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怎么写?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西方节日在中国,要写开题报告..哪位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写啊?最好是以我们研究的课题为列。谢谢了哈~!...
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西方节日在中国,要写开题报告..哪位可以告诉我们怎么写啊?最好是以我们研究的课题为列。谢谢了哈~!
展开
3个回答
2013-06-13
展开全部
课 题
名 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2004—01702
导师: 程飞
成员:张鉴波 杨振波 黄衍威 赖勇勇 赖勇翔 周小婷 张 瑜 程 洁
组长:张鉴波
班级:高一(1)班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森笑迟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升渗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此李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
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由这个开题报告,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出来,做这项研究时我们的选题是来源于中学历史课本的。这说明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我们应该时刻想到研究性学习。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内容是否能为成为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选题。《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这个开题报告,在课题背景中就提出了“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这样就很好地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和当今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观点联系起来了。很好地解决了将课本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这个研究选题变得更有意义。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找到了开题的素材,然后我们怎么将学科教学深化呢?这个任务就要交给研究性学习来完成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会取得什么预期效果呢?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选题中我们可以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证题和结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历史教师外,其他各个科目尤其是人文与社会学科的相关教师都可以做为该研究选题的指导教师。这样就使得原本让一个历史老师花很多时间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历史问题,变成了一项计划周密、步骤严谨的集体活动。很多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迎刃而解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来,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教学不可分离和不可割裂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有很好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将各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有意互补呢?我认为应该重点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人员配置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涉及范围广,融合程度高的学科,首先要设置一个专家组来保证其师资的质量。这个专家组应该由各个科目的科组长和任教该年级的备课组长担任。这样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保证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有相应的专家做指导。其次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是研究性学习教师组的成员。除了师资以外还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才行。所以学校各行政领导要对研究性学习予以高度重视。在各个场合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还可以担任研究性学习的名誉专家等。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成员要广,宣传的力度要大,毕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师资培训问题
专家组的老师要定期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在各具体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到研究性学习,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具体学科教学,把具体学科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给研究性学习做开题参考。
三.合作与交流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是通过学科教学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提出来,让研究性学习去研究达到
进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我们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该问题涉及到很多学科要求各科老师互相合作配合一起为研究性学习服务。这个时候各学科的老师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长补短,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达到共同提高。
四.评价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而弱化其甄别功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要组织专家组进行集体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把一些优秀的成果推荐到相关的杂志,专刊上发表。对于发表的成果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某些学校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已经进行过类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还是第一次被列出来。对于它的探讨和研究正始兴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如何将科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名 称
