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主要分为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首先要将控制计算机如何进行操作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和原始数据通过输入设备输送到计算机内存中,每一条指令中明确规定了计算机从哪个地址取数,进行什么操作,然后送到什么地址去等步骤。
计算机在运行时,先从内存中取出第一条指令,通过控制器的译码,按指令的要求,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进行指定的运算和逻辑操作等加工,然后再按地址把结果送到内存中去。接下来,再取出第二条指令,在控制器的指挥下完成规定操作。
直至遇到停止指令。程序与数据一样存取,按程序编排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取出指令,自动地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工作原理。
扩展资料:
输入设备是用来接受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它们变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存入到内存中。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输出设备用于将存入在内存中的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变为人们能接受的形式输出。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内存存储容量即内容储存器能够存储信息的字节数。外储器是可将程序和数据永久保存的存储介质,可以说其容量是无限的。如硬盘、U盘已是微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外部设备。
蓝鲸智能科技
2024-11-19 广告
2024-11-19 广告
您好,我公司自主研发的考试系统可以适配国产化软硬件。目前项目辐射19个省会城市,3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具体覆盖区域:天津、河南、广东、云南、贵州、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湖北、安徽、山东、甘肃、广西.浙江、江西、黑龙江、内蒙古、湖南、江苏...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蓝鲸智能科技提供
展开全部
Chap 1
1. 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2.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
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
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
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
3.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
Chap 2
1.系统调用
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
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
4.人机接口方式
1)操作命令
2)系统调用
*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Chap 3
1. 进程 死锁 原语
2. 进程的组成:PCB 程序段 数据
3. 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
4. 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5.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
6. 进程同步 和 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
(直接制约) (间接制约)
私有信号量 公有信号量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
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
7. 进程控制的原语
8. 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9. 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
10.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
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
Chap 4
1. 进程调度的概念
2. 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
3. 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平均周转时间=(3T1+2T2+T3)/3
4. 调度算法:系统有高吞吐率(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
Chap 5
1. 虚拟存储器概念
最大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例:地址为32位,VM的空间=232
2. 管理方法
存储管理的目的: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只能在自己的内存区内运行。
1)分区
地址重定位:静态和动态
交换(将作业不需要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目的:节省主存空间
覆盖和交换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动态分区的分配方法: P113
2)页式
页面大小相同
Belady现象:淘汰算法——FIFO
请求分页技术支持虚拟存储器
置换算法择不当会发生“抖动”现象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缺页中断。
动态地址转换(求逻辑地址的物理地址)
3)段式
段式管理的保护措施
Chap 6
1.文件系统
2.文件的物理结构
顺序文件——磁带
影响文件存储方法的因素: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
5. 文件目录
1) 重名——多级目录
2) 新建文件,是创建一个文件目录
3) 打开文件是装入文件目录表
4) 文件名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桥梁
6. 文件磁盘空间管理
1) 空白目录表
2) 成组链
3) 位示图
Chap 7
1. 通道的概念
2. 缓冲技术
1) 什么是缓冲?为什么引入缓冲?
2) 缓冲技术是用于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3.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
屏蔽了直接对硬件操作细节,为编程者提供操纵设备的友好接口。
1. 操作系统的定义:是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加在裸机上的第一层软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2. 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用户不用随时干预
分时:交互性、响应时间;策略:时间片轮转
实时:实时性和可靠性(火车售票)
多道程序设计: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内存,并且同时处于运行状态,这些作业共享CPU的时间和外设等其他资源。
3. 操作系统的特征:并发和共享
Chap 2
1.系统调用
2.作业存在的唯一标志:JCB
3.作业管理的任务:方便用户建立作业,组织调用系统内部资源执行,并在完成任务后将其撤消。
4.人机接口方式
1)操作命令
2)系统调用
*在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存在哪几种类型的接口?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Chap 3
1. 进程 死锁 原语
2. 进程的组成:PCB 程序段 数据
3. 进程的基本特征(并发性)
4. 进程状态及其相互间的转化
5. 进程与程序的区别(本质区别:动态和静态特征)
6. 进程同步 和 进程互斥(进程间的关系)
(直接制约) (间接制约)
私有信号量 公有信号量
信号量的物理意义:
大于零:表示可用资源数目
小于零:绝对值表示请求资源而被阻塞的进程数
7. 进程控制的原语
8. 死锁产生的原因和必要条件
9. 产生系统死缩的原因:多个进程竞争,资源出现循环等待。
10. 在操作系统设计时确定资源分配算法,以消除发生死锁的任何可能性——死锁避免
P、V操作实现读者和写者的同步与互斥
Chap 4
1. 进程调度的概念
2. 作业经历的状态:提交→后备→执行→完成
3. 周转时间 平均周转时间
例:现有3个同时到达的作业J1,J2,J3,它们的执行时间分别是T1,T2,T3,且T1<T2<T3,系统按单道方式运行且采用短作业优先算法,平均周转时间=(3T1+2T2+T3)/3
4. 调度算法:系统有高吞吐率(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
Chap 5
1. 虚拟存储器概念
最大容量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例:地址为32位,VM的空间=232
2. 管理方法
存储管理的目的: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
内存保护的主要任务是确保每道程序只能在自己的内存区内运行。
1)分区
地址重定位:静态和动态
交换(将作业不需要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目的:节省主存空间
覆盖和交换技术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动态分区的分配方法: P113
2)页式
页面大小相同
Belady现象:淘汰算法——FIFO
请求分页技术支持虚拟存储器
置换算法择不当会发生“抖动”现象
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所需页面不在内存中,则会引起缺页中断。
动态地址转换(求逻辑地址的物理地址)
3)段式
段式管理的保护措施
Chap 6
1.文件系统
2.文件的物理结构
顺序文件——磁带
影响文件存储方法的因素:文件的物理结构和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
5. 文件目录
1) 重名——多级目录
2) 新建文件,是创建一个文件目录
3) 打开文件是装入文件目录表
4) 文件名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换桥梁
6. 文件磁盘空间管理
1) 空白目录表
2) 成组链
3) 位示图
Chap 7
1. 通道的概念
2. 缓冲技术
1) 什么是缓冲?为什么引入缓冲?
2) 缓冲技术是用于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3. 设备驱动程序的作用
屏蔽了直接对硬件操作细节,为编程者提供操纵设备的友好接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计算机分成: 控制器 运算器 储存器 输入输出设备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神经 控制着所有操做 数据从输入端进来 然后放运算器里计算 算好了放储存器里 然后再从输出端出来。完了
控制器是整个系统的神经 控制着所有操做 数据从输入端进来 然后放运算器里计算 算好了放储存器里 然后再从输出端出来。完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