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03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
2013-06-18
展开全部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由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C)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BC)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 ),这些衰变是 (B)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4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 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5.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以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BC)
A.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CD)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其始温度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
7.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图1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2给出的 (AD)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8.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 ,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BC)
A.光束1转过15°
B.光束1转过30°
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
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
9.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 ,式中n=1,2,3…表示不同的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C)
A. B. C. D.
10.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点射入,θ>φ。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 (D)
A.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φ角
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φ角
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
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
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
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
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
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C)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3.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BC)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从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 )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 ),这些衰变是 (B)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4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 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
5.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以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BC)
A.保持K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
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CD)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其始温度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
7.一弹簧振子沿x轴振动,振幅为4cm。振子的平衡位置位于x轴上的O点。图1中的a、b、c、d为四个不同的振动状态:黑点表示振子的位置,黑点上的箭头表示运动的方向。图2给出的 (AD)
A.若规定状态a时t=0则图象为①
B.若规定状态b时t=0则图象为②
C.若规定状态c时t=0则图象为③
D.若规定状态d时t=0则图象为④
8.如图,一玻璃柱体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细的单色光束从空气向柱体的O点(半圆的圆心),产生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已知玻璃折射率为 ,入射角为45°(相应的折射角为24°)。现保持入射光不变,将半圆柱绕通过O点垂直于图面的轴线顺时针转过15°,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BC)
A.光束1转过15°
B.光束1转过30°
C.光束2转过的角度小于15°
D.光束2转过的角度大于15°
9.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n=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子叫做俄歇电子。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 ,式中n=1,2,3…表示不同的能级,A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 (C)
A. B. C. D.
10.如图,a和b都是厚度均匀的平玻璃板,它们之间的夹角为φ。一细光束以入射角θ从P点射入,θ>φ。已知此光束由红光和蓝光组成。则当光束透过b板后 (D)
A.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左偏转φ角
B.传播方向相对于入射光方向向右偏转φ角
C.红光在蓝光的左边
D.红光在蓝光的右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18
展开全部
三、本题共7小题,89分。解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2分)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0,与太阳的距离为R0,公转角速度为ω0;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角速度为ω。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合牛顿定律,得, , , , ,由以上各式得 ,已知T=288年,T0=1年,得 ]
