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苏联45毫米火炮无法对付德国,为何还装备使用?
二战期间,苏联45毫米火炮无法对付德国,为何还装备使用?
首先,无论是正义的战争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对于百姓而言都是灭顶之灾,都会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到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对于百姓来讲都是不可磨灭的灾难。然而战争双方,胜败的决定因素很多,比如,将领,士兵,武器装备,当然,重中之重是武器,武器的先进与否,威力大小都与战士,百姓的命运息息相关!
一战诞生了坦克,那么,总要有对付坦克的武器,所以反坦克的武器不断的增多,不断的升级!发展型号也不断增多,其最具代表的是苏联的45毫米反坦克炮和德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构成了大战初期反坦克的中坚力量。最具代表性就是苏联的45毫米反坦克炮。
二战开始后,随着坦克不断更新换代,装甲不断增强,可苏联为何一直喜欢用这个45毫米反坦克炮呢?
其次:苏联45毫米反坦克炮,并不是完全无法应对德军的装甲部队,而是不能够完全有效的抵制德军的进攻而已!二战时苏联使用的45毫米反坦克炮,有三种型号,分别是19-K、53-K、M-42,这足以可见,当时的武器的先进程度,并非一般!
最后,虽然苏联45毫米火炮无法大面积的对付德军,但也是苏联武器中的战斗机,所以苏联一直装备使用,然而
2在当时算是比较先进的,45毫米 M1932(19-K)型是苏联在苏德战争早期使用的小口径反坦克炮之一。它的来历其实和德军使用的37毫米PAK35/36有关,姑且可以算得上是PAK35/36的亲戚,而且它还有一些法国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