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的实力是强于秦国没错,但是晋国内部比较混乱,一直无法集中力量,当时晋国为了储位执政,可以说内乱了大概二十多年,虽然实力强大,但是内乱不解决,还不没有真实的实力和秦国对抗的。
在春秋时期,秦国在实力方面是一直处于晋国的下方的,一直到商鞅变法,秦国才慢慢翻身。但是当时晋国也好不到哪去,晋国内战比较严重,使得朝内国无公族的情况,导致朝廷的大夫权力太大。晋献公的儿子们还比较有能力,手下有不少非公族大夫。后来晋献公杀死了儿子申生,吓坏了其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使得他们出逃去其他国家。
晋献公死的时候,原来支持重耳和夷吾的大夫们,就借机杀死了晋献公手里面的人脉以及其他两个小儿子。其他人都死了,就剩下重耳和夷吾来决定谁来坐皇位。夷吾为了坐皇位,于是和秦国的秦穆公合作,如果秦穆公可以帮助自己的话,可以把河西区域划分给秦国。秦穆公考虑以后,就答应了夷吾,并且帮助夷吾取得了皇位。
夷吾也就是晋惠公上位以后,开始滥杀朝中大臣,使得晋国大夫的手中的权力得到制约,暂时稳定了晋国的内乱。而且晋惠公为了当时秦国帮助自己,让自己的儿子晋怀公去当了人质,后来晋惠公去世以后,私自逃回。因此得罪了秦穆公,秦穆公生气了就找到了重耳,然后拥护着重耳继承了皇位。
晋怀公因为不得人心,最后被重耳诛杀。所以说秦国的实力虽然没有经过强,但是晋国内乱严重,几次内乱导致君王更替,更替的君王全部都是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因此多次决定了晋国的国君人选。
在整个春秋时期,秦国的实力一直弱于晋国,直到“商鞅变法”才算翻身。但奇怪的是,实力不如晋国的秦穆公却决定了晋惠公夷吾、晋文公重耳两代晋国国君的人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由于“曲沃代翼”和晋献公时的内乱,晋国出现了“国无公族”,非公族大夫控制了很大的实权。晋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夷吾)都有才干见识,各自将不少非公族大夫收在麾下。
虽然晋献公后来杀了申生并迫使重耳、夷吾逃出晋国,但无法清除支持三公子的晋国大夫和臣属。晋献公刚一死,支持重耳、夷吾的晋国大夫就发动政变杀死了晋献公的近臣和两个小儿子。
解决共同的政敌后,支持重耳、夷吾的两派晋国大夫围绕国君人选而争斗不休,重耳、夷吾谁能带来强大的外援谁就是晋国国君。而在邻近晋国的诸侯中,实力最强的就是晋献公女婿秦穆公。
虽然晋国的实力强于秦国,但此时根本无法集中力量,很多大夫还盼着秦穆公打进来。而秦穆公考虑后决定立夷吾为晋国国君,派兵与当时的霸主齐桓公一起护送夷吾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
然而晋惠公的继位虽然抑制了晋国的内乱,但没有将其真正结束。随着晋惠公一系列大失人心的表现,晋国重耳派的大夫臣子的势力越来越大。晋惠公到死都没能解决,直接坑了儿子晋怀公。
本来在秦国当人质的晋怀公在晋惠公死后私自逃回继位,结果不仅没能制服重耳派还得罪了秦穆公。于是秦穆公找回已经在外流浪多年的重耳,派兵护送重耳回国继位,晋怀公则派兵阻截。
但由于晋惠公不得人心,晋国人大都支持重耳回国。结果是支持晋怀公的军队一触即溃,重耳回国继位,是为晋文公。晋怀公也被重耳所杀,惠公、怀公的残党也被晋文公借秦穆公之手清除。
综合来讲,虽然秦国实力不入晋国,但晋国内乱导致秦穆公只是与晋国的部分反对派而非整个晋国为敌这才能数次决定晋国国君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