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
课题编号
2004—01702
导师: 程飞
成员:张鉴波 杨振波 黄衍威 赖勇勇 赖勇翔 周小婷 张 瑜 程 洁
组长:张鉴波
班级:高一(1)班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俗话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将“衣”摆在首位。可见,“衣着”在人森笑迟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绚丽多彩的服饰不仅体现了人类对美的追求,更作为升渗社会文化的一种载体,不同的服饰打扮还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从远古时代的人类用树叶兽皮遮羞保暖,到当今社会讲究时尚、潮流、个性的流行服饰,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们将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追寻我国服饰文化史,领略中华服饰文化的此李精髓与博大。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制订出一个可行方案,宣传服饰文化,让服饰文化引起更多当代中学生的关注,使他们对穿着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认识与品味,让他们的穿着打扮展现出当代中学生动人的风采。
预期成果
体验、调查分析报告、论文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基础知识、能力,收集有关资料,撰写相关论文。
活动
计划
任务分工:由于人数有限,所以全组全过程参与。
活动计划:
第一阶段(第3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开好开题会,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第4—10周):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搜集中国古今服饰文化的有关资料,并整理分析资料。
第三阶段(第11周):对我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穿着打扮追求与认识的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数据。
第四阶段(第12—13周):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撰写和修改课题研究报告。准备相关验收材料,完成有关结题验收的准备工作,申请课题鉴定、验收。
由这个开题报告,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出来,做这项研究时我们的选题是来源于中学历史课本的。这说明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我们应该时刻想到研究性学习。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内容是否能为成为研究性学习所研究的选题。《从穿着打扮看我们生活的变化
——中国古今服饰文化小探》这个开题报告,在课题背景中就提出了“人类的服饰演变历程怎样?它又是怎样影响、改变人们生活与观念的?当代的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这样就很好地将课本上的历史知识和当今中学生对穿着打扮的观点联系起来了。很好地解决了将课本知识转移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这个研究选题变得更有意义。
从学科教学中我们找到了开题的素材,然后我们怎么将学科教学深化呢?这个任务就要交给研究性学习来完成了。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会取得什么预期效果呢?进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选题中我们可以采取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然后再根据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证题和结题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历史教师外,其他各个科目尤其是人文与社会学科的相关教师都可以做为该研究选题的指导教师。这样就使得原本让一个历史老师花很多时间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历史问题,变成了一项计划周密、步骤严谨的集体活动。很多原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迎刃而解了。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来,研究性学习和各学科教学不可分离和不可割裂的,它们是一个整体,有很好的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将各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有意互补呢?我认为应该重点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人员配置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涉及范围广,融合程度高的学科,首先要设置一个专家组来保证其师资的质量。这个专家组应该由各个科目的科组长和任教该年级的备课组长担任。这样一个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教师队伍可以保证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有相应的专家做指导。其次全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都是研究性学习教师组的成员。除了师资以外还要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才行。所以学校各行政领导要对研究性学习予以高度重视。在各个场合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还可以担任研究性学习的名誉专家等。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成员要广,宣传的力度要大,毕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二.师资培训问题
专家组的老师要定期对普通教师进行培训,让其在各具体学科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到研究性学习,用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具体学科教学,把具体学科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提供给研究性学习做开题参考。
三.合作与交流的问题
有时候我们是通过学科教学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提出来,让研究性学习去研究达到
