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末代皇帝》?
个人来说整部剧还是可以的。
《末代皇帝》成片于1987年,曾经获60届奥斯卡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影片语言为英语,导演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这部电影有很多第一,包括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以中国为题材的最佳影片,同时也是第一部获准进入到紫禁城拍摄的故事片电影(不包括纪录片)。
影片整体的质感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回忆,服饰与布景遵循了一种在考据基础之上却又不被束缚的会适度发挥想象的感觉,但如果追查起来,却可能比现在许多清宫戏真实得多。影片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色调与光影,表现了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与剧中人物的心境。某些影评人所说这影片主要使用自然光,其实并不是。打光打得自然,和使用自然光是两回事。举个例子这个镜头,虽然看起来是自然光,但太阳的平行光,怎么能把桌子腿的影子照向两边?所以其实是窗户外面两侧各有一个光源,才能把影子打成这个形状。
色调、光影与摄影角度,伴随着主角内心世界的切换而改变着,时而朦胧,时而压抑,时而光明,时而悲凉,时而梦幻,时而现实。导演的镜头语言非常考究,影片前段紫禁城中的那些段落尤其出彩,而后段特别是到伪满洲国那段,不知为何,镜头密度和张力略有降低。此外,贝纳尔多其实是一个欲望与理想横飞的意大利导演,比如《戏梦巴黎》就是他的作品,所以他的胶片里,总是少不了情欲的描写,而这部分也是电影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
从电影意象上来看,牢笼和门的反复出现,其实可能预示着这个片子真正将到的是自由与束缚的主题。溥仪生在一个外在紫禁城,内在皇权的牢笼之内,这是大家为他打造的。他一开始总想要出去看看,获得自由,大家却不让。但等到真的有一天,他被迫离开了这个牢笼,却发现自己内心在乎的,是这个他童年时代拼命想要挣破的——即自己皇帝的身份。所以当日本人找到他时,他放下自由的生活,心甘情愿的走向了伪满洲国的皇宫,重新被关了起来。但随着日本战败,一切成为了泡影,他作为战犯被关进监狱,但他仍觉得自己是皇帝,执意要担负起日军犯下的所有罪行。漫长的生活后,当他被放出来时,不管是被迫、被监狱长感召或是自愿,他终于平静地放弃了自己皇帝的身份。他用一角的门票重新回到了紫禁城,拿出蝈蝈放出来,脸上却充满了释怀的微笑。因为此时他已经和蝈蝈一样,从自己皇帝的身份中爬了出来,终于自由。
遗憾的是,他那时候距离生命的结束也不远了。
2019-08-07 · 知道合伙人人力资源行家
《末代皇帝》这部电影的评分还是很高的。而且这部电影也获得了不少的奥斯卡大奖,可以说是一部比较成功的影片。电影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讲述了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也讲述了一个人从高贵到平凡的人生经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电影。
向左转|向右转
电影从溥仪出生开始讲起,然后经少年到中年,最后到老年。将一个末代皇帝的一生所经历的事情娓娓道来。从故事上来说,2个小时来讲述一个人的一生有些赶。正因为溥仪身上的事情太多,所以电影用闪回的方式夹叙夹议的描述溥仪那个时候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其实,溥仪这个角色又何尝不是一个带有浓重悲剧色彩的人物呢?从出生开始,溥仪的一生就被被人安排好了。你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你应该喜欢什么不能喜欢什么,都被规定的死死的。但是,没有人征求你的意见如何。这样看来,溥仪不过是个代言人而已。
向左转|向右转
活了一世,到了最后被改造的那几年,溥仪才真正的做了一回人。可是,那个时候的他早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利用价值。故事的最后,溥仪做到龙椅上,夕阳的光辉洒到他的脸上,不知道此时的他又是怎样的心境呢?
向左转|向右转
除了人物之外,电影的色彩和配乐也是值得一提的。音乐的运用和溥仪的起起伏伏配合的恰到好处。而电影的色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的采景地就是紫禁城本身的缘故。
1950年的冬天,清王朝废帝溥仪,作为战犯从苏联被押回中国。火车抵达中苏边境的满洲里火车站后,溥仪认为此去性命难保,便溜进卫生间企图割腕自杀。中国战犯管理所所长发现情况有异,急敲卫生间的门,敲门声使溥仪陷入了回忆。
1908年的一个冬夜,清宫卫队长敲开了醇亲王府的大门,按慈禧太后旨意把3岁的溥仪接进宫中教养,准备接位。 在香烟缭绕的坤宁宫内,即将咽气的慈禧接见了溥仪,告诉他要即日登基。在太和殿上隆重举行登基大典时,溥仪在大臣陈宝琛身上发现了一个装着蝈蝈的小笼子。他对蝈蝈的兴趣显然要超过几千名跪在他脚下的文武大臣。登基之后,溥仪成了世界上最缺少管教、也是最孤独的孩子。
溥仪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他也被管理所长救起,从此开始了接受审判、接受改造的囚徒生活。
除了中国史上所有皇帝中的独有的离婚经历,溥仪三起三落的一生也向大家宣示着这位传奇皇帝的不平凡。
对这样的传奇的人物,大众大抵是有窥探欲的。
但是除了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和老师庄士敦、弟弟溥杰和最后一任妻子李淑贤的回忆录之余,能够展现溥仪生命全貌的文史作品并不多。

因而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掀起了对这位传奇皇帝的一生影视化的风潮。
很著名的作品就有数种,后面也陆陆续续有一些,即使是几年前也还有消费这个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其中最优秀的无疑是我所怀想起来的这一部《末代皇帝》。
它在当时所得到的认可,也很能印证这一点。
次年的奥斯卡金像奖评选,本片囊括了包含最佳影片在内的九项大奖。

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原创配乐的坂本龙一、大卫·伯恩、苏聪
尽管没有在三大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但在奥斯卡上斩获九项大奖也算是很大的殊荣了。
作为第一部以展现中国历史风情而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却是由一位外国导演执导,想来还是感觉挺遗憾的。
无法否认的是,当时的中国导演并不可能有贝纳多·贝托鲁奇那样的发挥空间,毫无受限的内容和清场移除护栏很自由地在故宫取景。
我承认本片在艺术上拥有很高的成就,也很成功地重现了历史中溥仪等一系列人物,对包含溥仪一生的整个时代也有很细腻的展现。
获准在故宫拍摄的制作组在布景、道具、人物造型的确程度较高地进行了还原。
剧中慈禧繁复的造型、宫内外的黄土地等都可以被目为是很用心的举措。

但是详究细查一番,却发现这总还逃不脱外国人对中国的臆想的嫌疑。
曾被邀请担当影片《末代皇帝》顾问的清史专家,曾在故宫工作过半个世纪的朱家溍先生在文章中就专门提及了一些《末代皇帝》中细节问题。
譬如影片中慈禧逝世前所居的立满泥塑神像的大殿,朱先生都质疑清代并无如此形制的寝宫,慈禧更不可能居于太和殿或者寺庙的大殿之中。
再如片头去醇王府宣旨时并无仪门,正对大门的就是内眷居住的高楼,这也是无理据的。
尚有其余,难以一一枚举。
虽然说本片很讲究对细节的考据,但大多流于对当时流传的图片的重现,没有充分考虑图片的摄制情景。
据说,慈禧逝世前的宫殿里立满神像的构想就是得自于一张慈禧逝世前打扮成观音的照片。

当然了,尽管可以说是瑕不掩瑜,但我还是着重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