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如何转移的?
肝癌细胞生长活跃,侵袭性强,周围血窦丰富,极易侵袭包膜和血管,导致局部扩散和远处转移。肝癌转移的发生率与疾病的病程发展、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有肝内转移和肝外转移。转移的途径有血行播散、淋巴道转移、直接浸润和种植转移。医源性转移多与手术操作有关,肝癌破裂可导致腹腔内广泛转移。许多病例发现早期就可以通过门静脉癌栓转移至肝脏或其他脏器,小肝癌的血管内癌栓形成率达30%,所以肝内转移是肝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尸检发现,肝外癌转移亦不少见,转移率约达40%~71.6%。
(1)肝癌的转移途径:肝癌的转移可通过血道、淋巴道和直接播散、局部扩散等方式转移到其他器官或组织。
①血道转移:肝癌侵入门静脉导致肝内血道转移十分常见,在血窦丰富,纤维组织稀少,无肝硬化的肝组织中更为明显,故常形成多个“卫星结节”。肝癌经血道肝外转移的主要脏器为肺脏,肝癌发生肺转移约占肝外转移的90%,多因血管中小癌栓进入血液循环后滞留肺脏形成转移癌灶。肺内癌转移结节直径<1cm,弥散分布于肺叶,常呈球状,切面呈灰白色,中央可有出血、坏死。肝癌骨转移亦较常见,各地报道的资料不一致,在3%~16.2%,常见部位为脊椎骨、肋骨和胸骨,其次为骨盆、头骨和股骨上端。骨转移癌可导致病理性骨折。少数肝癌可以转移到肾上腺、肾和脑。
②淋巴道转移:大约30%肝癌细胞和70%胆管癌细胞是经淋巴道转移,多数首先转移至肝门淋巴结,少数也可以转移到胰周、腹主动脉旁、腹膜后、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
③播散转移:一般出现在肝癌晚期,特别是生长在接近肝脏表面部位的肝癌,往往先破坏肝包膜,继之发生种植性转移,最常见的是腹膜转移。
④局部扩散:肝癌细胞可以直接侵袭和浸润周围肝包膜,近肝被膜的癌结节亦可浸润邻近器官和组织,如横膈、胃、结肠、右侧胸腔等。
(2)影响肝癌转移的因素甚多,主要有:①患者年龄:30岁以下转移多见,且发生早而广泛。
②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性:一般分化程度低者容易发生转移。③是否合并肝硬化:合并肝硬化患者易发生转移,转移率达84%,而不合并肝硬化者转移率为60%。
2024-12-11 广告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也最常见,可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瘤栓。瘤栓脱落在肝内可引起多发性转移病灶,门静脉主干癌栓阻塞可引起门静脉高压和顽固性腹水,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还可血行转移至全身各部,以肾上腺、骨、肾、脑等器官较为常见。肝细胞型肝癌以血行转移多见。
2.淋巴转移:局部转移到肝门淋巴结最常见,也可转移至锁骨上、主动脉旁、胰、脾等处淋巴结,胆管细胞型肝癌转移以淋巴转移居多。淋巴转移仅占转移总数的12.6%。
3.种植转移:偶尔发生,如种植于腹膜后形成血性腹水,女性尚可有卵巢转移癌。
4.直接浸润:肝癌一般较少发生邻近脏器的直接浸润,但偶尔也可直接蔓延、浸润至邻近组织器官,如膈、胃、结肠、网膜等。
肝癌晚期化疗无效者还可用靶向治疗,短期内效果明显但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
人参皂苷Rh2是近年来一个重要的抗肿瘤研究新成果,其高效无毒治疗肝癌特点弥补了以往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的不足。有研究报道,人参皂苷Rh2能抑制肝癌细胞SMMC-7721、肝癌细胞Bel-7404增殖,并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肝癌虽总体预后不佳,但积极配合治疗一定能争取最佳效果。康复期和带瘤生存的肝癌患者要定期复查,注意平时的生活规律,特别是饮食规律。
2020-10-19 · 医保定点单位,开展肿瘤MDT多学科联合会诊
因此在临床上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行,并且肝癌细胞还可以通过淋巴进行转移,而且可以转移到肝门淋巴结以及主动脉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等。
并且需要明确的是,为了患者不产生肝癌的转移,建议患者一旦发现肝癌,及早的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早期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提高患者长期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在临床上,一定要重视肝癌的发生,建议患者及时的进行就诊,进行规范的治疗才好。
肝癌转移主要有四个途径:直接蔓延、血行转移、淋巴转移、播散,比较多的是通过血行转移到肝脏。这个血行转移可以通过门静脉而来,可以通过消化道,通过门静脉直接到肝脏;也可以通过肝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