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虞姬的故事、

告诉我、项羽.虞姬的故事、要最感动最好的、、... 告诉我、 项羽.虞姬的故事、 要最感动 最好的、、 展开
 我来答
匿名用户
推荐于2017-09-20
展开全部
有一首琵琶古曲,千年流传,这就是《霸王卸甲》。古曲的背景是公元前202年的那场著名的楚汉垓下之战,叙述的是楚军的作战经过,整首曲子低沉壮烈,充满悲剧色彩。《霸王卸甲》演奏到“别姬”这一段,音调悲切缠绵,如泣如哭。使人好似看见了自称力能拔山的霸王项羽,对着美人虞,百般无奈,泪流满目的情景。“霸王别姬”成了千百年来,叫人屡屡感叹的戏剧化效果极强的故事情节。
  史圣司马迁对项羽明显有好感,用各种文学手段将项羽塑造得栩栩如生,“霸王别姬”这段尤其使人难忘。霸王项羽知道无法挽救危局,心中悲楚,却向一个女人倾诉情绪,可见男人有时候是很软弱的。“虞啊虞啊怎么办啊!”,一个女人又有什么办法呢?但美人虞能跟着唱和,我倒以为这是不简单的。这一唱一和,感天动地。尽管司马迁是为了写活项羽,才带出了美人虞。但他决然没有想到,就这一笔,却让美人虞也芳名流传百世。

  美人虞是司马迁一笔带出的人物,所以美人虞的身世不清楚,大约从唐朝开始,她被称为虞姬。

  现在有三个地方说是虞姬的故乡。1、江苏沭阳县。2、江苏苏州(吴县)。3、浙江绍兴市。江苏大部分是东周时期的吴国所属地,浙江大部分是东周时期的越国所属地。吴越曾经兴盛,互相攻伐,后都被楚国所灭,所以苏浙一带在战国后期属于楚国。

  项羽老家在江苏宿迁,沭阳离宿迁很近。说虞姬是沭阳人,倒有和项羽青梅竹马的意思。沭阳对虞姬的宣传力度最大,到处都是虞姬的字样。

  苏州当时叫吴中,是秦会稽郡的郡治。项羽的叔叔项梁杀了人,怕仇家报仇,带着项羽避仇于吴中。说虞姬是苏州人,倒是有机会认识项羽的。

  绍兴以前叫会稽,秦始皇改名为山阴,秦始皇曾经巡游到此。过钱塘江时,项羽在江边看热闹。吴中离山阴很远,项羽不知随项梁到山阴做什么去了,在山阴待的时间不会短。说虞姬是绍兴人,是不是项羽在那儿结识了虞姬,也有可能。

  虞姬姓什么,名什么,也是不太清晰的。司马迁说名虞,也有古人说姓虞。按说,姓虞是对的,这个姓虞的“姓”那时候叫“氏”。夏商周三代的姓名与以后年代的姓名大不一样,秦朝结束了三代,但秦朝很短,虽然有了姓氏混一的趋势,但只有到了司马迁的《史记》,才真正实现。

  吴国的贵族和周贵族出自一个部族,都是姬姓,也就是“姬”部族的。吴国的贵族从“姬”部族分支出去,以国为氏,就是吴氏。司马迁以后,姓氏合一,吴国这个“姬”部族的一支就姓吴了。后来吴王的弟弟虞仲被周王封到山西平陆,就是虞国。所以春秋时候的吴国虞国是很亲近的两个国家,虞国的后人当然就姓了虞。虞姬是山西虞国的后人可能性不大,因为吴虞两国距离太远。那时候吴虞两字是相通的,虞姬应该是吴国的后人。当然也可以猜想虞国的人到吴国居住,生下虞姬,但总没有吴国的后人生下虞姬比较合理。项羽杀会稽郡守,起事于吴中,招的八千士兵是江东人(江东指江苏长江以南地区),然后一直是行军打仗,虞姬应该是这个时候跟随项羽的。所以如果非要给虞姬找个老家,苏州比较合适。

  古代中国进入了父系社会时代,女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女人固然也有名和字,但常不见历史记载。但女人必须称姓,这是因为同姓不婚的缘故。女人出嫁后就在自己的姓前面加上国名或氏,吴虞是姬姓,出嫁后加上国名或氏,就叫虞姬。史记中的美人虞后来被叫成虞姬,多半是这个原因。