进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数时候是我们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该问题涉及到很多学科要求各科老师互相合作配合一起为研究性学习服务。这个时候各学科的老师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长补短,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达到共同提高。
四.评价问题
新课程改革要求强化评价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而弱化其甄别功能。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我们要组织专家组进行集体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指导老师和学生进行评价。把一些优秀的成果推荐到相关的杂志,专刊上发表。对于发表的成果学校给予表彰和奖励。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某些学校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已经进行过类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还是第一次被列出来。对于它的探讨和研究正始兴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学习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如何将科学科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这些都是我们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论文大师兄
2024-11-18 广告
2024-11-18 广告
结合开源架构预训练及微调,研发学术之星4.0学术模型,面向超7000万有写作论文、书籍、报告需求的高知人群。 从读写论文需求切入,开发工具提升用户的写作效率,为广大学术研究者提供了论文开题、写作、答辩及就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基于提供的学科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论文大师兄提供
推荐于2017-05-16
展开全部
开题报告表
课题:中学生与研究性学习
课题组的构 成
组长:宋敏
组员:李明发、李阮飞、任婕、唐健才、羊明魏、黄小武、王海琼
导师:薛英杰
课题选择的缘由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分占的比率也很大,那么这门课会禅凯对我们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谋害我们的年华,还是有益于我们?因此,我们选择此课程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作用,让学校更掘袭虚好的开展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工作,同时让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且更能深入地了解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让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在开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 范 围
一、对中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怎样正确认识对待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性
四、研究性学习开展存在的问题
五、中学生心目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 题 研 究
拟使用的方法:问卷调查、校园师生采访、资料收集、校外有关部门走访
课题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校园、教育局、自行车、照相机、图书馆、问卷
计划采访人 员
校内:主任、各班主任、各指导老师、学生(抽样)
校外:各家长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
课题研究的计划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一周:了解研究性学习、图书查找、报刊、网络
一周:写阅读体验、小组讨论交流
三周:校内采访调查、采访、问卷调查
两周:分析整理调查结果、小组分工合作
三周:社会联系、采访
三周:论文草成、汇总
两周:确定论文框架、小组讨论
三周:成果汇总、小组合作
小组分工
姓名、主要负责任务
黄小武、羊明魏:资料管理、分析整理
全体组员:校外采访
唐健才:经费管理
王海琼:考勤
任判燃婕、唐健才:网络、电脑
全体组员:论文撰写,论文设计,问卷分析、统计
导师意见:同意开题 薛英杰
课题:中学生与研究性学习
课题组的构 成
组长:宋敏
组员:李明发、李阮飞、任婕、唐健才、羊明魏、黄小武、王海琼
导师:薛英杰
课题选择的缘由
研究性学习是我们新课程中重要的一门课程,学分占的比率也很大,那么这门课会禅凯对我们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帮助?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谋害我们的年华,还是有益于我们?因此,我们选择此课程进行研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
了解研究性学习的作用,让学校更掘袭虚好的开展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有关工作,同时让中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且更能深入地了解研究性学习对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影响。最后,让大家都知道研究性学习对我们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以及在开展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课题研究涉及的内容 范 围
一、对中学生的作用和影响
二、怎样正确认识对待研究性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用性
四、研究性学习开展存在的问题
五、中学生心目中的研究性学习
课 题 研 究
拟使用的方法:问卷调查、校园师生采访、资料收集、校外有关部门走访
课题研究所需的场地、设施、器材条件、校园、教育局、自行车、照相机、图书馆、问卷
计划采访人 员
校内:主任、各班主任、各指导老师、学生(抽样)
校外:各家长和相关的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
课题研究的计划
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一周:了解研究性学习、图书查找、报刊、网络
一周:写阅读体验、小组讨论交流
三周:校内采访调查、采访、问卷调查
两周:分析整理调查结果、小组分工合作
三周:社会联系、采访
三周:论文草成、汇总
两周:确定论文框架、小组讨论
三周:成果汇总、小组合作
小组分工
姓名、主要负责任务
黄小武、羊明魏:资料管理、分析整理
全体组员:校外采访
唐健才:经费管理
王海琼:考勤
任判燃婕、唐健才:网络、电脑
全体组员:论文撰写,论文设计,问卷分析、统计
导师意见:同意开题 薛英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研究报告
