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生物实验兴趣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的得出来源于严谨的科学实验,一旦在某方面有了新的观点又会采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究。由此可见,实验在整个生物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步入七年级,学生第一次真正且较为全面的接触“生物学”。由于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去认识并探索神奇的自然界。在揭示奥秘无穷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时,人教版初中生物的四册书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几乎覆盖了各个章节。如此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生物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预示着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中的分量很重。没有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的生物教学,无论再精彩再有趣都将是有缺憾的,是不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我有必要思索关于实验教学的一系列问题,开展有效的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教学最大的受益者。 众所周知,初中生物是一门会考科目,不需要参加中考,其性质决定了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生物这门课程的轻视,自然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现状肯定存在某些问题。处于七年级、八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由其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外界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来分析的话,他们基本上都比较喜欢生物这门有趣的学科,尤其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实验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种种主客观原因导致了部分学生兴趣的丧失。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下面,我就以自己新课标教学二年多来的切身体会,谈一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问题。 一、想方设法尽量做每一个实验 个别教师常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某一个实验由于学校缺乏相应的设施或其它种种原因而宣告不做时,全班几乎每一位学生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然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失落感,在这中间不免有同学唉声叹气。面对此情此景,教师又做何感想呢?我们的学生打心眼里喜欢做生物实验,不管学生想做实验的真实动机是什么,几次实验的泡汤能不扑灭有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吗? 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基本上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每一个实验都有其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三维目标方面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倘若我们随心所欲对待这些实验的话,岂不是浪费了一笔很可贵的教学资源。所以,我认为尽量让学生尝试做做每一个实验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好像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个器官缺一不可。 实验不能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皆有,列举一些说明如下: 1、学校实验室客观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实验仪器配备不齐。 每一个实验都会用到一些材料用具,如果缺乏的话,对实验必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七年级上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实验需要用到干湿计,倘若学校没有干湿计的话,那么此实验就根本无法完成。 另外,八年级上册关于细菌和真菌那一部分内容中有一个探究实验“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材料用具中涉及到了经高温灭菌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高温灭菌在实验室通常采用的是高压灭菌锅,并且某些操作步骤最好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学校就没有条件很好的去完成这个探究实验了。于是,要么放弃实验,要么粗枝大略的做做。当然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不防采取第二种做法。不过,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某些环节的科学做法,防止学生产生错误的理解,为培养科学而严谨的的实验态度打下基础。教师交代的方法很多,如能让学生对有无灭菌两种状态下的情况做个对比分析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其实好多实验在相应仪器不具备的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想办法,寻找其它材料代替或者改变实验方案,从而也能顺利完成实验。如实验室没有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所需的铁盒或木盒,不妨让学生就地取材,直接用自己的文具盒来做这个实验。如此巧妙的安排肯定更加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从长远意义来看,对于仪器设备不齐这个问题,还是应该着力于改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如每年学校可以添置一两件仪器,逐步完善实验室的条件,力争使学生不再由于设备不齐而做不了实验,给学生一份快乐感。 2、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我们知道生物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譬如季节性、地域性等,这样导致在实验过程中,有些实验材料难以准备。 如七年级上册关于“开花和结果”那一节内容中有个观察花的结构的实验,书上建议最好用桃花作为观察材料。自然界中的花各式各样,有些花是不完全花,在选用观察材料时肯定要选择花的基本结构比较齐全的完全花。桃花具备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的确是最佳的材料。然而由于讲授本节内容时已值冬季,桃花一般在阳春三月开放,所以能让学生在冬天可以观察到真实的桃花成为了实验教学的一个难点。解决的办法一般是选用其它花代替,最好各部分结构比较完整且容易观察。在十二月份,本地区市场上的花中可能最佳的还数百合花和月季花,其它花不适宜作为观察的材料,如菊花是由许多花聚集而成的头状花序。除此之外,教师平时可以做个有心人,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观察桃花:将春季采集的桃花浸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中保存备用;截取花芽饱满的枝条让其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花等。因此,有些实验材料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平常注意收集与实验相关的一些材料,如松球果等。 3、实验比较复杂,教师嫌麻烦。 有些实验虽说材料不难准备,但做的过程比较复杂或做的时间比较长,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决定不做实验,既省力又省心。 如七年级下册有一个探究实验“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操作起来比较烦琐而且需要耐心,甚至有些探究问题不是某个时间段可以完成的,譬如下雨前和下雨后尘埃粒子的数量会不会不一样等。还有七年级下册两个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和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由于对生物的影响一时半会是看不出来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和记录。鉴于初中生物普遍不受重视的前提下,在部分学校,教师基本上是以讲解为主,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直接给予了问题的答案。 目前,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该给学生自我发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实验自己尝试得出结论,而不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也只有亲自做实验,他们才会有自己切身的体会,并且享用一生。 4、实验现象不明显,索性放弃实验。 每一个实验都会有相应的实验现象,学生通过现象去分析,从而得出各自的结论。有些实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最终的现象几乎看不出来。没有了现象,学生如何得结论呢?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教师认为还不如放弃实验,直接介绍实验,然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以及经验的基础上,猜想实验的现象,从而完成实验教学。 