  也可以这样解释,因为“姬”后来成了女人的美称,所以美人虞后来被叫成虞姬。

  美人不是漂亮女人的意思,是汉代妃嫔的一种称号,地位低于妾。司马迁是借用这个词介绍虞姬,说明虞姬是项羽的一个妃子。司马迁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可见美人虞是项羽比较喜欢的女人,经常陪伴项羽。

  虞姬自刎而去,是其艺术形象的点睛之笔。但自刎的故事却出现得较晚,唐人张守节在其《史记正义》中,引用了汉代陆贾《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和项羽的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不管这首和歌是真是假,虞姬在这首歌里似乎已有了轻生的念头。大约到了明代冯梦龙,始见虞姬自刎的说法,有些搞笑。项羽对虞姬说:“要好好伺候汉王!” 虞姬说:“贞妇不二夫,我先死吧!”于是项羽就拔下身上的剑递给了虞姬,虞姬就自刎了。以后历代的作品对此做了很大更改,虞姬是和歌舞剑后自刎。说实话,虞姬的这种自刎方式,使她达到了一种完美,这是后人的善良。

  但宋朝一本地理书《太平寰宇记》的说法,可能更合理些。此书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就是说,虞姬是被杀的。被谁杀的呢?按书中的意思,是项羽杀的。若是项羽杀的,也不奇怪,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屡见不鲜。项羽拼命突围,九死一生,是无法顾及一个女人的,干脆杀之,绝掉念想。否则把虞姬留给刘邦,项羽心里很不忍。在古代的帝王将相中要找什么真正的爱情,是没有的。但是如果真是项羽杀的,估计按司马迁描写的场景,项羽反复说“虞兮虞兮奈若何!”那意思就是你虞姬是我的包袱啊!虞姬怎么回答呢?虞姬是聪明人,只能心一沉,眼一闭,慨然死之。

虞姬墓有多处,以安徽灵璧和定远两处比较有名。灵璧是垓下之战所在地,定远是项羽南逃经过地。传说虞姬身首异处,首葬在定远,身葬在灵璧。为什么这样呢?据说项羽垓下突围,不舍虞姬,割其首而携之。到了定远,奔亡中实在无法,便将虞姬之首葬在了定远,定远人称之为虞姬墩。这个传说,不太可信的。两军大战,必须查明战果,项羽身边的人尤其是清查对象,所谓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虞姬死在垓下,比较合理,重要之人已死,敌方会比较隆重的葬埋的,虞姬应该葬在灵璧。  

有一种美丽的花,叫虞美人。相传,虞姬死后,化为虞美人草。北宋女词人魏玩也有诗说道:“三军散尽旌旗倒,玉帐佳人坐中老。香魂夜逐剑光飞,青血化为原上草。”虞美人草娇柔可怜,袅袅婷婷,随风起舞。此草花蕾未开时,如低头沉思的少女;花儿盛开时,则如飘然欲飞的美女。丰韵十足的虞美人,就如那丰韵十足的虞姬。

  有一个著名的词牌,亦叫虞美人。“虞兮”歌一唱成名,说不尽的凄凉感慨,又有虞美人草的美丽传说,于是就有人做虞美人曲。演奏时,虞美人草枝叶颤动,如果弹别的曲子,草则不动,这是因为虞美人曲是吴国曲调的缘故。虞姬作为吴人,即使化为草,听到家乡曲音,思家情动,亦要舞蹈。虞姬作为一个女人,能靠谁呢?连力能拔山的霸王都靠不住,只能思念家乡,这是根啊。虞美人就成了一个著名的词牌,用这个词牌所谱的最著名的词,是南唐李煜的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姬的故事,戏剧性极强,古往今来,被编成各种文艺体裁,家喻户晓。如杂史、杂剧、古曲、诗歌、演义、小说、电影、话剧、黄梅戏等,最为著名的是京剧《霸王别姬》。京剧大师梅兰芳以他那无与伦比的艺术造诣,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剑舞一段,完美的描绘了虞姬的感情,与剧情的发展紧密结合,博得无数的喝彩。一个历史故事,被如此多的文艺体裁所接受和改创,是不多见的。

