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1日 自立为武周皇帝,在位时间共14年4个月又5天,705年退位。
建国称帝
由于唐高宗患风眩病,无力听政,660年11月开始临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后利用酷吏集团屡次屠杀唐室诸王大臣以求立威,杀害嫌疑对象遍及子、女、媳、婿、孙、孙女、孙婿、庶子、嫡兄、亲姊、亲甥女、夫之伯叔姑嫂、堂兄。
690年七月,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说武后是弥勒菩萨化身下凡,应作为天下主人,武后下令颁行天下。命两京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藏《大云经》,命僧人讲解,并提升佛教的地位在道教之上。
是年九月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请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于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长、沙门、道士共六万余人,亦上表请改国号。
武后准所请,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加尊号圣神皇帝,以睿宗为皇嗣,赐姓武氏,以皇太子为皇孙。立武氏祖宗七庙于神都洛阳,追尊周文王庙号曰始祖,谥号文皇帝。立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其余武氏多人为王及长公主。
扩展资料:
武曌(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唐高宗的皇后、武周开国皇帝,当代称则天顺圣皇后,或武后(遗诏退称皇后),后代通称武则天,并州文水县人,中国历史上唯一因执掌君权因而得到正史追认的女性皇帝。
十四岁入宫为唐太宗才人,十二年不得迁。唐高宗时复为昭仪,谋废得到唐太宗托付于重臣褚遂良的“佳儿佳妇”元后与淑妃,得立为皇后(655年-683年)。一时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天皇李治并称“二圣”。
晚年惑于内宠,不知当立侄或立子,705年元月,被宰相狄仁杰举荐的后任张柬之与禁卫军背叛,被迫还位。同年崩于洛阳上阳宫仙居殿。
若从660年算起掌权前后45年,从683年算起掌权前后22年,统治掌权时长仅次于清朝慈禧太后。武则天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第三长的皇帝(终年82岁),仅次于清高宗(87岁)和梁武帝(86岁)。
武则天多智略,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四十六首。
评论
对于武则天,从唐代开始,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唐代前期,由于所有的皇帝都是她的直系子孙,并且儒家正统观念还没完全占据统治地位,所以当时对武则天的评价相对比较积极正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司马光所主编之《资治通鉴》,对武氏严厉批判。
程朱理学在中国思想上占据主导地位后,轻女的舆论决定了对武则天的评价。譬如明末清初的时候,著名的思想家王夫之,就曾评价武则天“鬼神之所不容,臣民之所共怨”。
关于武则天,也有不少负面评价。其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后世史学家不齿于她违反传统的礼教,身为女子,竟然拥有不少男性嫔妃(称为“男宠”),也公开与多名男性欢好,不以为耻。
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与唐中宗时韦后之专政,合称为武韦之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武则天
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
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史称“神龙革命”。中宗恢复唐朝后,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
705年11月,武则天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
705-690=15
15年
拓展资料
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山西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武则天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2013-06-18
武则天称帝16个年头、15年左右。
2013-06-18
但是,她功劳很大,当时女性地位很高
推荐于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