开放分类: 学术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写 作 格 式 简 介
第一部分 a引言; b慨述; c研究背景和意义; d研究方法和角常; e研究毁纤歼对象与方法;
第二部分 a研究结果; b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c探讨与认识; d现状与问题; e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a结论; b结论与建议; c研究结论和说明; d建议和展望; e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一)类型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二)结构
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纤冲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四)前言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竖激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七)注释和参考文献、(八)附录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一)影响研究报告和论文质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学水平和研究素养
3、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写作步骤
1、确定成果类型及主题——定位。
2、谋篇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形成尽可能完整的内容框架体系。(放)
选取三特(特长、特色、特点)进行创造性构思,突出重点难点,围绕中心论点进行系统梳理。(收)
照顾文章结构比例的匀称性,进行适当的内容调整。
拟定写作提纲:句子提纲、标题提纲、段落提纲、图表式提纲。
3、初稿写作
1)有话想说
2)无话可说
忘
回
跳
3)有话能说
4、修改定稿
1)关注三类问题:
全局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
细节性问题
2) 修改方法:
存放-冷却-补正修改法
边写边改-气呵成法
同行交流-导师点评-自我修改法。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策略
(一)文章的类型
抄
凑
合
流
(二)投稿的策略:
1、了解杂志特色:编辑方向、体裁风格、开设栏目、作者群体
2、因稿论嫁,从一而终;多次强化,终结善果。
3、集中一点,挖深挖透,成小专家,专家小成。
六、教师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题:
过大、过空、过泛,缺乏实效性
追风现象明显
命题作文、应景作文现象明显,敷衍应付行为居多
二)写作
文章类型体裁选择定位不准确;
破题困难,不能抓住切入点和结合点契合点
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晰,划分不统一、不穷尽;基本概念术语理解不透,空话套话比较多,胡乱套用现象明显;
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思维方式满足于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出现跳跃性思维、游走式思维,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
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理论推导缺乏,理论体系构建困难;
局限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跟着感觉走;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意的印证,出现理论与实践分离,论点和案例脱节的现象,且缺乏对案例的必要分析;
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意识淡漠;收集不全面充分,观点材料不统一;
材料取舍比较困难;数据处理不科学,分析水平比较简单原始;
治学态度不严谨,结论推断比较随意,缺乏足够必要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撑,往往凭感觉经验下结论;
语言拼凑痕迹明显,一味追求对仗工整,明显有文学化倾向;语言表达不流畅;标题冗长,不够简洁明了
原因
理论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真下功夫;存在知识性缺陷,忽略条件性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理论底蕴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条件——目标之间缺乏合理构建,应然与实然、理念、经验与行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结;
研究动态现状了解不够;难以把握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很难抓住源头问题做文章;容易出现重心偏移、定位不准的现象;
对自身教学经验反思不够,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抓不准;经验不能升华为理论;
研究设计不科学、过程不落实,操作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抓手、切实可行的措施。
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一)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论述性研究报告、描述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或实验性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四个类别。
论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研究报告。
实证性、实验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用事实说明现象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互为因果,以及现象为什么发生,怎么能发生的研究报告。
文献资料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以口头、文字、音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进程、争议、趋势等的研究报告。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 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那末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共性”也就不难领会了。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开放分类: 学术
课 题 研 究 报 告 写 作 格 式 简 介
第一部分 a引言; b慨述; c研究背景和意义; d研究方法和角常; e研究毁纤歼对象与方法;
第二部分 a研究结果; b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 c探讨与认识; d现状与问题; e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a结论; b结论与建议; c研究结论和说明; d建议和展望; e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报告论文撰写的意义
