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立谁为太子
朱元璋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后来不幸病死,改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太子,即建文帝,后来朱棣起兵谋反夺的天下,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称永乐帝,修筑紫禁城。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至正四年(1344年)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其后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自称吴王。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其后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扩展资料
朱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明孝陵。
朱元璋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后来不幸病死,改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太子,即建文帝,后来朱棣起兵谋反夺得天下,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称永乐帝,修筑紫禁城。
朱标(1355年—1392年),明太祖朱元璋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
朱标于龙凤元年(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他为接班人。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八月葬孝陵东侧,即明东陵,谥“懿文太子”。建文元年(1399年)追尊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称帝后复称懿文太子。崇祯十七年(1644年)朱由崧复称其孝康皇帝,《明史》亦称孝康皇帝。
扩展资料
死因争议
根据《明史》记载,正值壮年的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患病去世,未即皇位。至于是什么病没有具体说明,只有寥寥几笔,说是风寒,就把这个温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没在历史尘埃中。
据明代大臣王鏊的记载,有个叫詹徽的酷吏和朱标一起录重囚,朱标倾向从轻处置,遂与詹徽产生矛盾。朱标去找朱元璋,朱元璋说詹徽的做法是对的,朱标说应以仁厚治天下,朱元璋勃然大怒,对他说:“‘俟汝有天下为之!”朱标惊惧,竟自投金水河中,被左右救起,但因此一病不起。
临死前对儿子朱允炆说:“我之死,徽为之也,无忘我仇!”后来朱允炆当了皇太孙,果然杀了詹徽。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但真实性待考。
朱元璋立自己的长子朱标为太子。后来不幸病死,改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太子。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朱元璋对于朱标也是非常疼爱。朱元璋非常注重朱标的教育,派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宋濂来教导朱标的学业,朱标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生性聪颖、忠厚,颇能领会,而且还尽心受教,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师父。
朱标为人温文尔雅、恪守礼法,深知民间疾苦,为人节俭,能体察民情,在百姓之中颇具声望,朱标作为嫡长子,能够很好的团结兄弟,秦王、周王、晋王等兄弟都曾犯过错而被朱元璋责罚,都是朱标从中求情,陈情利弊才得以放过,这也使得朱标在诸王之中威信极高。
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朱允炆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洪武二十五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由于自幼熟读儒家经书,所近之人多怀理想主义,性情因此与父同样温文尔雅,即长皆与宽大著称。
扩展资料
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后,对势力逐渐强大的诸王深感忧虑的他开始密谋齐泰、黄子澄等心腹大臣着手削藩。这一决策,使得原本就对朱元璋立孙子为太子不满的诸王,更加蠢蠢欲动。
面对侄子削藩,多次北征打败乃尔不花的朱棣在自己王府里修筑地宫,打造兵器,以装疯卖傻的方式等待时机。最终,在时机成熟以后,以清除朝中奸臣为名,举兵进京。这就是著名的“靖难之役”。
推荐于2018-10-27
201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