 孙权
蒋介石 毛泽东
要大家仔细玩味这几组人名在音韵上的特征。大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眼瞪小眼,搞不清这位老师什么意思?我暂时休息几分钟,你们大家也可以玩一玩,猜一猜,看从这几组人名能看出什么端倪来?
然后这位老师出语惊人:取人名最好用平声字,尤其是男子,成功的领袖人物非平声的人名莫属!因此男子取名字时,即使不能全部为平声(因为姓氏的平仄是由不得你选择的),最少也要最后一个字为平声。
项羽(仄仄) 刘邦(平平)
刘备(平仄) 孙权(平平)
蒋介石(仄仄仄) 毛泽东(平平平)
这几组竞争对手间,所有的仄声者都落败了,所有的平声者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这说明了什么呢?
这说明以平声作人名时,发音高吭响亮,余音悠扬,其亲和力感召力更强,更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感,因此也就更适合于做领袖。
然后,老师依次说出了当代中国几个领袖人的名字(此处因故删除部分文字)。
这还不出奇,出奇的是后来出现的几位领导人,无一例外地符合他所讲的这一特征。现在我迫切想要知道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能够打破这一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