其实没有现象也是一种现象,或许在你心里有一个前人已经得出的现成的结论,而实验的结果与此不相符合,这根本不重要,你恰好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分析原因,是选材有问题,还是操作方法有问题,甚至还可以对前人的说法产生质疑,再把问题留到课后,延伸为第二课堂。这样原本看似的失败反而会成为学生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最有价值的成功实验,一举多得嘛。 如八年级上册有一个“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其中要让学生观察蚯蚓的运动,借助于粗糙的面和光滑的面进行对比观察,目的是想让学生看出蚯蚓在光滑的面上运动比较困难,从而进一步观察并思考原因,得出刚毛在蚯蚓运动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实验过程中,有些组的学生观察到的现象与预设的想象恰好是相反的。此时,教师不能把学生的实验成果进行否定,可以让全体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为什么会跟其他组做出来的现象不一样呢。如果学生认为是选用的面不相同的话,教师可以让他们换个粗糙的面和光滑的面重新做实验,或者通过几个不同的面进行几组实验,看看现象有何差异,再联系所选用的面的具体特征进行深入思考,如所谓光滑的面是否真的光滑。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迷信于书本上的内容。 二、力求实验的多样化 实验的多样化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譬如初中生物实验的形式比较多,主要包括探究实验、观察实验、制作实验、演示实验等,当然每种形式的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各有千秋。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非常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实验同时也非常关注学生设计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的能力,学会科学严谨的思维方法。 对于许多观察实验,它们都借助了显微镜这个重要的观察工具,所以在初一刚开始就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为下面的观察实验打下基础。对于显微镜这个实验用具,学生至始至终保持了强烈的兴趣。因为在掌握了显微镜的基本操作后,学生可以了解许多神奇的镜下世界,如单细胞的草履虫,叶片的结构,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腐烂的桔子皮上的青霉等。除此之外,也有一部分实验是借助于放大镜或直接通过肉眼进行观察的,如观察种子的结构,观察动物的心脏,观察鸡卵的结构等。从观察实验来看,丰富的素材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 另外,从实验的参与者来看,同样是灵活多变的,有些实验是教师完成的,有些实验是学生单独完成的,也有一些实验需要师生或生生合作完成,其中绝大部分都需要学生的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实验的地点也不是固定的,教室、实验室甚至室外都能利用。如此的变换是符合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征的:爱表现自己与求“异”性,参与的热情自然会大大提高。 三、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 我们说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去,这个过程我觉得很有必要从材料的准备开始。一般实验室的实验员会提前把实验所需的材料准备好,学生不需要烦心准备材料。然而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非常喜欢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积极性比起动手做实验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这样的话,教师何不就索性让他们自己去准备实验材料。 如关于鼠妇和蚯蚓的实验,教师提前布置学生去寻找,一方面解决了实验材料的准备问题,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的某些知识目标,如适宜的生存环境等。部分学生会在校园的花坛中找到鼠妇,有些躲在枯枝落叶底下,翻开那些杂物时,它们会很快爬走。通过这个亲身体验,“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这个结论其实在寻找鼠妇的过程中学生稍加动脑已经可以得知了。课堂上的探究实验确切的说已经不是一个探究实验了,而变成了一个验证性的实验。还有像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学生同样可以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以及可以感受到蚯蚓体壁上面的一些特征,有黏液,腹面比较粗糙等,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用自己准备的实验材料做实验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比品尝自己烧的菜一样,更有成功的体会。 四、实验教学融入情感的体验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学习人类内在的各种素质。我觉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的教育,这符合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爱护生物 如今的生物教材跟以往的教材相比,不仅编排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观,而且在实验教学中还突出了对生物的爱护。一些涉及到动物的实验,不再要求学生做解剖实验用以介绍其内部结构和功能。同时,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想办法保护好实验动物,如“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学生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保证蚯蚓能够顺利的呼吸。另外,在观察完活的动物体之后,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把动物放回适宜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去。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和谐、统一,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爱护生物的情感教育。 2、勇于探索 在研究生物奥秘的道路上,许多科学家凭借顽强的毅力,惊人的胆识,永不言败的执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人类流下了宝贵的财富。我认为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穿插一些科学家的故事,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起到育人的作用,学习科学家身上的高贵品质,领悟科学发现的过程。讲述这类故事,其实也是一种间接的效果不错的实验教学方式。 3、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组间或个人间进行比赛的形式获得,如比比谁先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东西。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计方面,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方案,根据现有条件重新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评选最佳方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诸如此类的情感教育,完全可以让学生全面体会到实验教学的功效,在情感的指引下唤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巩固实验的浓厚兴趣。 五、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实验 实验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动手能力方面比以往是否有所提高,与他人的合作情况如何等都能成为评价的指标。教师不妨尝试设计一张生物实验评定表,通过学生自己、其他同学和教师这三方面进行评价,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六、课外实践也是实验教学的好素材 书上安排了许多课外实践,教师如能好好利用这一部分,把课堂实验教学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课外的有利条件和资源,肯定会使学生兴致昂然。因为这一部分内容中主要包含了一些小制作和养殖某些生物,如金鱼、兔子、食用菌等,与日常生活联系相当紧密,更能体现出知识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同时通过课外实践,学生对课本上的内容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生物自然更加喜爱。 新的课程观是这样定义教学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助,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初中生物教学同样必须遵循这个原理,同时由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教师要努力使原本较为有趣的生物实验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导航标,让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成为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最闪光之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