研究报告和论文是:
1、研究者思想发展的忠实记录
2、课题研究水平和价值高低的标志。
3、进行学术交流和科研成果推广的重要形式。(跨越时空)
4、深化原有研究成果、提高自己研究水平、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活动。
二、研究报告的类型和结构
(一)类型
1、实证性研究报告
2、文献性研究报告
3、理论性研究报告
(二)结构
题目、署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和参考文献、附录
1、实证性研究报告:如教育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主要是用事实说明问题,材料力求具体典型,翔实可靠、格式规范。这类报告要求通过有关资料、数据及典型事例的介绍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报告既注重理论,又重视实践,往往跟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有关。
2、文献性研究报告:主要以文献情报资料作为研究材料,以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为主,以文献的考证、分析、比较、综合为主要内容,着重研究教育领域某一方面的信息、进展、动态,以述评、综述类文章为主要表达形式。一般在教育史学、文献评论研究中用得较多。
3、理论性研究报告:狭义上的论文。以阐述对某一事物、某一问题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对象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独特的看法、创新的见解、深刻的哲理、严密的逻辑和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是其内在特点。理论性研究报告没有实证研究过程,因此对研究者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思维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素养。
论文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为论题,即纤冲真实性将被验证(论证)的命题、观点。论题的主要来源就是研究课题提出的假设及研究对假设验证的结果。论文最终是要论证论题的真实性而提出明确的论点。二为论据,即证明论题真实性的依据。论据的来源应该是研究过程所获得的信度、效度高的事实材料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材料。三为论证,即以论据证明论题的论述过程。论证是文章的结构层次、材料组织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文章思想观点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与深刻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有效性和技巧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
论文与实证性研究报告有区别,它一般将科研工作中最主要,最精彩和具有创造性的内容和结果加以提炼,用较简明精炼的语言加以表达,论文不包括过多的具体研究方法和过程,而更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任何研究课题的成果都可以用论文来表达。
三、写作内容和要求
(一)题目
1、题目的内容
类型、定位、作用
2、写作要求
标题要准确
标题要新颖
题式可多样
标题要简洁
(二)署 名
1、署名的方式
集体署名
个人署名
2、署名的规则
贡献大小:提出研究设想、承担研究工作、解决关键问题。
惯例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四)前言
(三)内容提要关键词
1、内容摘要:中心内容、结构及主要论点和评述;要求重点突出,内容精练,观点明确、一般不用第一人称,以200---300字为宜。学术论文也不宜超过1000字,有关刊物要有中英文摘要。
2、关键词:必须是规范科学的名词术语,一般每篇文章有3~5个关键词(主题词)。属于支柱性概念。
(四)前言
1、内容:问题的由来;文献综述:课题的界定(概念术语的解释)及问题的陈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竖激写作要求:课题阐述要清楚准确,中心突出;客观公正、科学准确评价他人的研究成果;简明扼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动机和意义。
(五)正文
1、内容:它必须对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分析提出论点、分析论据,进行论证。
研究报告又分:1、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2、研究的内容和假设 3、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4、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报告的重点部分。A. 结果的定性定量分析,B.研究结果的讨论 。
结果分析与讨论材料缺乏的原因
研究设计缺乏一种系统观,讨论问题思路狭隘
操作过程不够到位,操作措施不够落实,就产生不了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文献资料检索不够,对他人的研究研究缺乏了解,对自己结果的讨论就缺乏客观性、支持的力度
反映结果的项目指标难以确定
测量的方法与手段较难选择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要求不断提高
结果分析与讨论对研究者理论素养和洞察力要求较高
对下一步的研究提不出发展的方向。
2、写作要求
2、写作要求:
总体要求:科学性和创造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
具体要求有:1、掌握材料要充分。2、分析整理要科学。3、图表使用要恰当。4、观点材料要统一。5、语言使用要规范。正确区分学术概念和生活概念,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6、引用论点要慎重。与已一致,佐证;他人观点中某些好思想,提练综合;带有片面性的真理,开拓思维、慎重判断;相反的权威观点,找准错误所在。(引古不引今,引洋不引中,引刊不引报,引专著不引文集)7、内部逻辑要严密。8、标题序号要规范。9、讨论部分要简练。
(六)结论、(七)注释和参考文献、(八)附录
(六)结论
1、内容:整篇报告的概括和小结。成果概括(结论必须指出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今后研究的展望;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建议等
2、要求: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指明方向。
(七)注释和参考文献
1、内容:书籍、刊物、报纸、网络
2、要求:完整注明出处
(八)附录:问卷、量表、研究材料、统计数据、方案、计划等
四、研究报告和论文撰写
(一)影响研究报告和论文质量的因素
1、研究工作本身
2、研究者的哲学水平和研究素养
3、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写作步骤
1、确定成果类型及主题——定位。
2、谋篇构思,拟定写作提纲。
多学科多角度全面分析研究内容,形成尽可能完整的内容框架体系。(放)
选取三特(特长、特色、特点)进行创造性构思,突出重点难点,围绕中心论点进行系统梳理。(收)
