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什么啊?

 我来答
首都献血
2019-06-10 ·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官方合伙人账号
首都献血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有形成分,其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凝血,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临床上某些病人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无力症等,并不是因为全血的缺乏而需要输血,只是因为血液中缺乏某种成分或功能异常。

创作者C7IZ6zlxYj
2019-07-30 · TA获得超过2.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3万
采纳率:30%
帮助的人:822万
展开全部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修补破损的血管。血小板的表面糖衣能吸附血浆蛋白和凝血因子Ⅲ,血小板颗粒内含有与凝血有关的物质。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表面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血小板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100×109/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50×109/L)则有出血危险。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可分为:
(1)
血小板生成减少或无效死亡: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生成减少是由于某些因素如药物,恶性肿瘤,感染,电离辐射等损伤造血干细胞或影响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这些因素可影响多个造血细胞系统,常伴有不同程度贫血,白细胞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2)
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获得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常见的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药物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破坏过多包括感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内滞留过多:最常见于脾功能亢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sbNSDOSSXa
2020-02-25 · TA获得超过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1185万
展开全部
血小板(blood
platelet)是哺乳动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形状不规则,比红细胞和白细胞小得多,无细胞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300×1000000000个/L,它有质膜,没有细胞核结构,一般呈圆形,体积小于红细胞和白细胞。血小板在长期内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无功能的细胞碎片。直到1882年意大利医师J.B.比佐泽罗发现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较恒定的数量(如人的血小板数为每立方毫米10~30万),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8btnSqQXnb
游戏玩家

2020-03-06 · 非著名电竞玩家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25%
帮助的人:761万
展开全部
血小板属于血细胞中的一大类,血细胞就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血小板有维护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如血小板太少,这些功能就难以完成而产生出血倾向。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一般处于“静止”状态,但当血管受损伤时,通过表面接触和某些凝血因子的作用,血小板转入激活状态,激活了的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入血液的血小板一半以上在外周血中循环,其余的储存于脾。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创作者GLHv7IsrNa
2020-01-02 · TA获得超过3.7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2万
采纳率:31%
帮助的人:766万
展开全部
在血液中,血小板是最小的细胞。血小板在电子显微镜下像橄榄形或盘状,也有梭形或不规则形。血小板长1.5~4微米,宽0.5~2微米。正常人每一立方毫米血液中含血小板是10~30万个,平均20万个,1/3的血小板平时贮存在脾脏中。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