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 我来答
贝蕾衣汝
2019-06-09 · TA获得超过3.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3%
帮助的人:1249万
展开全部
“阳虚则外寒”,这句经文,既可以从经文的本意理解,也可以由现代临床上的概念理解。
如果从经文的本意理解,就是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由于表的卫阳不足,寒邪就会留在体表,就会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现代临床上的“阳虚则外寒”,则是阳虚生内寒,阴盛生外寒,这里的外寒,往往是实寒。
“阴则虚内热”,如果按经文来理解,就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现在临床上的阴虚则内热,指的是发热,是指心、肺、胃、肝、肾等阴液不足,阴不敛阳而相对阳盛,虚火内生,这种发热,是内热,是里热。
“阳盛则外热”,按经文理解,是由于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发热。这种发热实是“阳虚则外寒”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临床上的“阳盛则热”,则是指感受暑热等阳邪所引起的实证,包括了表热和里热,在病因辨证上属于实火。
“阴盛则内寒”,如果从经文原意来理解,就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
所谓“内生五邪”,是指由内脏功能失常而产生的类似六淫邪气的证候。由于内生之病,又以五脏为主,因而,称之为“内生五邪”。
虽然内生五邪与外来六淫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比如,都以风、寒、湿、燥、火名之。但其本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首先表现在发病机制的不同。一般来说,内生五邪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内脏功能失常而出现的某些特有的症状,属于内伤杂病的病机。在临床表现上,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多,一般都没有表证。比如,内湿就是脾虚湿盛,由脾不运化水湿造成,属虚证或虚实夹杂。
而外来六淫,则是外感邪气引起的脏腑功能失常而产生某些特有症状,属外感病机,多属实证,临床表现上多有表证。比如,外湿是湿邪困脾,以致脾失健运,属于实证。
由于内生五邪与外来六淫有些证候颇为相似,因而,要想区别它们,必须全面地分析问题,并且加以鉴别。
血刺小木49
推荐于2016-12-02 · 超过7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8万
展开全部
 “阳虚则外寒”,这句经文,既可以从经文的本意理解,也可以由现代临床上的概念理解。   如果从经文的本意理解,就是因寒邪犯表,阻遏卫阳之气,使卫气不能达于肌表。由于表的卫阳不足,寒邪就会留在体表,就会产生外寒,出现寒栗的症状。现代临床上的“阳虚则外寒”,则是阳虚生内寒,阴盛生外寒,这里的外寒,往往是实寒。   “阴虚则内热”,如果按经文来理解,就是因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谷气留而不行,郁久化热。现在临床上的阴虚则内热,指的是发热,是指心、肺、胃、肝、肾等阴液不足,阴不敛阳而相对阳盛,虚火内生,这种发热,是内热,是里热。   “阳盛则外热”,按经文理解,是由于上焦不通,腠理闭塞,卫气郁遏而致发热。这种发热实是“阳虚则外寒”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临床上的“阳盛则热”,则是指感受暑热等阳邪所引起的实证,包括了表热和里热,在病因辨证上属于实火。   寒热症的症状及刺法表病因症状刺法或治法寒热在皮不可附习,毛发焦,唇槁蜡,不得汗。 刺手太阴肺经肌寒热肌痛,毛发焦而唇槁蜡,不得汗。 刺足太阳骨寒热病无所安,汗注不休。 刺足少阴络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心烦。 刺足太阳膀胱经体惰身伤,出血多,四肢懒惰不收。 刺小腹脐下三结交厥痹厥气上及腹。 补足太阴,泻足阳明   “阴盛则内寒”,如果从经文原意来理解,就是因寒气积于胸中,致使血脉凝涩不畅,久则损伤阳气,而产生内寒。为避免概念混乱,现代临床上认为“阴盛则寒”,是寒邪等阴邪过盛,损伤了阳气,以致失于温煦而生寒,是实证。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