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后统一三国的是晋国

如题蜀国和吴国联盟从实力上说应该是能和魏国抗衡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还有魏国后来被晋国取代又是怎么的不太明白魏国之前不是朝中曹真曹爽还有诸夏侯势力很强大么司马氏是怎么取代的... 如题 蜀国和吴国联盟从实力上说应该是能和魏国抗衡的 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还有魏国后来被晋国取代又是怎么的 不太明白魏国之前不是朝中曹真曹爽还有诸夏侯势力很强大么 司马氏是怎么取代的? 展开
 我来答
学屋舍
推荐于2019-11-17 · TA获得超过501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3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74万
展开全部

晋朝皇族的源头为河内司马氏,在曹魏时代已世代为官。如司马朗、司马懿及司马孚等兄弟总共八人,时人称“八达”。

其中司马懿具有政治及军事才略,在曹魏后期抵御蜀汉北伐及平定辽东,成为了魏国重臣。239年魏明帝去世,司马懿与曹爽受遗共同辅政,但之后司马懿被曹爽架空。

249年发生高平陵事变,司马懿重夺政权,至此司马氏开始专政。在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及司马昭逐渐巩固司马氏的势力。此期间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战争(史称寿春三叛),皆被平定。

263年司马昭为了建立赫赫军功,以做好篡夺准备,命钟会、邓艾及诸葛绪率军伐蜀,蜀汉主将姜维阻敌于剑阁。

最后邓艾经阴平直袭涪城,进逼成都。最后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史称魏灭蜀之战。及后钟会、姜维意图叛变,但被司马昭立即平定。不久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最后于266年篡位,曹魏灭亡。司马炎建立晋朝,是为晋武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当时孙吴局势混乱,吴帝孙皓不修内政又穷极奢侈。270年河西鲜卑秃发树机能叛乱,直至279年方平定。司马炎在此时先做好伐吴准备,他派羊祜守襄阳与孙吴名将陆抗对峙,派王浚于益州大造船舰。274年陆抗去世,次年羊祜提议伐吴,遭贾充反对而作罢。

经过多年准备,279年王浚、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则以“西北未定”的理由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12月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司马炎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浚军、中游杜预等军、下游王浑等军共六路并进。最后于280年逼近建业,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西晋成功统一天下。

正始十年(249)春,齐王曹芳在曹爽等陪同下去谒祭高平陵(魏明帝的陵墓),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不久,司马氏把曹爽及其兄弟,以及曹氏集团的重要成员,一律诛灭三族。从此,司马氏父子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病死,其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司马师(208—255),字子元。他专擅曹魏国政,废掉齐王曹芳,另立年仅13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正元二年(255),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司马昭(211—265),字子上。他总揽朝政,魏主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杀曹髦,另立14岁的曹奂作为傀儡皇帝。景元四年(263),他派钟会、邓艾等率军灭蜀。这年,司马昭自称晋公,后为晋王。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任丞相,袭晋王。第二年,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己当皇帝,建立了晋朝,他就是晋武帝。 


魏灭蜀以后,孙吴处于十分不利的战略地位。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冬,西晋派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遣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jùn)等分兵六路大举伐吴。各路大军所向披靡。

次年(280)三月,王水师抵达建业的石头城。吴末孙皓帝投降,吴亡, 晋朝统一全国。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