15.(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终极速度vr。(结果取两位数字)
[雨滴下落时受两个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当雨滴达到终极速度vr后,加速度为零,二力平衡,用m表示雨滴质量,有mg=krvr,m= πr3�8�7ρ由以上两式得终极速度 ,带入数值得vr=1.2m/s ]
16.(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μ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4=的总电量。
[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总电流I=E/R,路端电压U=E-Ir,电阻R3两端电压 ,通过R4的总电量就是电容器的带电量Q=CU/,带入数据解得Q=2.0×10-4C ]
17.(13分)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图中虚线框内为其主体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加速管的中部b处有很高的正电势U,a、c两端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现将速度很低的负一价碳离子从a端输入,当离子到达b处时,可被设在b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n价正离子,而不改变其速度大小。这些正n价碳离子从c端飞出后进入一与其速度方向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已知碳离子的质量为m=2.0×10-26kg,U=7.5×105V,B=0.50T,n=2,基元电荷e=1.6×10-19C,求R。
[设碳离子到达b处时的速度为v1,从c端射出时的速度为v2,由能量关系得:mv12=eU,
mv22= mv12+neU,进入磁场后,碳离子做圆周运动,R=mv2/Bne,得 =0.75m ]
18.(13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0.10Ω/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以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0.20m。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0.020T/s。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低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在t=6.0s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
[用a表示金属杆的加速度,在t时刻,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L= at2,此时杆的速度v=at,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S=Ll,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回路总电阻R=2Lr0,回路感应电流I=E/R,作用于杆的作用力F=Bli,解得 ,带入数据得F=1.44×10-3N ]
19.(13分)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栓一小物块A,上端固定在C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相连。已知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B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C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且图2中t=0为A、B开始以相同速度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的质量)及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
[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运动,运动周期为T=2t0。用m、m0分别表示A、B的质量,l表示绳长,v1、v2分别表示它们在圆周最低、最高点的速度,F1、F2分别表示运动到最低、最高点时绳的拉力大小,根据动量守恒有mv0=(m+m0)v1,根据牛顿定律有:F1-(m+m0)g=(m+m0) , F2+(m+m0)g=(m+m0) ,由机械能守恒又有:
2l(m+m0)g= (m+m0)v12- (m+m0)v22,由图2知,F2=0,F1=Fm,由以上各式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 ,系统总机械能是E= (m+m0)v12,得E=3m02v02g/Fm ]
20.(13分)⑴如图1,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放着一个静止的弹簧振子,它由一轻弹簧两端各联结一个小球构成,两小球质量相等。现突然给左端小球一个向右的速度u0,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每个小球的速度。
⑵如图2,将N个这样的振子放在该轨道上。最左边的振子1被压缩至弹簧为某一长度后锁定,静止在适当位置上,这时它的弹性势能为E0。其余各振子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现解除对振子1的锁定,任其自由运动,当它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刚好与振子2碰撞,此后,继续发生一系列碰撞,每个振子被碰后刚好都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与下一个振子相碰。求所有可能的碰撞都发生后,每个振子弹性势能的最大值。已知本题中两球发生碰撞时,速度交换,即一球碰后的速度等于另一球碰前的速度。
[⑴设每个小球质量为m,以u1、u2分别表示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端小球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u1+ mu2= mu0, mu12+ mu22= mu02,解得u!= u0,u2=0,或者u1=0,u2= u0。由于振子从初始状态到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过程中,右端小球一直加速,因此实际解为u1=0,u2= u0。
⑵以v1、v1/分别表示振子1解除锁定后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小球的速度,规定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mv1+ mv1/=0,mv12+ mv1/2= E0,
解得 或 。由于该过程中左右小球分别向左右加速,故应取第2组解。振子1与振子2碰撞后,由于交换速度,振子1右端小球速度变为0,左端小球速度仍为v1,此后两小球都向左运动,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设此速度为v10,则2mv10=mv1,用E1表示最大弹性势能,则 mv102+ mv102+ E1= mv12 ,解得
E1= E0。同理可推出,每个振子弹性势能最大的最大值都是 E0 ]
14.(12分)据美联社2002年10月7日报道,天文学家在太阳系的9大行星之外,又发现了一颗比地球小得多的新行星,而且还测得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288年。若把它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看作圆,问它与太阳的距离约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多少倍?(最后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设太阳的质量为M;地球的质量为m0,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0,与太阳的距离为R0,公转角速度为ω0;新行星的质量为m,绕太阳公转周期为T,与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角速度为ω。则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合牛顿定律,得, , , , ,由以上各式得 ,已知T=288年,T0=1年,得 ]
