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分享,怎么办?

 我来答
亲子教育何小英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20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9万
展开全部

‍‍分享是家长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养成的习惯,也是一种美德。因为分享既是对孩子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以后重要的社交能力。

懂得分享的孩子,会有着很好的社交能力,因为分享,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跟他一起做朋友。不愿意分享的孩子,因为不懂得分享,久而久之,我们会发现孩子会被其他孩子疏远。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没意识到培养孩子懂得分享的能力。那我们遇到孩子不喜欢分享,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觉得父母应该要学会不过分宠溺孩子。现在很多家庭里,父母都把孩子捧在手心了,对于孩子的任何要求,不管是否合理都尽力去满足。

孩子做错事,也不会去教育孩子,对孩子过分包容和溺爱。在这种家庭环境里,好吃的东西自己吃,好玩的玩具自己玩,孩子会慢慢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要认为任何东西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是自己的,认为自己做任何事都是正确的,很难学会分享。

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教育孩子要学会跟别人分享,好东西大家一起吃,玩具也可以跟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这样的氛围更容易让孩子学会分享。

其次,家长要以身作则,主动用自己分享的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的习惯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日常生活一举一动。所以,如果孩子不喜欢分享,作为家长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在家庭的生活中,主动用自己分享的行为影响孩子。

在饭桌上吃饭,在客厅里吃水果,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给别人拿一点,用行动告诉孩子分享是这样的。孩子在家长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慢慢就会懂得分享。

‍‍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半夏de夏
2020-09-19 · TA获得超过1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0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7万
展开全部

一、分享是一个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吗?

不是。孩子要先满足自我,好吃的糖我要吃,好看的玩具我要玩,这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人性。满足了自我的需求,经过我们的引导,孩子才有可能去观察到别人的需求,而一开始,也不是直接到达分享的,中间可能会经历一个名词——交换。“我用我的糖换你的风车,可以吗?”

二、分享的前提是自愿。

不爱分享孩子就是自私的小孩吗?千万不要武断地给孩子贴这些人为的标签。更不要用这些语言去绑架孩子,强迫孩子“分享”,如果长此以往,培养的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懂得分享的孩子,而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期望,被迫去分享成为一个“好孩子”的孩子。

心理学上有一句话: “你这一生中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成为你自己。”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就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

让孩子自由地决定分享还是不分享。

三、当父母想要教给孩子“分享”这种行为时,要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强迫。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接受一样东西,你首先要给让他品尝这件事的愉悦感,你想让孩子学会分享,孩子必须要体验到分享后的快乐,如果只是为了分享而分享,那只是大人的一厢情愿。

举我孩子的例子。

孩子幼儿园的时候经常邀请小朋友来玩,家里玩具多书也多。有时候小朋友要借走,孩子不太愿意。发生了两次后, 我试着和孩子沟通,是否愿意把不愿意分享的部分自己收拾起来,而愿意分享的部分放到客厅等公共区域?孩子欣然接受。

这两部分的内容也经常调换,完全由孩子自己做主。

尊重孩子成长发育中的所有天然的部分,不要试图强行扭曲。

而类似“分享”这样的美德,可以引导,但不要强迫。

更多分享,请关注微信号半夏手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湉妈正面管教
2020-09-19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什么是分享?分享,是指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行使。语出清黄六鸿《福惠全书·杂课·牙税》:"与该房分享其利。"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慷慨大方,与人为善,乐于分享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你会观察到,孩子们对自己的物品特别在意,不愿意任何人碰触,或者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发现孩子们为玩具互相争夺。

那怎么看待“孩子不分享”这件事情呢?

2岁以后,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东西是自己的,因此想捍卫自己的权利,开始进入了"物权敏感期",对于孩子的这个特殊时期,想给父母以下几点建议:

1、父母以身示范分享的乐趣。当我们把愿意分享的东西和孩子分享时,表达我们的快乐;同时,当孩子跟我们分享东西时,我们表示谢意;让孩子们感知,分享是件快乐的事情;

2、游戏方式练习方式。我们扮演一起玩的同伴,和孩子练习分享东西,让孩子明白物品的归属和有去有回的属性;

3、出去玩的时候,多准备玩具。当遇到孩子们一起玩的时候,多准备玩具,以备关键时刻转移孩子兴趣点;大点的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决定玩具的玩法。

不分享不代表自私,对于大人来说,也存在愿意分享的和不愿意分享的物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教会孩子的是相互尊重、彼此合作。

更多信息交流 请关注微信公号:湉妈正面管教(育儿挑战、自我成长、家庭教育陪伴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见薇知著v
2020-09-19 · 超过3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8万
展开全部

首先,问成人们一个问题,你们是喜欢分享的人吗?