  一晃两千年过去,美丽多才的虞姬始终向世人展示她那令人辛酸的悲剧。《霸王卸甲》虽不堪听,但却世世代代大家都在听。在《霸王卸甲》的音乐节奏中,赋诗一首,追忆可爱可怜的虞姬:

深夜琵琶心底碎,剑光满目透姣容。

突闻号角惊天起,一缕香魂恨重重。
匿名用户
2013-06-13
展开全部
项羽,名籍,秦下相人(今宿迁市宿城区人),幼年丧父,跟随叔父项梁长大成人。虞姬,名姬,现传颜集镇当地的吴姓乃虞姓后代,今沭阳县颜集镇人。在那个战乱平息的年代,有一少年从家中去舅奶家(沭阳人对外祖母的称呼),这是件高兴的事,少年时代的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舅奶家,一路上就不提多高兴了,快到舅奶家的村庄时,路过村头一桥,少年无意间向河边望去,这一望不要紧,这就望出了历史上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这个少年就是后来威震天下的楚霸王项羽,在风景如画的河边,在清澈的河面,倒映着一美丽少女正在河边洗衣,那个少女之美少年表达不出来,但他的心里已经深深爱上了她,在那座小木桥上,少年象被施了定身法,呆呆地望着,“此女只应天上有,莫非天仙下凡来”。少女也发现了望着自己的少年,定睛一看,“莫非天神下凡”,竟有如此英武少年。少女忽然脸红,害羞地端起衣服跑进了村庄。少年项羽到舅奶家后,无心再到处游玩,悄悄地向舅奶打听在河边见过的少女,当听到她是舅奶本村虞家女儿,并听舅奶夸讲此女美丽能干时,喜悦之情让舅奶看出了门道。少年急忙告别舅奶家人,回家后对母亲说了他看上虞姓美女一事,母亲叫他喊来叔叔项梁相商,大将军项梁听侄儿一说,当然同意,立即派媒人前去提亲。虞家也知下相项家一切,当然应允,美女虞姬更是喜在心里。过后,少年项羽经常以探望舅奶为由,去到虞家村与美女虞姬相会,两人是立下山盟海誓,永结同心。天有不测风云,项梁因事杀人,为了避难躲罪,项梁带着侄儿项羽逃到江南吴中一带,公元前210年,项梁叔侄在会稽观看秦始皇巡游,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项羽随口对叔叔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雄霸天下之心可见一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这时24岁的项羽和叔叔也在江南起兵,叔侄二人带兵向北横扫秦军,破釜沉舟,直捣秦都咸阳,分封各路义军领袖共24候王,自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现徐州),正式迎娶虞姬为妻子,王室不纳一妃,英雄美女过着你恩我爱的生活。不料各路反王心怀不满,尤以汉王刘邦为甚,打出了反旗。霸王项羽在感情上和生活上已经离不开虞姬,就带着虞美人东西征战,战争前期,在虞美人的鼓舞下,项羽打得刘邦丢下父亲和妻子儿女,只身逃亡,才得以保全性命。随着形势的发展,局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但这对恩爱情人从战争开始就两不分离,一直在一起,虽然战场上是刀枪相见,人头落地,死尸遍地,霸王在战场上是横扫千军,无人能挡,每到夜晚,英雄美女是恩爱有加。在一个四面楚歌的夜晚,霸王面对虞姬,百般儿女柔情涌上心头,慷慨悲愤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美人听了,心如刀绞,大王之勇无人能敌,都因我而使大王冲不出重围,随拔剑起舞,极尽柔美之舞态,边舞边和歌一首,“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义尽,贱妾何聊生。”,歌罢自刎,以殉身报情人相与之恩,来消除霸王的思想负担,鼓舞他突围的斗志。演绎了一代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终结带有浓厚的悲剧色彩。历史悠悠,千百年来,关于项羽与虞姬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多少真情男女,特别是项羽称王以后,还是始终只爱虞姬一人,打破旧制和世俗观念,王室不纳一妃,他们两人的爱情至死不俞。最感动人的是一曲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曲调激昂,歌词动人,特别是“人世间有百媚千种,我独爱爱你那一种”,是爱情表达中的千古绝唱。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壬涵衍0f5
高粉答主

2020-04-21 · 醉心答题,欢迎关注
知道答主
回答量:4.2万
采纳率:4%
帮助的人:2513万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3-06-13
展开全部
- -为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1对情人都自杀了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