15.(12分)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终极速度。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比于速度v且正比于球半径r,即阻力f=krv,k是比例系数。对于常温下的空气,比例系数k=3.4×10-4Ns/m2。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重力加速度g=10m/s2。试求半径r=0.10mm的球形雨滴在无风情况下的终极速度vr。(结果取两位数字)
[雨滴下落时受两个力作用:重力,方向向下;空气阻力,方向向上。当雨滴达到终极速度vr后,加速度为零,二力平衡,用m表示雨滴质量,有mg=krvr,m= πr3�8�7ρ由以上两式得终极速度 ,带入数值得vr=1.2m/s ]
16.(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3.0V,内阻r=1.0Ω;电阻R1=10Ω,R2=10Ω,R3=30Ω,R4=35Ω;电容器的电容C=100μF。电容器原来不带电。求接通电键K后流过R4=的总电量。
[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 ,总电流I=E/R,路端电压U=E-Ir,电阻R3两端电压 ,通过R4的总电量就是电容器的带电量Q=CU/,带入数据解得Q=2.0×10-4C ]
17.(13分)串列加速器是用来产生高能离子的装置。图中虚线框内为其主体的原理示意图,其中加速管的中部b处有很高的正电势U,a、c两端均有电极接地(电势为零)。现将速度很低的负一价碳离子从a端输入,当离子到达b处时,可被设在b处的特殊装置将其电子剥离,成为n价正离子,而不改变其速度大小。这些正n价碳离子从c端飞出后进入一与其速度方向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在磁场中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已知碳离子的质量为m=2.0×10-26kg,U=7.5×105V,B=0.50T,n=2,基元电荷e=1.6×10-19C,求R。
[设碳离子到达b处时的速度为v1,从c端射出时的速度为v2,由能量关系得:mv12=eU,
mv22= mv12+neU,进入磁场后,碳离子做圆周运动,R=mv2/Bne,得 =0.75m ]
18.(13分)如图所示,两根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每根导轨每米的电阻为r0=0.10Ω/m,导轨的端点P、Q用电阻可以忽略的导线相连,两导轨间的距离l=0.20m。有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桌面,已知磁感应强度B与时间t的关系为B=kt,比例系数k=0.020T/s。一电阻不计的金属杆可在导轨上无摩擦低滑动,在滑动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在t=0时刻,金属杆紧靠在P、Q端,在外力作用下,杆以恒定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导轨的另一端滑动,求在t=6.0s时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
[用a表示金属杆的加速度,在t时刻,金属杆与初始位置的距离L= at2,此时杆的速度v=at,这时,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面积S=Ll,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回路总电阻R=2Lr0,回路感应电流I=E/R,作用于杆的作用力F=Bli,解得 ,带入数据得F=1.44×10-3N ]
19.(13分)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栓一小物块A,上端固定在C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相连。已知有一质量为m0的子弹B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C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且图2中t=0为A、B开始以相同速度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的质量)及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
[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运动,运动周期为T=2t0。用m、m0分别表示A、B的质量,l表示绳长,v1、v2分别表示它们在圆周最低、最高点的速度,F1、F2分别表示运动到最低、最高点时绳的拉力大小,根据动量守恒有mv0=(m+m0)v1,根据牛顿定律有:F1-(m+m0)g=(m+m0) , F2+(m+m0)g=(m+m0) ,由机械能守恒又有:
2l(m+m0)g= (m+m0)v12- (m+m0)v22,由图2知,F2=0,F1=Fm,由以上各式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 ,系统总机械能是E= (m+m0)v12,得E=3m02v02g/Fm ]
20.(13分)⑴如图1,在光滑水平长直轨道上,放着一个静止的弹簧振子,它由一轻弹簧两端各联结一个小球构成,两小球质量相等。现突然给左端小球一个向右的速度u0,求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每个小球的速度。
⑵如图2,将N个这样的振子放在该轨道上。最左边的振子1被压缩至弹簧为某一长度后锁定,静止在适当位置上,这时它的弹性势能为E0。其余各振子间都有一定的距离。现解除对振子1的锁定,任其自由运动,当它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刚好与振子2碰撞,此后,继续发生一系列碰撞,每个振子被碰后刚好都是在弹簧第一次恢复到自然长度时与下一个振子相碰。求所有可能的碰撞都发生后,每个振子弹性势能的最大值。已知本题中两球发生碰撞时,速度交换,即一球碰后的速度等于另一球碰前的速度。
[⑴设每个小球质量为m,以u1、u2分别表示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端小球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有mu1+ mu2= mu0, mu12+ mu22= mu02,解得u!= u0,u2=0,或者u1=0,u2= u0。由于振子从初始状态到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过程中,右端小球一直加速,因此实际解为u1=0,u2= u0。
⑵以v1、v1/分别表示振子1解除锁定后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左右两小球的速度,规定向右为速度的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mv1+ mv1/=0,mv12+ mv1/2= E0,
解得 或 。由于该过程中左右小球分别向左右加速,故应取第2组解。振子1与振子2碰撞后,由于交换速度,振子1右端小球速度变为0,左端小球速度仍为v1,此后两小球都向左运动,当它们速度相同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设此速度为v10,则2mv10=mv1,用E1表示最大弹性势能,则 mv102+ mv102+ E1= mv12 ,解得
E1= E0。同理可推出,每个振子弹性势能最大的最大值都是 E0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3-06-18
展开全部
2003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