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道科学题
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实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7克.(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
在氧气性质和制取的实验中,需完成碳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两实验,实验册提示取用高锰酸钾的质量为7克.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1.43克/升){具体过程}(2)实验操作: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A.没有塞紧试管塞B.试管口放有棉花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
. 展开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1.43克/升){具体过程}(2)实验操作: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A.没有塞紧试管塞B.试管口放有棉花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
. 展开
展开全部
你好!
很高兴为你解答!
(1)氧气的质量=0.125升x2x1.43克/升=0.36克。
2KMnO4=K2MnO4+MnO2+O2↑(条件为加热)
316 32
7 X=0.7克>0.36克
他能制得两瓶氧气。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A)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A、C)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没有用玻璃片的粗糙面盖集气瓶)。
========如有疑问,马上追问!祝学习进步!========
最后,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的话,请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并轻轻点一下【赞同】。
团队:【学者们的殿堂】
很高兴为你解答!
(1)氧气的质量=0.125升x2x1.43克/升=0.36克。
2KMnO4=K2MnO4+MnO2+O2↑(条件为加热)
316 32
7 X=0.7克>0.36克
他能制得两瓶氧气。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A)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A、C)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没有用玻璃片的粗糙面盖集气瓶)。
========如有疑问,马上追问!祝学习进步!========
最后,如果您满意我的回答的话,请及时采纳为【满意答案】,并轻轻点一下【赞同】。
团队:【学者们的殿堂】
展开全部
(1)计算分析:小明实验时采用容积为125毫升的集气瓶,如果按实验册提示,他能否制得两瓶氧气?(氧气密度为1.43克/升){具体过程}
2KMnO4------O2
316 32
7g x
x=0.7g
0.7g/(1.43g/L)=0.496L=496mL 所以能得3瓶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A ;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C;
A.没有塞紧试管塞
B.试管口放有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毛玻片的光滑面朝向了瓶口。
2KMnO4------O2
316 32
7g x
x=0.7g
0.7g/(1.43g/L)=0.496L=496mL 所以能得3瓶
(2)实验操作:
①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应选用如图甲中的发生装置_A ;
②制氧时,小明未能收集到两瓶氧气,其可能的原因有 AC;
A.没有塞紧试管塞
B.试管口放有棉花
C.没有及时更换收集第二瓶
D加热前已将集气瓶灌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③小明采用图乙方法收集,从水槽中取出充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于实验桌上,发现瓶口上方的玻璃片容易滑动,其原因是 毛玻片的光滑面朝向了瓶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