有些人觉得:我是啊,邻居之间分享自己做的新鲜吃食,办公室同事之间分享零食,分享带来其乐融融,多和谐。是的,对于我们完全能负担的来的东西,我们是愿意分享的,即使这次没有了,我们也可以用钱再买到。但是我们又见过多少一家兄弟因为分房分财产而反目成仇的?见过多少农村人因为占地跟邻居斗翻天的?说到底,对于我们得之不易、求之不得的东西,成人也是不愿意分享的。

但不喜欢分享并不是恶,而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是本性所在。原始社会食物匮乏的情况下把自己的食物给别人,自己就会饿死;把自己的武器给别人用,自己可能就会被猛兽杀死。

人类社会之所以提倡分享,因为分享所带来的社会性——使人与人的关系更融洽,使大家看起来都很高兴,在需要别人的时候别人能帮上一把。中国人的传统里提倡的“礼尚往来”就是这个道理的升华版本。

那么说到孩子不喜欢分享,那更正常不过了。作为一个还没有太多社会属性的孩童,他们根本不懂得分享是什么概念。孩子赤裸裸的在世上,他所有的东西都是别人赋予的,如果东西没有了那对他来讲将是一件天大的事情,所以他们很看重,而所谓的分享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抢走他的东西罢了。

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大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面子绑架孩子们去分享。这个场景我们再熟悉不过:大人们聚会,孩子们也在一起玩耍,有个玩具别的孩子想要,自己的孩子不给,小孩子难免一顿闹。这时候大人们碍于面子会说:怎么这么不懂事,你是姐姐把东西给妹妹玩吧。其实在小孩子的世界只会单纯觉得:我不喜欢他我为什么要给他,我的东西我不想给为什么偏要给别人。对于孩子来讲这种负面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将会是深远的,长此以往,他们会自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值得去拥有。

其实分享就是人在社会中刻意去实施的一种社会行为。我们之所以提倡让孩子懂得分享,不过是想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希望他们能通过分享获得更好的人际,更多的资源。基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这样与孩子相处,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1、 告诉孩子,东西这次没了会再有,或者借出去了会被还回来。让他们觉得东西没了不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过是暂时离开他了而已。

2、 不以大人的好恶或者面子绑架孩子的意愿。尊重孩子,当他不愿意分享的时候不去责备,不鼓励他们傻傻的拿着自己的东西去给别人,更何况别人还不一定领情。

你要知道,有时候一些孩子喜欢分享,不过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借花献佛,如何通过谄媚别人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已。(很多成人也不例外)

3、 培养孩子与人之间的感情,当他们信任对方的时候自然就会去分享。在原始社会食物匮乏的时候,族群成员之间通过你一口我一口的分享去维持生命,这是基于族群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进化出来的结果。

有时候,孩子的世界大人也不一定全懂,教育孩子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宝妈宝爸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不妨留言分享出来。


育儿有温度,我是见薇知著v,与大家分享孕婴、育儿的经验、知识和见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学之道讲堂教育
高粉答主

2021-11-02 · 繁杂信息太多,你要学会辨别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53
采纳率:54%
帮助的人:6.1万
展开全部

对于该不该让孩子主动分享,柠檬发现有很多家长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观点,有的家长不想孩子表现的自私,想让孩子能懂事一些,就会经常去教给孩子要怎么分享;也有的家长表示更愿意去尊重孩子,他想分享就去分享,不想分享就不要。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学会去分享呢?这个回答其实是肯定的。这也是柠檬今天主要想讲的内容。


有家长跟我说过,自己家的孩子太不懂分享了,有其他小朋友来家里,喜欢上一个小玩具,妈妈想说家里玩具这么多,让孩子就把这个小玩具送出去,结果没想要孩子非但不肯,还哭闹着紧紧抓着玩具不肯放手,家长也表示很头疼。

有很多类似的事件也许在讨论过后,发泄过后,大家就会忘记,但对于当事人本人和宝宝来说,这样的事件如果不处理好,那么对于孩子的成长可能就会有影响。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先去分享呢?


在幼儿心理发展的过程中,2岁的孩子其实就已经懂得“什么的是我的”了,但宝宝要到4岁左右,才学会分享。

在这里我们先要跳出分享这个模块,来看一下一开始例子中的妈妈提到的想让孩子把玩具送给其他人。

我们要知道,送和分享其实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学会分享,比如大家一起来玩,大家一起来吃等等,但如果妈妈们把“一起”这个概念偷换成“送”,那对于孩子来说,才刚习得的“分享”这项技能,立马就会被“失去”这个行为替换掉。

因此孩子在听到要送之后,就会表现出生气和哭闹,这些也是孩子不同意家长的行为,甚至孩子会认为妈妈不疼我不爱我,因为妈妈把属于我的东西送给了别的孩子,那么之后如果再有类似“其他小朋友喜欢我的东西”这种情况,孩子的第一反应则会是“我不能答应,不然这东西就该被妈妈送走了”。


所以,家长们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尊重孩子的“拥有权”,要知道这是属于孩子的东西,孩子自己的东西,别人喜欢就送给别人这本身是有误的,对于孩子来说,这是属于她的东西,她就是这东西的“拥有者”,不是比她高一辈分的人用社会“道德”来劝说就能轻易改变的。

所以,如果爸爸妈妈们曾经用过“送”这个字眼,最先要征询的是孩子的意见,孩子愿意然后才能执行。

同样,分享这件事,是发生在我已经“拥有”的基础上,只有让孩子懂的所有,她才能会学会分享。孩子首先要知道他拥有了什么东西,然后才能慢慢的学着去和他人一起分享这个东西。

而家长需要做的是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本质上,教育她,要知道分享完之后你还是东西的拥有者,更多的是,大家在一起玩过之后你能得到什么收获。

而如果家长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不懂事,那么你所要引导孩子去做的分享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