照顾文章结构比例的匀称性,进行适当的内容调整。
拟定写作提纲:句子提纲、标题提纲、段落提纲、图表式提纲。
3、初稿写作
1)有话想说
2)无话可说
忘
回
跳
3)有话能说
4、修改定稿
1)关注三类问题:
全局性问题
局部性问题
细节性问题
2) 修改方法:
存放-冷却-补正修改法
边写边改-气呵成法
同行交流-导师点评-自我修改法。
五、文章的类型和投稿策略
(一)文章的类型
抄
凑
合
流
(二)投稿的策略:
1、了解杂志特色:编辑方向、体裁风格、开设栏目、作者群体
2、因稿论嫁,从一而终;多次强化,终结善果。
3、集中一点,挖深挖透,成小专家,专家小成。
六、教师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选题:
过大、过空、过泛,缺乏实效性
追风现象明显
命题作文、应景作文现象明显,敷衍应付行为居多
二)写作
文章类型体裁选择定位不准确;
破题困难,不能抓住切入点和结合点契合点
中心不明确,重点不突出
概念界定不清晰,划分不统一、不穷尽;基本概念术语理解不透,空话套话比较多,胡乱套用现象明显;
缺乏系统观和整体观,思维方式满足于简单的罗列和枚举,出现跳跃性思维、游走式思维,脚踩西瓜皮,滑到那儿算那儿;
结构混乱,思路不清;理论推导缺乏,理论体系构建困难;
局限于个人的体验和感受,跟着感觉走;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意的印证,出现理论与实践分离,论点和案例脱节的现象,且缺乏对案例的必要分析;
资料收集、综合分析意识淡漠;收集不全面充分,观点材料不统一;
材料取舍比较困难;数据处理不科学,分析水平比较简单原始;
治学态度不严谨,结论推断比较随意,缺乏足够必要的实证研究数据支撑,往往凭感觉经验下结论;
语言拼凑痕迹明显,一味追求对仗工整,明显有文学化倾向;语言表达不流畅;标题冗长,不够简洁明了
原因
理论学习动力不足,没有真下功夫;存在知识性缺陷,忽略条件性和方法性知识的学习
理论底蕴不扎实,综合分析能力欠缺;手段、措施——条件——目标之间缺乏合理构建,应然与实然、理念、经验与行为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结;
研究动态现状了解不够;难以把握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很难抓住源头问题做文章;容易出现重心偏移、定位不准的现象;
对自身教学经验反思不够,理论与经验的契合点抓不准;经验不能升华为理论;
研究设计不科学、过程不落实,操作随意性大,缺乏具体的抓手、切实可行的措施。
怎样撰写教育科学研究报告
(一)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揭示教育规律的主要形式。
教育科学研究报告就其内容和写作形式分为:论述性研究报告、描述性研究报告、实证性或实验性研究报告和文献资料研究报告等四个类别。
论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阐明研究对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研究报告。
描述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发生了什么的研究报告。
实证性、实验性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用事实说明现象或事物之间相互关系,互为因果,以及现象为什么发生,怎么能发生的研究报告。
文献资料研究报告:这是一种旨在以口头、文字、音像等资料为基础,分析、辨明某一方面研究的信息、水平、进程、争议、趋势等的研究报告。
(二)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基本组成部分
l、全文提要:提要就是研究工作的概述;必须能够准确地反映报告的内容和目的,文字清晰易读,要力求忠实于报告,并要避免评述。其字数以250-300字为适宜,至多也不要超过600字。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研究工作的简单过程。
4、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
5、国内外前人这个问题上,所做的工作情况简介。
6、研究结果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报告的核心,它的撰写工作,要根据研究的假设或研究的目的,作一番清晰描述,也就是对研究结果的描述。 这一部分除了用文字叙述外,还可借助图表的设计,把结果显示出来,从中可以更清晰、直观地体现重要的研究结果。
7、讨论:讨论就是对研究的分析是否恰当,不要之处。应提出修正。
8、结论:必须是根据充实的材料与分析的结果,说明结论的可靠度。
9、建议,除与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建议相同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研究的结论,针对研究的问题有头的现状,提出改革的建议,以供有头部门选择。建议的内容不能与报告的结论无关,否则便失去意义和价值。建议的表达方式,应留有余地,不要过于武断,或掺杂个人的情绪作用等。二是对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的建议,应指出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未来的研究有待改进的地方,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等,可为后人的研究,提供参考。
(三)撰写教育科研报告的几条基本原则
为了以个性透视共性,这里主要介绍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写作,掌握了这类报告的“个性”,那末教育科学研究报告的“共性”也就不难领会了。
怎样撰写好实证性研究报告呢?下面先说几条基本原
1、谁要以事实为依据 研究报告中列举的全部数据和例子,都应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绝不可有半点虚假,不能编造,不能无中生有。报告中对教育现象的因果关系分析,对教育原理和规律的探索,也都要以事实为依据。科学研究报告中的每一句带有判定性的话.都必须在足够的、可信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基础上得出。当然,科学研究报告中也必须把研究问题时所需要的大量事实材料跟撰写报告时应引用的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材料区分开来。有些事实材料,如与研究的主题扣得不紧,应当忍痛割爱;有些事实材料,应当尽量制作成表格、图例以及其它直观形式。
2、内容的阐述有逻辑性 实证性研究报告的内容阐述与研究工作的逻辑发展顺序是大体一致的,为了确保研究报告的逻辑性,我们应当首先考虑整个研究工作的发展顺序,然后再考虑报告的表达方式。研究报告内容的逻辑性是整个研究思路逻辑性的写照,没有一个好的研究基础,好的科研报告是怎么也写不出来的。 科学研究报告必须绝对如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一切叙述、说明、推断、引用,必须恰如其分。文字、用词应力求准确。概念表述应尽量用科学性用语,避免用常识性用语,以免读者费解或产生歧义。当然,研究报告的文字也必须简单、明了、通顺、流畅,既要明白如话,又要把研究的效果准确地、科学地表达出来。
3、引用文献资料要注明出处 在教育科研报告中完全可以引用,采纳别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但必须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方面应实事求是地评价,实实在在地引用;另一方面,不应当把别人的成就变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在研究报告中凡有引用别人的材料、研究成果或观点性词语,必须加以注释或说明,以向读者示知成果界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